文学的多样性与文明、文化的关系(第二讲)文明与文化“文明”(civilisation)一词于18世纪出现在法国,随即传遍欧洲。由“civilisé”(开化的)和“civiliser”(使开化)构成,因而,“文明”一般指与野蛮状态相对立的状态,而它至少是一个双义词,既表示道德价值又表示物质价值。“文化”(culture)是一直伴随着文明的一个语词,有“种植、改良、培养”之意。在很长时间两者具有相同的含义,黑格尔就曾交替使用过它们,但自1847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发表《原始文化》以来,英美人类学家开始沿用:“原始文化”是与较发达社会发展出的“文明”相对而言。法国、英国、美国,“文明”一词具有优先性俄国、德国、波兰,“文化”具有更高的价值,指“精神气质”,而“文明”则是大量的实用性技术知识,一系列应对自然的方式,指“物质文明”的发展。文明的单复数问题文明的复数性表明了存在众多不同的文明,如:雅典文明、地中海文明、远东文明等等。18、19世纪的单数文明观念,这样的文明与“进步”信念相关,它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或集团(即人类的“精英”)所拥有。现今,单数的文明更多地泛指所有文明所共享却不可均分的东西:人类共同的遗产(火、文字、算数、耕种、饲养等)。作为复数的文明:差异的必然性1、地理因素:一种文明的特征取决于其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与便利:黄河——中华文明恒河——印度文明尼罗河——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巴比伦文明文化带:一个大区域中具有为群体所共有的特征欧洲文明:波兰、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东亚文明:中国、日本、韩国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作为“虚线”的文化边界:越界的产生——旅行者与游记缓慢地越界敦煌375窟供养人像:初唐服装,仍沿袭隋制,窄袖长裙,裙腰高与胸齐,帔帛从肩垂下,身姿窈窕,足着尖头靴,头梳高髻,体态优美。查理六世(1685-1740),法国国王(CharlesVIbyJohannGottfriedAuerbach)2、社会因素“(文明与社会)它们所表述的并非是迥然不同的对象,而是对单一对象的两种相辅相成的看法,这个对象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视角选用其中任何一个术语完善地加以表述。”——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évi-Strauss)“社会”是一个蕴含丰富内容的概念,与文明极为相似,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可分离(如:西方文明依赖于工业社会)。社会影响着文学的创造。(如:歌德与爱克曼讨论的“莎士比亚”的伟大)社会的结构组成、社会张力、社会道德价值和知识价值、社会理想、社会习俗、社会趣味塑形了文明的特征。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将影响建立于社会之上的文明伊斯兰文明的产生:血缘氏族联盟——经济利益结合——信仰的共同体浪漫主义与法国大革命:自由的向往、充满艰辛的乱世、情感上的忧虑但文明的转变远不如社会变化迅速——断裂的连续3、经济因素经典的论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技术——生态——人口原则上人口的增长有助于文明的发展,但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有利就会变成不利。自然规律:文明与经济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发展周期。渴望背离前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不停摆荡15世纪,中世纪的秋天——经济的显著衰退18世纪,启蒙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再分配:文明更靠近某些社会等级宫廷——贵族——资产阶级:文学艺术是奢侈的特权如何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大众文明:加大剩余物资投入公共设施机械化发展带来更多闲暇时间4、集体心态(精神禀赋)沉默而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习焉不察但仍一代代传承,改变微小而缓慢它强加给社会一种态度,引导社会选择,固执社会偏见,指导社会行为突出代表:宗教基督教是西方人生活的传统,甚至在无神论者身上也留下痕迹文明沟通的困难,尤其是人与人的关系(如:中东地区的战争)文明“结构”的塑造与改变以上四因素的“理所当然”成了隐蔽的“结构”(structure),它赋予了某种文明基本轮廓与典型特征,又在深层上抵制着质疑结构合法性的文化革新。如:中西妇女问题看法的不同就是一个文明的结构问题一个文明通过“分割”出其固有过去的一部分,一点点改变自己。如: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古典时期的疯癫史》(1961)文明对另一种文明或其自身历史残存物的选择是文明自身自由做出的,但暴力也是常有的事。在华传教与殖民事业——慈禧与小皇帝装扮的圣母玛丽亚与耶稣基督清末民初的改革派“梁启超”自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倡导西学罗歇.巴斯蒂德(RogerBastide),《巴西的非洲宗教》(1960)清末民初----中国同时处于“看”与“被看”的双重境地地理位置的变化----迷失感与焦虑的产生/民族,文化的危机感19世纪初期:天下/清王朝,世界边缘/蛮荒之地“余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沈复(1763-1907),浮生六记19世纪下半叶:两部重要的世界地理著作出版魏源海国图志(1844-1852)徐继畲瀛寰志略(1850)1866年始,外交使团,学生被清廷派出海外“游记”的盛行“将作为整个世界的中国缩退为世界中的一个国家.”----约瑟夫.列文森(JosephLevenson),儒家中国的产生及其现代命运地理知识来源的西方化:非客观性/殖民倾向/地缘政治的潜在意图自己正被他人观看不得不从陌生的视角认识自己1876年冬,清廷保守派人物刘锡鸿随中国第一个外交代表团大使郭嵩焘出使英国,在其旅行日记中历数了那个中国文化视野之外的世界之种种.英人无事不与中国相反,论国政则由民以及君,论家规则尊妻而卑夫(家事皆妻倡夫随,坐位皆妻上夫下,出外赴宴亦然.平时,夫事其妻如中国孝子之事父母,否则众訾之),论生育则重女轻男,……盖其国居于地轴下,所戴者地下之天,故风俗制度咸颠而倒之也.____刘锡鸿,英轺私记,1877年9月4日“相反”,“颠而倒之”,上下之别差异=异行(价值判断)主体“看”他者:中国/英国,东方/西方,男/女1.古老帝国的大国心态2.迎合当时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保守派反对效法西洋3.文化差异问题调换为“女性地位”的不同4.英国式的“尊妻而卑夫”是一种违反常规的异行“地轴”的反转与刘锡鸿不同,杨.J.艾伦(YoungJ.Allen,1836-1907,中文名为林乐知)这位19世纪下半叶来华的美国传教士则将“女性地位”作为衡量一种文化之世界地位的标准所在.……以各国女人之地位,与其看待女人之法,为比较教化优劣之定格.此即女俗通考之名所由取,亦即可称为万国古今教化之论衡.又即可使读是书者,得以自证中国教化所至之真地位也.____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万国公报,1904年8月29日女性地位如何=文化之先进与否殖民主义者的教化使命主体与他者位置的调换1.同样对自我的文化具有优越感2.性别平等观念----西方现代思想意识3.中国/西方,传统/现代,愚昧/文明4.民族主义与普适主义的矛盾改革派领袖梁启超“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文集1897年,粱启超发表关于“中国第一位女医生”康爱德(1873-1930)的传记记江西康女士.“吾虽未识康女士,度其才力智慧,必无以悬绝于常人.使其不丧父母,不伶仃以自养,不遇吴格矩(GertrudeHowe),不适美国,不入墨尔斯根大学,则至今必蚩蚩然,块块然,戢戢然,与常女无以异”.中国的“女性地位”并不是自然或文化差异的结果,而是中国传统的问题“女性教育”(女学)与“民族改良”(国力)联系在一起以“新女性”暗指“新民”(女性成为国民的代表名称)对“女性”的不同观念,呈现出清末民初时期与异质文化频繁接触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及它们在互视过程中的复杂样貌.保守派刘锡鸿对待女性的不同态度----中英差异在华传教士林乐知女性地位的不同----文明高低改革派梁启超旧/新女性----传统病症/民族改良“女性”成为“超定义”的符号,与建构文化,种族,国家身份,现代性焦虑紧密联系在一起.巴西的非洲宗教:非洲神秘仪式、舞蹈与巴西降灵论与天主教的混合体康东布莱candomblé、马库姆巴macumabs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史——比较文学(经验事实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享乐的阅读——兴趣的选择智识的判断——文学批评的开始(自身的认识,他人的评价)历史的了解——文学史形成传记:生平的了解,目录学:发表的文章及版本的考证文本的“创世纪”:它的先驱、形成直至出版文本的内容:故事、思想、情绪,等等文本的艺术:结构、风格、手法文本的际遇:在读者、评论界中的影响,后世的流传(接收到的和给予别人的“影响”作用,是文学史的主要因子)影响的网络——比较文学对本国前代、对其它国家文学文本的模仿、假借,接受到的内外影响补充本国的文学史,一个独立的领域翻译:充满张力的“接触地带”(contactzone)接触地带:“发生殖民遭遇战的空间”(普拉特Pratt)“所有与文化构成相关的地方”(格里瓦Grewal)翻译过程中的选择与拒绝:呈现异国的同时也构筑自身的权威(林纾----对译,“有意的误读”)自我与他者的碰面:观看他人眼中的自我根据自身来观看他人双重想象的过程:建构自我与他人晚清时期翻译的兴起刘锡鸿:“翻译的不可能”----语言的无法理解/文化的完全不同在英国论文字则自右而之左(语言文字皆颠倒其先后,如“伦敦的套儿”tower则曰“套儿的伦敦”,“父亲的花园”则曰“花园的父亲”,此翻译之所以难,论书卷则始底而终面)……林则徐:翻译国际法,地缘政治调查的著作华事夷言----西方报刊上外国人对中国的众多言论1860年代政府性翻译机构的创建:北方同文馆(1862)江南制造局(1865),设有翻译馆(1867),傅兰雅与林乐知19世纪兴盛的报刊业也加入到翻译大潮中:开辟翻译专栏1899年林纾翻译小仲马的茶花女(王寿昌)大获成功,西方文学作品的译介活动开始了翻译语言的选择呈现出翻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与特定的文化诉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雅”“俗”之争后在五四一代那里转为“活的”与“死的”语言的讨论.1.梁启超----新文体(混合了白话俚语与外国新词)如:译作,柴四郎的佳人奇遇(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新文”对抗“传统文体”(古文,骈文)使中文受到日语(复合词),直至欧洲语言的影响,通过嫁接这些新鲜的,迥异的元素使古老中国语言获得新生.梁启超的自我使命与当时“阅读大众”的错位:新文体的期待受众----更广泛的普通民众半文盲无法接受“外国语法”新文体不能真正“通俗”当时的主要“阅读大众”----接受了传统教育的文人2.严复,林纾----古文/文言文严复的天演论译自托马斯.赫胥黎(ThomasHuxley)的进化论与伦理学(EthicsandEvolution)译为天演论,其古文雅正非常流行选择古文的原因:1)“文以载道”:若外国作品真正具有道德力量的话,应该选择正统的古文文体作为媒介2)严复的预期的读者----“多读中国古书之人”,其翻译的目的在于向国人介绍“他者”,而古文的选择更可以坚守熟悉的自我.选择古文面对的矛盾:走向外国,坚持自身(不同文化甚至自我内部的妥协与协商)严复自称为“达旨”者,而非译者茅盾提出的“直译”与“意译”林语堂论述的“忠实,通顺,美好”鲁迅提倡直译或“硬译”,“宁可译的不顺口”也要保持原作的“洋气”与“丰姿”“修眉媚眼,脸犹朝霞,发黑如漆覆额,而仰盘于顶上,结为巨髻,耳上饰二鉆,光明射目。”——林纾译,《茶花女遗事》,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4版,第4页。林纾笔名,冷红生;合作者,晓斋主人,王寿昌。合作者“述以授”林纾,而林纾再“涉笔记之”。3.新旧对抗的上演1918年3月5日,新青年这一重要现代杂志的两位编辑钱玄同(1887-1939)与刘半农(1891-1934),上演了一场守旧文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