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体育系教授:徐虎泼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奥林匹克运动初期(1894~1914)二、奥林匹克模式基本形成(1914~1939)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1946~1980)四、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发展期(1980~)第一节、奥林匹克运动初期(1894~1914)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当时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亡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现代体育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此阶段的各届奥运会大都是根据主办国的意愿安排随意性较大;而且各种设施及比赛规则都很不完善,国际奥委会及一些单项体育运动组织都只是一种松散的机构。这种状况到1908年伦敦奥运会才有一定的改观。运动竞赛有了一定的规范化,为未来奥运会构建了一个基本模式。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应是1912年的第5届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比赛设施到组织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然而,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的组织系统松散,他们缺乏完整的组织系统和原则。国际奥委会类似一个私人俱乐部组织,仅有15名委员,它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有待于得到世界的确认。奥运会的组织工作、比赛日程的确定、规则的制定,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由东道国来决定,这些情况对奥运会带来了不稳定。由于女子被禁止参加奥运会比赛,这一状况也严重地影响到群众的参加,阻碍了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一战前夕,现代体育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图为1900年德国体育节上,柏林自行车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第二节、奥林匹克模式基本形成(1914一1939)因世界大战而中断数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践,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者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在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奥运会的各种制度,使其在组织化、规范化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特征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比赛项目逐渐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比赛时间有了限制,先进的技术充分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终点摄影、自动印刷、有线电视。自1928年,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段时期的另一重要发展是1924年开始有了冬季奥运会,将奥林匹克运动扩展到寒冷的冬天。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步形成国际奥委会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也相继成立,初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三大支柱”各司其职的局面。国际奥委会逐渐从奥运会具体技术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从各方面来看比以往各届都要先进,但它被希特勒利用,以此向世界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奥林匹克和平、友谊和进步的宗旨背道而驰。1925年5月28日,国际奥委会在布拉格举行会议,从45个国家中选出62名国际奥委会委员1924年奥运会上,女子参加了第一次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网球赛1925年女子田径正式纳入奥运会,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纳粹阴影笼革下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三节、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1946~198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的“冷战格局”,严重地影响到奥林匹克运动,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时机。由于苏联和新兴国家的涌现,每届奥运会的参赛国家和人数都在增加,正如顾拜旦所期望的那样,奥运会已在不同的大洲举办,各洲的地区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也已举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竞技水平提高,非洲体育运动开始得到世人的瞩目。美国和苏联争夺奥运会的霸主地位随着体育场馆的改善和先进运动器材的引进奥运会规模越来越大,艺术性越来越强,先进电子器材的使用和开始实行对运动员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测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通过举办奥运会,城市市政建设也大为改观。此阶段举行奥运会的奖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款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他们与政府以及非政府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由于各个不同集团都想通过奥林匹克运动的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越发明显、复杂和激烈。另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沉重地压在国际奥委会的身上情况更糟糕的是,除了国际奥委会面临的经济危机外,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之问开始出现分裂。这种状况自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非洲体育运动开始得到世人瞩目,这是非洲国家举行的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第四节、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发展期(1980~)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新任主席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过去的那种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独立性”原则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了更多的要求,而不仅限于四年一度的奥运会。首先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1996年业特兰大奥运会规模空前,参加国家和地区达197个,举办项目达271项。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它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专职的总部,保证了一个组织结构和功能比较健全的首脑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1981年起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正式法律地位,使得它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在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通过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从洛杉矶奥运会起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经济上获得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承办奥运会的积极性。这一时期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肯定奥林匹克组织与各国政府进行合作的必要性,但同时明确指出国际奥委会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允许商业的介入,但国际奥委会对其施加控制的手段。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形成的过程,二战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停滞,直至80年代、90年代的改革发展阶段。奥林匹克现在已进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衬运动员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测、使得奥运会比赛公正性得到加强。图为正在进行尿样浏试分析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集聚在奥林匹克介园,非常热闹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倡导在世界领域内注重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文化传播和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图为在奥林匹亚博物馆参观第五节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使奥林匹克运动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克服了危及奥林匹克运动生存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但是奥林匹克运动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构成了对它未来发展的挑战。一、对国际奥委会独立性的挑战对国际奥委会独立性的挑战主要来自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干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干预是不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长达40年的时期内,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暴的考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奥运会所面临的一次次大规模的政治抵制。这些政治抵制的根本原因是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和南非种族主义与非洲国家反种族主义的矛盾。在奥林匹克运动未来的发展中,出现这种大规模政治抵制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这是因为世界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行大规模抵制的政治动因已大大削弱。事实证明,这种抵制对解决政治问题的效果极为有限,而参加抵制的国家同样受到极大损害,国际奥委会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承认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不可分割的同时,坚决反对把奥运会作为各国政府的政治工具,对各种政治干扰采取了有效的对策,如1992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757号决议,对南斯拉夫进行制裁,要各会员国禁止南运动员进人他国领土参加比赛。而国际奥委会并没有简单服从,经过一系列策略外交,使南运动员以个人身份参加了比赛。此外,像美国对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干涉,国际奥委会也对此给予了批评,这些都表现出国际奥委会对自己的独立性的坚持。国际奥委会有行使自己权力的独立性,可以抵制各种政治势力的干扰。这是1998年国际奥委会第107次全会现场二、三大支柱间矛盾的挑战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基石,三者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极为重要的。国际奥委会曾一度忽视了三者关系的处理。在1973年恢复自1930年中断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特别讨论了三者团结的重要性。目前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是融洽的,但也存在潜在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权力和经济利益分配上。(一)、利益的分配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奥运会产生了引人注目的经济效益。随着来自电视转播、商业赞助等方面的金额逐届递增,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有时会造成奥林匹克大家庭内部出现与经济有关的摩擦与冲突,如国际奥委会与国际足联关于奥运会足球运动员年龄限制进行的争论就是一例。国际足联为了保证其世界杯经济效益,对奥运会足球参赛选手的年龄做出限制,使得奥运会足球赛的水平低于世界杯。国际奥委会则希望取消这种年龄限制,以提高奥运会足球赛对观众的吸引力。国际奥委会与国际足联就此间题进行长期的谈判,一直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二)、决策的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运作离不开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的密切合作。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尤其是布伦戴奇担任主席的20年中,国际奥委会很少听取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的意见,“三大支柱”间出现了许多矛盾。后来国际奥委会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有意识地吸纳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参与决策过程,如在遴选奥运会主办城市中起重要作用的评价委员会,就由三方的代表、再加上运动员代表和有关专家共同组成。但是如何将这三者的关系调整到适宜的状态并加以保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遴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是由国际奥委会直接遴选的。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这些委员是“国际奥委会在他们各自国家的代表,而不是他们国家在国际奥委会的代表”,奥林匹克运动一切问题的讨论都是在国际奥委会内部进行,而奥林匹克运动开展的实体国家奥委会,只享有十分微小的决策权。目前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已达200个,但是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没有国际奥委会委员,而有些国家却有数名委员。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奥林匹克事务决策的民主化,1999年国际奥委会第110次全会决定对其委员的结构与遴选方式进行改革国际奥委会委员人数增至115人。其中包括运动员、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负责人及国家或各大洲奥委会负责人各15名,其余70名为个人委员,奥委会执委会成员人数也将由目前的11名增加到15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上述问题由来已久,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日益明显突出,有待于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三方协商解决。1998年9月14~16日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5次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从1968年起瑞士的洛桑的维迪堡成为国际奥委会总部三、商业化的挑战利用商业手段寻求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奥林匹克运动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商业活动。商业化使奥林匹克运动摆脱了经济上进退维谷的困境,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的发畏。但不加控制的商业化也会干扰奥运会竞技运动的正常进行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