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心理学2015-12-27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心理测验法3.相关法4.实验法5.个案法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1.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2.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3.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于感官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因此又叫机体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视网膜上的投影等。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2化;而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三感觉编码1.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我们直接感觉的东西,不是外界的物体,而是我们自己的神经,即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2.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3.模式理论或模块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E)与绝对感觉阈限(R)在数值上成反比例。用公式表示为:E=1/R人的活动性质,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注意、态度和年龄等,都会影响阈限的大小(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1.两个同类的刺激物,他们的强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3起差别感觉,即人能够觉察出他们的差别,或把他们区别开来。例如,几百人参加的大合唱,如果增减一个人,人听不出声音的差别,如果增加或减少10个人,差别就明显了。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ND)。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2.韦伯定律(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K=△I/I,其中I为标准刺激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韦伯分数)为一个常数(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1.对数定律费希勒(也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2.幂定律斯蒂文斯3.信号检测论有信号无信号被试报告有击中虚报被试报告无漏报正确拒绝第二节视觉(一)明度(二)颜色1.什么是颜色颜色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饱和度2.色觉缺陷色盲、色弱43.色觉理论三色说对立过程理论(三)视觉中的空间因素1.视觉对比:明暗对比、颜色对比2.边界突出与马赫带所谓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3.视敏度最小可见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能够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最小间隔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区分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E型视视标)(四)视觉中的时间因素1.视觉适应:暗适应(视觉感受性提高)、明适应(视觉感受性降低)2.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没有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3.闪光融合4.视觉掩蔽5第四章知觉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知觉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2.知觉以感觉作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的简单总和。3.知觉是按一定的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4.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生,并且总是和客体意义相联系的。5.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二知觉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强度。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四知觉的种类1.根据知觉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视知觉、听知觉2.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3.根据知觉中意识的参与度:阈上知觉、阈下知觉第二节知觉的特性6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两歧图形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2.我们对个别成分(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性。12A13CD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1.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两歧图形2.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不完整图形3.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例如,熟悉英语词汇知识的人,在读到字母“WOR…”时,会预期出现D、K、M、N等字母。四知觉的恒常性(一)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二)知觉恒常性的种类1.形状恒常性完全恒常性:看到的形状与物体的实际形状完全相同无恒常性:看到的形状与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形状完全一样实际恒常性:介于两者之间,习惯上也称其为知觉恒常性或知7觉常性2.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也处于在完全恒常性和无恒常性之间3.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三)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视觉线索(是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五知觉学习1.知觉定势:图萨克斯吹奏者2.知觉习惯:图倒视3.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我们很容易分辨本民族的人脸,而不容易分辨异民族的人脸。在我们看来,所有外国人的“长相”都差不多。六知觉适应第三节空间知觉一形状知觉(一)形状的特征分析:许多心理学家相信,对物体形状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二)轮廓与图形图形掩蔽:说明人们在形成物体形状时,轮廓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8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三)图形的形成1.领近性2.相似性3.对称性4.良好连续5.共同命运6.封闭7.线条朝向8.简单性(五)注意在形状识别中的作用不注意盲视:当你的注意指向某个物体时,周围其他的物体就可能视而不见。(五)眼动与形状别二大小知觉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一)肌肉线索(生理线索)1.调节2.辐合(二)单眼线索1.对象重叠(遮挡)2.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3.空气透视4.相对高度: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一个,就显得远些。5.纹理梯度(结构极差)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例如,乘车。9(三)双眼线索-双眼视差四方向定位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一时间知觉(一)什么是时间知觉是指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知觉主要包括:时序、时距和时间点知觉三种。1.时序知觉:我们能够分辨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2.时距知觉:能估计出事件存在的持续时间。3.时间点知觉:是指知道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二)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3.人的兴趣和情绪二运动知觉(一)什么叫运动知觉(二)真正运动的知觉(三)似动1.动景运动(最佳运动或Phi运动):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图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102.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3.自主运动4.运动后效:在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意识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二什么是无意识1.无意识行为2.对刺激的无意识3.盲视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四生物节律的周期与意识状态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睡眠与梦(一)睡觉111.睡眠及其阶段第一阶段:轻度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第三阶段:肌肉逐渐变得更为放松,脑电波变得更慢,大约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绝大数梦发生在这一阶段2.睡眠的功能3.睡眠二什么是催眠(一)催眠(二)对催眠的不同解释1.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2.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三)催眠的应用三白日梦与幻想白日梦严重时叫做幻想四精神活性药物引发的意识状态的改变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描述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注意12(二)注意和意识(三)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功能二注意的种类(一)选择性注意负启动现象、返回抑制和注意瞬脱(二)持续性注意图:注意的动摇(三)分配性注意第四节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一注意的认知理论1.过滤器理论(布罗德本特)2.衰减理论(特瑞斯曼)3.后期选择理论4.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1.认识资源理论: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与意识控制加工,如骑单车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13一什么是记忆1.编码2.存储: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知识的表征,它可以是事物的图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3.提取三记忆的分类(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阿特金森和谢夫林)(二)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记忆不够稳固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当中。(三)外显记忆(意识控制)和内隐记忆(无法意识)(四)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络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和陈述性记忆(有关事实和事件)第三节感觉记忆一感觉记忆的编码三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转换第四节短时记忆一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及影响编码的效果的因素(一)编码方式: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14记忆的最初阶段(瞬时记忆)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二)影响编码效果的因素1.觉醒状态2.加工深度3.组块二短时记忆的容量:7±2三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一)复述(二)短时记忆的遗忘的进程(三)短时记忆的遗忘—干扰还是消退:沃和诺尔曼的实验说明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干扰信息引起的。四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1.平行扫瞄:提取时间一致2.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对项目逐个进行提取,一旦找到就停止查找3.完全系列扫描(实验结果)五工作记忆第五节长时记忆一什么是长时记忆二长时记忆的编码(一)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语义编码)(二)影响长时记忆编码方式的主要因素1.编码时的意识状态2.加工深度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15(一)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高。(二)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1.组织有效的复习: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四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一)再认(二)回忆回忆通常以联想为基础。明明知道却又回忆不起来的现象叫“舌尖现象”。克服这种现象的方法是停止回忆。(三)长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线索研究发现,情境和生理或者心理状态是长时记忆重要的提取线索情境性依存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状态性依存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生理或者心理状态和编码时的状态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五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一)遗忘的一般概念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16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二)遗忘的进程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三)遗忘的原因1.衰退说2.干扰说3.压抑说4.提取失败第六节内隐记忆一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其特点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