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内容回顾:一、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城市与城镇化城市规划思想城市规划影响因素城市规划编制本章内容:二、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规划概述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对应书本第十一章)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一、城市用地概述(一)城市用地(概念)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及城市开发区域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四)城市用地的区划1、行政区划2、用途区划3、房地产权限区划4、地价区划(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1、城市用地的归属2、城市用地的管理(二)城市用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3、经济属性4、法律属性(三)城市用地的价值1、使用价值2、交换价值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一)城市与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对城市的作用: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和形态自然条件的改变影响城市的衰落2)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用地结构变化,地面植被被破坏城市能量释放,形成“热岛效应”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城市污染,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地质条件1)建筑地基地基承载力——由地质钻探与地基土试验确定。不利于建设的情况有: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腐植土、淤泥、沼泽地、地下岩溶洞、地下采空区等。类别承载力(t/平米)类别承载力(t/平米)碎石(中密)40~70细砂(很湿)(中密)12~16角砾(中密)30~50大孔土15~25粘土(固态)25~50沿海地区淤泥4~10粗砂、中砂(中密)24~34泥炭1~5细砂(稍湿)(中密)16~22自然地基类别与建筑物的承载力2)滑坡和崩塌不良地质现象滑坡与崩塌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斜坡在风化作用下、地表水或地下水以及人为原因,特别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斜坡上的土、石向下滑动。这类现象常发生在丘陵或山地,如三峡库区。崩塌——主要是岩层或土层的层面对山坡的稳定造成影响。多为过度开挖山体,导致坡体失去稳定而崩塌。滑坡3)冲沟冲沟是由间断性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适宜的岩层或土层、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是形成冲沟的主要条件。冲沟切割地形,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如黄土高原、美国西部大峡谷。4)地震①构造地震;②火山地震;•震级:地震强度大小的等级(震源释放能量的量化标准)•烈度:地震后受震地区地面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基本烈度---设计烈度•地震对城市用地的选择、规划布局、具体的建筑布置、以及各项工程的抗震设防等都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A.如在设防地区,断裂带上不宜建房,而布置一定宽度的防护带,如唐山B.在地质不稳定地区,不宜布置庞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三峡坝址C.如在设防地区的建筑需要进行处理,如变形缝的设置,以及建筑物的高度控制5)矿藏成都德阳绵阳江油窦团山龙门山四川盆地龙泉山绵阳市地质构造分析地表断裂隐伏断裂某镇规划方案的修改示意未发现断裂带前的规划方案隐伏断裂发现断裂后的修改方案沿断裂带走向布置100米宽的卫生防护带某镇规划方案的修改示意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1)水体的作用:有利因素不利因素2)水文条件:地表水:包括由城市用地范围外流来的河流泾流量以及城市范围内降雨形成的地面水。3)水文地质条件:分为①上层滞水;②潜水;③承压水有利因素:水源、水运、改善气候、泄洪、排水、稀释污水、美化环境不利因素:洪水(城市防洪设防准)、淤积(河床高于城市)、污染上层滞水土壤水沼泽水潜水面潜水含水层隔水层承压水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枯竭。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对防洪、排水、市政工程带来问题。上海地面沉降图(1980-1995)上海市区、江苏的苏锡常地区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成了长三角地区的三大“漏斗”,长三角地面沉降区域内累计沉降已经超过200毫米,给这一地区带来了超过3000亿元的经济损失。地面沉降的危害: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港区码头、地下管线的损害和深井事故、地裂缝等等城市水灾等级重要性非农业人口(万人)防洪标准[重现期(年)]Ⅰ特别重要的城市150200Ⅱ重要的城市150~50200~100Ⅲ中等城市50~20100~50Ⅳ一般城市2050~20城市防洪标准按照城市防洪设计规范凸岸凹岸凹岸不稳定性分析绵江公路涪绵江公路对涪江弯道的技术处理城市用地分布与地下水流向关系地下水等深线有害工业城市水厂生活居住区盛行风向地下水流向后建的用水量较大的工业改变的地下水流向因后建工业用水形成的地下水漏斗中心3、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降水量等。1)太阳辐射日照标准建筑间距建筑朝向2)风象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1)风向风向的频率:一定时期内,各个风向次数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值。(2)风象玫瑰图包括风向玫瑰和风速玫瑰。风玫瑰中,粗实线表示风向频率,虚线表示平均风速,东北北方位风向频率值最大,西南南风速值最大,基本的解读是:该地区东北风向为盛行风向。风向频率=该风向出现的次数/风向总观测次数(3)污染系数表示自然状态下的可能污染程度污染系数与风向频率成正比,与平均风速成反比。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4)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城市布局时留出开敞空间作为风道,引导气流伸入市区,道路走向考虑盛行风向有利于通风。3)温度:温度对城市的影响热岛效应逆温层对流和城市大气污染4)降水与湿度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对城市防洪、排涝、排水及用地有直接影响4、地形条件城市宜选择在平原、河谷地带、低丘山岗、盆地等地修建。一般来说,地形坡度10‰,不利于城市建设;坡度3‰,不利排水。项目坡度项目坡度工业0.5%-2%铁路站场0%-0.25%居住建筑0.3%-10%对外主要公路0.4%-3%城市主要道路0.3%-6%机场用地0.5%-1%次要道路0.3%-8%绿地不限(三)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1、用地评定的定义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生态系统需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要点:(1)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2)城市用地评定需要超越狭隘的建设视野,转变为全球的人居视野;(3)用地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4)要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5)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特性,抓住主导环境条件对之分析与评价,并对之相关的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次生的、后发的、联动的影响作出评价。2、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几乎无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地基承载力t/㎡地形坡度%地下水位/m洪水淹没程度工程地质其他一类用地>15<10>2百年洪水位以上没有不利情况非农田用地二类用地10~1515~201~1.520年~50年洪水位以上有局部不利情况限制条件不严重三类用地<10>20<110年洪水位以下有较大冲沟、滑坡、岩溶等不利地质有其他限制条件,如有矿产、文物、水源地等城市用地分类一览表评定方法——叠加法评定还应该注意:(1)适用与不适用只有相对意义(2)因城制宜,根据各城市不同的特点进行评定(3)抓住对用地影响最突出的因素(4)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评定用地评定的成果包括图纸和文字说明(四)城市用地的选择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建设现状土地利用总规生态环境文化遗存社会问题建设现状基础设施城市用地条件综合评价构成图式2、用地选择的原则(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了解国家有关法律中对土地利用的相关条文规定;(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对不同用地的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自然资源;(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5)用地选择应当有经济、社会的意识与视角。(6)新城选址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城市用地的组成菜地林场山地公墓港口公园仓库污水处理场休疗养地生活居住市中心工业湖泊机场水源地菜地农田铁路公路河流水西岗子镇总体规划图公别拉河花纹图例色彩图例1、城市用地构成按照行政隶属的等次,宏观上如分为市区、地区、郊区等。按照功能用途的组合,如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市中心区、开发区等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1)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9中类、16小类。1.增加城乡用地分类体系2.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3.调整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4.对相关条文的补充修改2、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代码codes用地类别中文名称Chinese英文同(近)义词EnglishH建设用地developmentlandE非建设用地non-developmentland城乡用地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城乡用地分类类别大类中类小类农用地E非建设用地E1水域E13坑塘沟渠E2农林用地建设用地H建设用地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1城市建设用地H12镇建设用地H13乡建设用地H14村庄建设用地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1铁路用地H22公路用地H23港口用地H24机场用地H25管道运输用地H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4特殊用地H41军事用地H42安保用地H5采矿用地H6其他建设用地E非建设用地E1水域E12水库E3其他非建设用地E31空闲地未利用地E非建设用地E1水域E11自然水域E3其他非建设用地E32其他未利用地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1城市建设用地H12镇建设用地H13乡建设用地H14村庄建设用地便于用地总量的调控便于各类统计的统一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1铁路用地H22公路用地H23港口用地H24机场用地H25管道运输用地取消了原来的对外交通用地统计,划入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4特殊用地H41军事用地H42安保用地军事用地: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和军民共用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原标准“特殊用地”中的外事用地,该用地归入A8.安保用地: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用地。E1水域E11自然水域E12水库E13坑塘沟渠“水域”(E1)中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中的一级类“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内容基本对应,但不包括其二级类“水工建筑用地”,本标准将之纳入“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3)的范畴。“农林用地”(E2)是控制开发的重点区域,重在保护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农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E3其他非建设用地E31空闲地E32其他未利用地涵盖《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级地类“其他土地”用地中的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以及一级地类“草地”用地中的其他草地;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未利用地”除去自然水域的地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内的非建设用地按照土地实际使用性质归入“非建设用地”(E)的相应地类。2)城市用地的分类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H11城市建设用地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分8大类、35中类和43小类。类别代码类别名称大类中类小类R37居住用地A91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B511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M3工业用地W3物流仓储用地S52道路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