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玉米穗期管理一、玉米穗期生育特点玉米穗期一般指从玉米拔节到抽雄的一段时期,历时30天左右,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育阶段。在营养生长方面,此期根茎叶增长量最大,75%以上的根系和85%左右的叶面积均在此期形成;在生殖生长方面,是决定雌穗花数的重要时期。此期玉米营养生长迅速,生殖器官强烈分化,对水分和养分的需要量也较大,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为玉米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玉米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当日照、养分、水分适宜时,日平均温度在22-24℃之间,既有利于植株生长,又有利于幼穗分化。15-27℃范围内,温度越高拔节速度越快,拔节到抽雄持续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相应缩短,雄穗和雌穗分化速度加快。日照:穗期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要求充足的光照条件,以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体内碳氮代谢的平衡协调。水分: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穗期对水分的需求十分迫切,此期需水量占玉米一生需水量的23-32%,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抽雄前10天进入水分最敏感时期,缺水则造成“卡勃旱”。养分:从拔节开始,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此期占全生育期吸氮量的60-65%,磷占55-65%,钾占85%左右,所以重施穗肥是实现高产必不可少的关键措施之一。三、玉米穗期管理措施(一)及时中耕培土,拔除病弱株穗期中耕可疏松土壤,消除杂草,有利于蓄水保墒,促进根系发育。拔节前后结合追肥可进行中耕,深度以5-7厘米为宜。中耕时一般行间深一些,根旁浅一些,以防伤根。培土可以增厚玉米的根部土层,有利于气生根的发生和伸展,也便于灌溉和排水,同时还能够减轻后期玉米的倒伏。培土宜在拔节后进行,将行间的土培到玉米的根部,高度10厘米左右。病弱小株既占据一定的空间,消耗肥水,影响通风透光,又容易染病,不能够形成相应的产量,应及早拔除,以提高群体质量。(二)重施穗肥穗期是玉米一生中吸收养分最快、最多的时期,也是玉米追肥的最重要时期。穗期追肥以氮肥为主,且多选用尿素,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进行。因中产田地力基础较差,需要促进幼苗的生长,及早形成较大的光合面积,分两次追肥时宜前重后轻施肥法,拔节期氮肥70%左右,大喇叭口期30%左右;高产田土壤肥力较高,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可采取前轻后重施肥法,拔节期施尿素30%左右,大喇叭口期70%左右。由于氮肥都具有挥发性,在使用时还应该深施。(三)及时浇水和排灌穗期玉米生长旺盛,加上气温较高,蒸腾蒸发量大,需水量较多,降水不足的地区,应该及时灌水,保证玉米对水分的要求。尤其是在大喇叭口期,玉米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缺水会引起“卡脖旱”,雌穗小花数量减少,造成雌雄不协调,影响正常授粉,导致秃顶,穗粒数减少。灌水一般结合追肥进行,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由于近年来异常气候条件的频繁出现,涝害也经常发生,玉米是极不耐涝的作物,降水过多时应该及时排除田间的积水,防止玉米受涝害。(四)防治病虫害玉米穗期生长快,叶片幼嫩,小气候适宜,是病虫害发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害虫主要有玉米螟、蚜虫和棉铃虫,其中尤以玉米螟危害最为严重。穗期害虫防治一般在小喇叭口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进行,以前多通过将呋喃丹颗粒剂撒入心叶进行防治,现在可采用将2.5%的辛硫磷拌成毒土后撒入心叶进行防治,实验还证明使用新型的无公害的菊酯类农药防治效果也很好且农药残留量低。由于穗期玉米生长旺盛,通风透光能力较差,各种病害也容易发生,主要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矮缩病、瘤黑粉等,发病后应及时摘除染病叶片或拔除染病植株,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500倍液,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穗期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