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管理第二组1作业成本法的产生2作业成本管理概述3作业成本管理的特点4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5作业成本的程序及内容6作业成本管理的优缺点本章内容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萌芽:1952年,艾里克·科勒(美)首先使用“作业”这一概念。发展: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美)提出一系列作业成本观点。形成:1988年,罗宾·库伯(美)与罗伯特·卡普兰对作业成本法的定义、运用程序、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完善:学界掀起研究高潮,作业成本法也由美国、加拿大、英国,迅速传到亚洲、美洲、以及欧洲其他国家。BACK(二)作业——“作业”是最基本的概念,是进行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础。通俗的讲,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能量作业(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与产品产量成比例)(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与产品批数成比例)(某产品每单位受益的作业,与产品项目成比例)(某机构或部门产品受益的作业)二、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作业成本管理,也称为基础成本管理或作业管理,是指将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为管理起点和核心的成本控制方式。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作业的必要性、有效性三、作业成本管理的特点•1.作业成本管理将企业的工作流程看做是一系列作业的结合体,其目的是最终满足顾客需要•2.作业成本管理面向制造过程,强调全面质量管理•3.作业成本管理面向企业职能价值链,要求实施全过程成本管理•4.作业成本管理体现适时制管理思想四、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1.成本管理的对象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是产品;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作业。2.职责的划分前者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以该部门可控成本作为对象;后者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来划分职责,以价值链作为责任控制单元,而价值链是超越部门界限的。3.控制标准的选择前者以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控制标准,而且这一标准是相对稳定的,是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而不是最高水平的标准;后者以实际作业能力(不考虑现实的低效率和技术故障、次、废品、非正常停工等因素的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高产出水平)成本,亦即最优或理想成本作为控制标准。三、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4.关注的重点前者关注成本;后者关注作业。5.考核对象的确定,奖惩兑现的方式前者以是否达到该标准及达到该标准的程度作为考核依据,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兑现奖惩;后者以不断消除浪费所取得的成果和接近最优标准的程度作为业绩,实现的业绩可以用财务指标,也可用非财务指标衡量,对作业链中各种作业的执行者,即“团队”(“不是”某一部门和某一责任人)实施奖惩。6.对待非增值成本的态度前者忽视非增值成本;后者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并注重不断消除非增值成本。五、作业成本管理的程序及内容(一)建立作业中心认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必要作业和非必要作业,消除不必要的非增值作业。1分析生产经营流程,识别和认定作业项目2反复分析筛选科学合并或分解作业3消除非增值作业(二)建立作业成本控制标准•作业成本控制标准•消除不必要的非增值作业,优化增值作业的基础上结合作业消耗资源的必要数量、预计价格等因素,事先确定的、特定作业应当发生的成本水平。确定方式:1按单位作业量确定由单位作业量消耗资源的数量和单位资源价格以及各类资源的具体结构等因素决定。标准作业成本=∑单位作业耗用资源量×单位资源价格2按作业总量确定某作业中心标准作业总成本=∑标准作业单位变动成本×标准作业总量+固定作业成本预算数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费用的分配、归集作业成本法特点主要体现在对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上。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核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同。(三)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作业成本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与作业成本计算法区别:制造费用A部门B部门C部门分配律B分配律A分配律C产品或产品线第一步:按生产部门归集制造费用第二步:按数量基础分配制造费用传统成本计算法:数量基础分配率续:制造费用ABC分配律分配律分配律产品或产品线第一步:按不同作业的耗费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第二步:按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法:作业基础成本库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作业成本法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作了根本性变革,表现为:1、将制造费用由全长统一或按部门归集和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分别进行归集和分配。2、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分配改为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资源作业1作业2……作业n作业3A作业中心B作业中心…….X作业中心产品作业成本法基本思路作业成本法基本程序确定企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确定各项作业成本动因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归集和分配成本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供货、生产、发货、销货、售后服务等作业)某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该作业中心的可追溯成本该作业中心成本动因耗用总数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制造费用=该产品耗用的成本动因数量×该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成本库归集的成本按各作业中心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公式:BACK(四)作业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作业成本差异作业执行过程中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作业成本实际数额与控制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1变动性作业成本差异变动性作业成本:总额随作业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作业成本实际作业变动成本=实际单位变动作业成本×实际作业量标准作业变动成本=标准单位变动作业成本×标准作业量变动作业成本数量(效率)差异=(实际作业量-标准作业量)×标准单位作业变动成本4变动作业成本价格(耗费)差异=实际作业量×(实际单位变动作业成本-标准单位作业变动成本2固定性作业成本差异•固定性作业成本与必要的基本生产能力相联系的成本,且不随成本动因数量变化而变化(1)预算差异固定作业成本预算差异=固定作业成本实际金额-固定作业成本预算金额(2)效率差异固定作业成本效率差异=(实际作业量-标准作业量)×标准单位固定作业成本(3)产能差异固定作业成本产能差异=固定作业成本预算数-实际作业量×标准单位固定作业成本五业绩评价与持续改善•在作业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企业进一步结合完成作业时间的长短、工作质量的好坏等指标,开展业绩评价和信息反馈,促使管理者的注意力转向非增值作业、底效增值作业,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消除非增值作业项目或压缩某些难以消除的非增值作业的比重,从而降低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作业成本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顺应环境的改变,本着持续改善的原则,重构作业链,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各项作业。•优化作业的主要对象有:•成本较高的增值作业、时间较长的增值作业、质量较低的增值作业、对其他作业影响较大的增值作业、无法彻底消除的非增值作业•优化作业的主要途径:•提高作业技能、改善作业方式、优化作业安排、更新作业设备、缩短作业周期、提高作业质量、降低作业消耗量、调整作业规模作业成本法的评价作业成本法的优点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借鉴时注意的问题作业成本法的优点资源资源成本分配作业作业成本分配成本对象成本动因业绩计量成本分配观过程分析观资源流动成本流动提供关于资源、作业量、成本对象信息,一种以财务为导向的方法。分析实物流,以改进作业链,提高效益。对整个产品形成过程进行有效控制。1、提供比较准确的成本信息。2、拓展成本核算范围。3、利于节约和控制成本。4、有效改进企业的战略决策。5、提供便于不断改进的业绩评价体系。6、便于调动各部门挖掘盈利潜力的积极性。7、利于企业杜绝浪费,提高经济效益。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在成本动因选择上有一定的主观性实施作业成本计算费用较高作业成本计算会降低成本信息的纵向和横向可比性确认资源和作业、设立作业成本库、为每一作业成本库选择最佳成本动因,均带有主观性和武断性。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包括一切为生产给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即“全部成本”概念。在两种成本核算体系下,同一企业甚至同一产品的成本信息都会大不相同。这种成本信息上的差别,必会使企业有关资产价值的计量以及企业损益的计算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使企业前后期的会计信息,以及与其他企业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借鉴时注意的问题1、从现实需要出发,灵活运用作业成本法应用作业管理思想。适应企业面临的买方市场的环境新特点,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应用作业成本过程管理思想。企业管理重点转向作业成本的形成原因,对作业链、价值链进行分析和管理部分地采用作业成本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对于相对重要或者管理难度大的部门,可以局部使用ABC对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高,间接制造费用比重相当大的高新技术的新建企业应全面推行作业成本法以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充分认识作业成本法在费用分配上的本质要求,切忌主观武断。3、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力求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THEEND作业成本法应用举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批量较小;乙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简单,生产批量较大。其他有关资料见表:项目甲产品乙产品合计产量直接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1000300140000800050009002600001900040000027000成本合计655000按作业成本法作:根据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企业设立了材料采购、材料处理、设备调试、设备运行、质量检验、产品分类包装等六个作业成本库。对该月的资源成本进行分析后,得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各作业成本库的可追溯成本如表所示。项目甲产品乙产品合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材料采购材料处理设备调试设备运行质量检验产品分类包装1400008000260000190004000002700029000130001500015600070008000成本合计655000各作业库成本动因及其数量如表11—2示。表11—2各项作业资源耗费及成本动因作业中心材料采购材料处理设备调试设备运行质量检验产品分类包装成本动因材料重量材料移动次数调试次数机器小时检验时间分类次数可追溯成本29000130001500015600070008000作业量其中:甲产品乙产品145000380001070005221315321300900400702644501832材料采购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29000÷145000=0.2材料处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13000÷52=250设备调试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15000÷5=3000设备运行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156000÷1300=120质量检验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7000÷70=10产品分类包装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8000÷50=160某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该作业中心的可追溯成本该作业中心成本动因耗用总数作业中心成本动因率甲产品乙产品作业成本合计成本动因量作业成本成本动因量作业成本材料采购材料处理设备调试设备运行质量检验产品分类包装0.225030001201001603800021390026187600525090001080002600288010700031240044322140077506000480004400512029000130001500015600070008000合计13533092670228000根据成本分配率和各产品的成本动因量,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中,如表11—3所示。表11—3作业成本分配表作业中心甲产品乙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4000080001353301408135.332600001900092670523.818.534合计283330283.3337167074.334根据上述结果,变质产品成本计算表如表11—4所示。表11—4产品成品成本计算表(作业成本法)单位:元(作业成本法结束)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作: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则:制造费用分配率=228000÷(300+900)=190(元/小时)甲产品应承担制造费用=300×190=57000(元)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