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7页第一章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被誉为“哲学之父”,提出水本原,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而后又复归于水。2、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定形者,认为事物的产生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者”中分离出来,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3、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本原说,气不仅是指一种自然物质,有时候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性的东西。气与水一样是自然物质,但比水更加具有无定形的特点;气存在但不可测量和无边无际,无孔不入也无所不包。因此既超出了泰勒斯的局限性,也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之物”的笼统性。二、毕达哥拉斯学派1、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本原说,认为万物的本原应该是有定形的东西,而最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发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关系,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而且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数构成了一切变化不定之物共同的确定不变的东西,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具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2、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认为火是万物本原,强调万物及其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逻各斯:原意是“话语”,也由此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看到了两个不可分割的原则,即作为万物本原的火与作为万物运动变化法则的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是古代辩证法的重要奠基人,他的辩证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2)说明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3)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三、爱利亚学派1、巴门尼德:存在与非存在“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存在”或“存在物”的特点:(1)“存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2)“存在”是“一”,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3)“存在”是不变不动的。(4)“存在”虽然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它却不是无边无际的或无定性的,强大的必然性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2、芝诺:在否定运动方面,芝诺的论证有“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箭不动”和“运动场”等。“飞箭不动”的论证是:飞箭从A点射到B点要经过A、B之间的每一点,而在此期间的每一个瞬间,飞箭都分别停留在每一点上,因此是静止的,飞箭既然在每一点上都是静止的,那么所有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故曰飞箭不动。四、智者派1、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五、原子论者1、恩培多克勒:四根说,认为万物均由四种本原——火、气、土、水构成。提出动力的本原是爱与恨。2、阿那克萨戈拉: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提出种子说,认为世间千差百异的事物第2页共7页各有自己的本原,这无限多的本原就是构成各种事物的最小微粒,即“种子”,种子的种类和数量无限多,体积无限小,但不同类的种子在性质上却彼此相异,各具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气味”。3、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与虚空,“原子”的原意是指“不可分割”的东西,他将其看做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原子的特点:(1)内部充实、不可分;(2)数量无限,性质相同,相互之间只有形状、次序和位置方面的差别;(3)受因果必然性决定,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4)不生不灭的本原,万物的产生与毁灭不过是原子的聚散。4、苏格拉底:道德哲学创始人,提出美德即知识,具体地说,即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只有关于这种绝对的、普遍的善的知识,才是美德。由于善本身有着不可改变的绝对内容,美德也就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成为普遍的知识,而不再是个人的任意活动。5、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理念”不是指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而是指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由于万事万物都各有自己的理念,因此各种理念就构成了一个等级分明的“理念世界”,由高到低可以分为:(1)自然物的理念,这是最低的理念;(2)人造物的理念;(3)数学意义上的理念;(4)范畴意义上的理念;(5)道德和审美领域的理念;(6)“善”的理念,这是最高的理念。柏拉图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知识与权利相结合的“理想国”学说,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保卫者、劳动者。同时认为人的本性即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是灵魂中最优秀的部分,它的德性是“智慧”;意志的德性是“勇敢”;欲望的德性是“节制”。6、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1)理念作为事物的形式、实体或共相只能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而不能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2)用来论证理念存在的方式都站不住脚,它们或者是缺乏必然性的推论,或者推出了一些没有与之对应的东西的形式或理念。(3)“分有”只能是对“实体”的分有,因为只有“实体”才具有形式或理念。(4)理念对于感性事物没有任何意义,它既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也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实体学说:“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实体的特点:(1)实体是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东西;(2)实体不同于属性,它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3)实体没有程度上的差别;(4)实体是变中之不变。四因说:将实体的原因归结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伦理学:在谈到道德方面的美德时提出“中庸”学说,认为一个人能以一种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态度来对待激情,这就是美德。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的说明:(1)“居间者”是相对于不同主体而言的,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平均数,必须针对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判断。第3页共7页(2)美德作为一种中庸之道,是与“过度”和“不足”这两端相对立的,因此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极端。(3)中庸既非过度中的中庸,亦非不足中的中庸,某些由于过度和不足而导致的恶行本身并不存在一个中庸的问题。“中庸”学说也表现在政治学思想中,面对着动乱频仍、危机四伏的希腊城邦制度,既反对少数寡头的专制制度,也反对平民掌权的民主政治。五、伊壁鸠鲁学派1、伊壁鸠鲁:提出“快乐论”的伦理学,追求的“快乐”不是声色犬马的放荡,而是指肉体上的恬淡和精神上的安宁。六、斯多葛学派1、斯多葛学派在伦理学上认为“自由”就是人们自觉地服从“逻各斯”和“命运”,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和实现自己的本性。他们所看重的德性是朴素、严肃、刚毅、节制,不主张同情、怜悯和伤感。早期斯多葛学派主张美德就是幸福,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服从命运才是道德的生活,也才是幸福的生活。认为人生在世应当通过理性摆脱一切快乐、欲望、恐惧的悲哀的纷扰,对于现实世界采取一种清心寡欲、无动于衷的生活态度。2、皮浪:早期怀疑主义的创始人,基本思想是“不作任何决定,悬置判断。”“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七、新柏拉图主义1、普罗提诺:他的形而上学建立在“太一”“努斯”和“灵魂”这三个概念的神秘统一之上。第二章一、教父哲学1、教父:是继使徒之后出现的一批具有希腊哲学素养和基督教信仰的人,他们中许多人都出任重要的神职,主要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是基督教教义的重要奠基者和诠释者。2、德尔图良:“正因为其荒谬,所以我才相信。”3、奥古斯丁:认为时间并非永恒的和客观的存在,只是一种主观的知觉,把这种主观知觉的持续称为“现在”,“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时间的全部,“过去”和“将来”都不过是在现在的主观知觉中对已逝事物的记忆和对将至事物的期望。原罪:滥用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救赎: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一部分人的意志重新获得自由向善的能力,摆脱必死的惩罚而获得灵魂的永生。现实世界分为两座城: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的世俗之城和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的上帝之城。奥古斯丁认为,运用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通过宇宙的秩序,二是通过万物的等级,三是通过人心的内省和思辨。二、经院哲学1、实在论:认为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客观实在,是比个别事物更加根本和实在的一般实体,它构成了个别事物存在的根据。唯名论:认为惟有个别事物才是真正的实体或实在,共相只不过是人们用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或符号,它作为普遍本质只能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作为抽象概念只能存在于人的思维和语言之中,因为共相是后于和寓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它不能脱离可感事物和人的思想而独立存在。2、安瑟尔谟:“经院哲学之父”,极端实在论者,提出“信仰寻求理解”,极力强调理性论证对于神学信条的重要意义。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实质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出上帝的存在。可概括为三段式推理:上帝是无与伦比地完满的东西,而无与伦比地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实际第4页共7页上存在,因此上帝存在。缺乏真正的逻辑说服力,但是突破了教父哲学中的那种片面强调“奥秘”、用信仰来排斥理性的传统,试图在信仰与理性之间寻求统一。3、洛色林,唯名论的真正创始人。极端唯名论者,把唯名论倾向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系统的哲学理论。4、阿伯拉尔,经院哲学中最精通辩证法的思想大师,提出“理解导致信仰”,把理解当作信仰的前提,把信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要求通过对每一个词语或概念的理解来树立正确的信仰。5、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宇宙论和目的论证明,即“圣托马斯五路证明”:(1)世界上万物的运动均由他物推动,因而在一切事物之后必有一个最终的存在者,它本身是不被推动的,但它却推动其他事物。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就是上帝。(2)世界上每一事物作为一个结果,必有一个原因,因而在一切他因事物的尽头必有一个自因的存在者,它的原因在于它自身,同时又构成了万物存在的“第一原因”。这个“第一原因”就是上帝。(3)经验世界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是偶然的和可能的,但是我们必须假定有有种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作为其终极的根据,否则就总会有某个时候一切事物都不存在,从而也就不会有现存的任何事物了,然而这显然是与事实相矛盾的。因此,必定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这就是上帝。(4)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完善性,这种有缺陷的完善性序列必定要以某种最完善的东西作为其判定标准和圭臬。这个最完善的东西就是上帝。(5)我们发现许多无生物都在完成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必定外在于这些无生物,因为只有生物才能有内在目的。为这些无生物制定目的、并使整个世界具有一种合目的性的,必为一最高智慧。这个最高智慧就是上帝。温和实在论:共相分别先于、寓于和后于个别事物,一方面坚持实在论关于共相比个别事物更加真实、更加实在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承认唯名论关于共相在现实世界中只能寓于可感事物而存在的观点,从根本上仍然把共相或一般概念看作独立的客观实体。认识论:把认识能力分为感觉、人类的理智和天使的理智。《神学大全》构成了中世纪哲学和神学的最全面、最系统的理论体系,代表着经院哲学的最高成就。6、罗吉尔·培根:认为影响人们获得真理的“障碍”有四种:(1)“屈从于谬误甚多、毫无价值的权威”;(2)“习惯的影响”;(3)“流行的偏见”;(4)“由于我们认识的骄妄虚夸而来的我们自己的潜在的无知”。7、约翰·邓斯·司各脱:提出意志高于理性。8、奥卡姆:在哲学上最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则,是对唯名论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一种概括和提炼,也被称之为“思维经济原则”,可简要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是针对经院哲学凡事都要寻求双重原因的繁琐做法。第三章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因信称义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得救与自由意志和善功无关,完全是由于上帝给予人的特殊恩典和基督的救赎,因此除了对此的坚定信仰外我们一无所有。在他看来,“信者就是上帝”,每个人只要凭着自己的信仰,凭着对《圣经》的领悟,无须借助其他任何中介者就可以实现与上帝的自由交往。马丁路德第一次使宗教成为个人的事,成为精神自由。第5页共7页二、早期经验论哲学1、弗兰西斯·培根:(1)四假相“族类的假象”,是根植于人性之中的一种偏见,使得感官和心灵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曲。“洞穴的假象”指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市场的假象”是由于词语的误用而引起的谬见,“剧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