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疗法•聂衍刚博士教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阿德勒心理疗法简介•一、阿德勒心理治疗理论概述•二、阿德勒的人格与治疗理论•三、阿德勒的心理治疗过程与技术•四、对阿德勒治疗理论的应用与评价一、阿德勒心理治疗理论概述(一)、阿德勒的生平阿德勒(Adler,1870――1937)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出生奥地利维也纳富裕的谷物商人家庭,6个小孩中的老三,童年痛苦,幼时身体虚弱,患佝偻病,四岁才会走路,五岁患严重肺炎,经历与他后来学医及形成其独特的心理学思想有关。1895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成为医生,后转向精神病学,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阿德勒心理治疗理论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比较比较弗洛伊德阿德勒内容本能欲望自我、社会功能潜意识意识表现身体心理(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弗洛伊德体系•1.客观的•2.强调生物学基础•3.因果决定论•4.还原论。个人被分为相对的部分,如本我、自我和超我,生本能、死本能,意识、无意识•5.研究的核心限于个人的内部世界,关注人的内在本能•6.心理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内部心理的和谐。“哪里有本我,哪里就有自我”•7.人性本恶。本能是恶的根源,文明要教化人类压抑本能,为此人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治疗是要使本能需求得到升华,而不能消除它•8.人是其生命本能与其所处的文明之间冲突的牺牲.•9.通过在学校、家庭与幼儿园对儿童的直接观察来研究儿童自我的表现.•10.重视俄狄浦斯情结及其解决.•11.人与人之间是敌对关系,他人是我的对手,我必须保护自己以免受别人的伤害。“如果两条狼相遇,它们一点都不会感到异样,因为它们都是狼;然而两个人却不能在森林中相遇,否则其中一个会想:‘那家伙可能是个强盗’。”•12.女人感到卑下是因为她们嫉妒男人的阳具。女人本来就是卑下的,“这是解剖生理特征决定了的”.•13.性压抑是神经症的原因。神经症是我们为文明发展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阿德勒体系•1.主观的。•2.强调社会学基础。•3.目的论。•4.整体论。个人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心灵是一个整体,其“部分”(记忆、情感、行为)为整体服务。•5.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理解人,将人视为在环境中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存在。•6.个人的理想目标是自我的拓展、自我实现与社会兴趣的提高。•7.人性非善亦非恶,而是有创造力、有选择能力的、一种作为人的存在。他会根据其生活风格与对当下环境的评价而选择善或者恶。治疗就是帮人实现其自我。•8.人作为选择者,既可以塑造其内部环境,也可以塑造其外部环境。尽管他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不能选择自己的境遇,但他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一切。•9.对儿童发展的描述是一种推测,不是依据对儿童的直接观察,而是依据成人的自由联想来构造理论。•10.重视家庭结构和个人生活风格的改变。•11.他人是我的同类。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是我们的合作者,是我们共同生活的伙伴。自我在他人那里找到意义,在利他的行为中体验到幸福。•12.女人感到卑下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对她们的评价过低。尽管男女角色定位正在改变,但男性依然是特权和地位的象征。•13.神经症是错误习得的结果,是认知歪曲的产驾神经症是我们文明欠发达的代价。二、阿德勒的人格及治疗理论•(一)、关于人格的基本假设称为个体心理学,其基本前提是人的出生、养育、生活,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社会、与文化的背景下,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人具有社会性与创造性,朝向一个统一的目标做各种决定。•人格是通过人生的目标而获统一的,个体的思想、感觉、信念、态度、性格与行动都是其独特性的表达方式,反映着人生的计划,朝自己选定的人生目标迈进。个体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应更重视个体的人际关系。•基本的自卑与补偿心理•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在导引着;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重视决择、责任、生命的意义、追求成功与完美。(二)、人格的构成•1、心理动力:追求完美、对社会有益•2、生活任务:社会领域寻求归属感(工作、友谊与爱情)。•精神领域•3、虚构目标:为自己订目标,其行为变得统一。•4、生活风格:每个人生活方式中试图获得优越的独特手段。•5、社会兴趣•6、创造性自我: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命运有一种意识的主动力量。人类不是遗传和环境的消极接受者,人有创造性自我,人都有决定自己生活的自由。(三)、人格类型•1、统治型•2、索取型•3、逃避型•4、成就驱使型•5、支配型•6、受害型或牺牲型•7、道德完善型•8、服务社会型出生顺序与人格•阿德勒特别重视手足关系与出生别,指出五种心理位置:老大、老二、中间、独生子、独生女。•一个人的出生别及认为自己在家中处于何种地位,都曾带到成人时期跟别人的互动关系中。•老大出生后即引起众人注意,在弟妹未出以前,他的地位宛如独生子(女),多少会受到溺爱。在个性上,老大较值得依赖,而且会努力上进,然而当弟妹出生后,他(她)会发现原先的地位不再,并认定弟妹夺走了父母的爱。•老二从一出生,即跟老大共享父母的注意与照顾。通常老二会拿出竞赛的精神,意图超越老大,以争取父母长辈的称许。如果老大在某方面表现优越,则老二会发展另一方面的才华来抗衡。老二在立场上通常是反对老大的。•中间有被挤压出局的感觉,对人生会感觉得不公平,自己好像是被骗出生的。这些小孩可能会有[可怜可怜我]的心态,并成为问题儿童。•老么往往是家中的宝,并且常常是最被纵容的,由于地位特殊,每位家人都想塑造他,但他们往往走自己的路,令家人意想不到。•独生子(女)在特征上与老大相似,他们缺乏与其他小孩合作分享的机会,打交道的人都是成人居多。由于往往受到母亲的宠爱,故颇为依赖母亲。他们希望总是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一旦有所失落,会感到不公平。日后当他们失去众人注意时,会产生许多心理调适的问题。个体人格的发展•阿德勒的理论中强调自卑感,认为自卑感是人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在自卑感的驱动之下,人们的发展才能够持续地往更高层次迈进。•他相信先天遗传并非重点,重要的是如何去运用我们拥有的能力,去理解、影响、与创造事件。•因为奠基于一个成长模式,阿德勒重视个体的再教育与社会的再塑造。(四)、心理治疗理论1、治疗目标:•培养当事人的社会兴趣,提高其自我察觉能力,修正其基本假设、人生目标及基本观念。•2、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对当事人的各项运作功能做全面性评估。治疗者自当事人的[家庭星座]中收集资料,包括:双亲、手足,以及其他住在家中的人。•咨询员会借助总结,做出对当事人的诊断:从家庭星座问卷中理出主要的特征,进而获得对当事人基本人格的初步概念。接着,借助解析其幼年回忆,了解当事人目前对生活的展望。•然后,在社会兴趣的架构下,检视当事人的信念,并找出对方对生活的错误看法。•上述过程结束之后,咨询员与当事人再一起拟定治疗目标进行干预和治疗。三、阿德勒的心理治疗过程与技术•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含有四阶段:•一、建立治疗关系•二、探查生活风格或心理动力(分析与评估)。•三、解释生活风格(洞察,鼓励当事人了解自己)•四、重新设计生活风格(引导与再教育,协助当事人做新的决定)。第四节阿德勒治疗理论的应用与评价个体心理学是基于成长模式而非医疗模式,所以可以应用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儿童辅导中心、亲子咨询、婚姻咨询、家庭咨询、团体咨询、儿童与青少年个别咨询、文化冲突、矫正与复健咨询,以及心理卫生机构。而其原则也广泛应用在药物滥用防范计划、消除贫弱与犯罪等社会问题、老年人问题、学校制度、宗教,以及商业上。贡献与不足•阿德勒对于当代治疗实践的贡献相当的大。他的影响超越个别咨询的领域,进而带动社区心理卫生运动。•重视行为的内在决定因素:价值观、信念、态度、目标、兴趣、个人意义、对现实情形的主观知觉,以及努力朝向自我实现等。(一)积极的评价:•1、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人的行为受社会驱力所推动,而社会兴趣是人格形成之要素,使心理学者注意到社会变素的重要性,并助长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2、最早提出「创造性自我」。•3、一个人所做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他自己特有的生活格式。•4、认为意识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个体,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实现的意义,从而计划并指引个人的行为。•5、创设了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受命运支配。•6、阿德勒转变了佛氏人格发展的重点,而将重点放在社会的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力。•7、“学校心理卫生中心”的最早设立者之一。(二)阿德勒学派的不足•1、受多元文化观的限制•当事人难于自发改变自己。阿德勒学派的重点放在当事人身上,许多当事人可能会难以接受自发改变自己。•碰到急迫问题会有些困难,当事人不想探索幼年回忆与家庭动力生活方式。只希望咨询员能提供专家意见。•2、批评•1)并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积极的补偿。其补偿作用只适合用在缺陷者本身有足够的自信,并有外在支持的力量,才能发生理想的「优越感」。•2)阿德勒的补偿作用乃为反抗自卑感而来,解释太过消极,忽略了人尚有积极的支配欲(Maslow)。露丝个案分析一、当事人的情况分析•基本情况•姓名:露丝•性别:女•年龄:39•婚姻状况:已婚•身体健康状况:偏胖,感到眩晕•文化水平:毕业于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家庭成员:丈夫,4个孩子•工作:家庭主妇•社会经济地位:中产•2、当事人的家庭生活情况•父亲:牧师,•母亲:家庭主妇,•出生顺序:四个孩子中的老大。•教育方式:高中•经济状况:中产•3、社会适应情况:学习适应:中年后读完大学工作适应:在家工作,偶尔做自愿工作。希望成为小学老师。生活适应:感觉恐慌婚姻生活:与丈夫结婚后,一直做家庭主妇,四个孩子现在进入青春期。•二、存在的问题•1、身体问题:有担心、焦虑、抑郁,出现眩晕、头疼、心脏颤动、失眠状况。•2、情感问题:感到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即满足职业需要和满足家庭生活需要之间的冲突。她希望这两者能融合。•3、认知问题:1、夸张了男性的权利和重要性,她对丈夫和父亲的否定过于恐惧,她对自己的地位感到不确定,错误的认为讨好是在男人世界中得到安全的最佳途径。2、对不可避免的错误和失败夸大,且过于担心。3、“做正确的事”、“做好人”是生存的必须,做错事讲导致灾难来临。•三、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家庭影响:•父亲以一种男性的严厉、严格、刻板和气愤的特点来指导子女,他的每个观点都是权威的批评的。父亲在生活中的权威致使露丝将畏惧上帝与畏惧父亲混为一谈,她困于得不到父亲的表演,企图取悦父亲的挣扎,逐渐退化为避免不让父亲生气,恐惧成为她生活中的动机源。•母亲一一种女性认真遵从原则、正确、责任的特点来指导子女,她的行为表明生活中充满了勤奋和牺牲。早期为弟妹牺牲,结婚后为丈夫孩子牺牲。•露丝生长在一个勤奋和完美工作为标准的家庭,露丝要求完美,希望自己惹人喜爱,她要求自己苗条而美丽,她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好女儿。在这些完美主义的要求之下,她的生活就难免出现自挫败,焦虑。她明白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只要一个小小错误也会受到家人的拒绝和排斥,令露丝感到深深痛楚、畏惧害怕,所以露丝总是以别人认为“对”的方式去生活,不让家人生气。•2、出生顺序:•露丝是四个孩子中的老大,在她的眼中父母更宠爱弟妹,所以错误的认为勤奋工作不一定得到肯定和奖励。•3、早期的记忆:•6岁和邻居男孩玩医生游戏,父亲冷酷严肃,几周不和露丝说话。•露丝认为自己生活在严厉、冷漠、使人害怕的男人世界里,男人的世界里女人不能说话,也不能同其他男人说话,否则受到惩罚。•现实世界只承认成功,努力工作不能补偿成绩上的缺点,对于反对自己的人怎样讨好都没有用。犯错误是尴尬的,是不能被他人原谅的。四、咨询与治疗目标直接目标:解决她在生活中感到的冲突和生理与情感的症状。中间目标:通过咨询和解释的过程,让她了解自己的基本的信念和情感,帮助她对错误的目标和自我击败的行为有所了解。终极目标:通过鼓励帮助露丝寻找到她所要的与保持已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