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1项目简况1.1.1项目名称:湖北省荆门市####管理区文化馆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地址:####管理区易家岭办事处农谷大道东侧、农大路北端1.1.4项目承办单位:荆门市####管理区社会发展局1.1.5项目负责人:####################################1.1.6项目建设期限:2013年7月—2014年6月1.2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承办单位为荆门市####管理区社会发展局。####管理区社会发展局是荆门市####管理区四大办、局之一,有挂牌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局、民政局、移民局等。现社会发展局主要的职能是: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旅游、科学技术协会。下辖文化体育旅游管理所、文物管理所。1.3项目概况1.3.1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总用地面积6205㎡,建设一栋3层(局部1层)框架结构文化馆建筑,总建筑面积395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建及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配套道路、绿化、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1.3.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35.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739.96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费用35万元,安装工程费用149.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2.18万元,预备费用49.32万元。详见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资金筹措方案:争取上级资金200万元,区财政自筹835.7万元。1.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62052总建筑面积㎡39583建筑占地面积㎡17654绿地面积㎡21705道路、停车场面积㎡22706建筑层数层3局部多功能厅为一层7容积率0.648建筑密度%28.59绿化率%35.01.3.4项目效益文化馆是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建设的直接载体。项目建成后,可建成中型文化馆一座,可满足####管理区及周边30公里范围内6个乡镇共50万人文化服务需要,逐步将文化馆建设成为该区域组织策划、编排文艺节目的基地,城乡群众和文艺骨干免费培训辅导的基地,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基地,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1.4项目建设条件用地预审: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分局以屈土资预审[2013]5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用地预审,认为:项目选址符合####管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项目是2013年度####重点项目,符合国家供地政策。项目以划拔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许可:荆门市####管理区以鄂规选址431821201300004号审核认为该项目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环保评价:荆门市####管理区环保局以屈环备[2013]06号对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登记。立项批复:荆门市####管理区发改局以屈发改[2013]24号文批复项目立项。资金保障:####管理区承诺自筹835.7万元,申请补助200万元,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同时承诺提供项目正常运转经费。1.5结论(1)本项目符合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文化馆建设的要求,并将有力地促进####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2)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辖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促进辖区文化宣传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本项目建设条件良好,技术方案可行,功能设计完备,各项设施、设备配备合理。(4)本项目投资计算准确,资金筹措方案可行。(5)项目的实施中充分考虑了环保、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6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依据1.6.1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承办单位对项目建设的规划及要求,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就该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内容、设计要求、项目实施进度及管理、公用辅助设施、供排水、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社会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结论和建议,作为建设单位和行政主管部门在项目决策、审批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依据。1.6.2可研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农谷是项目建设的基本前提2011年7月18日,《湖北日报》3版刊发经济视点报道《沸腾的“农谷”——荆门####打造中国农谷观察》,引起省委书记李鸿忠的高度关注。当日,李鸿忠书记作出批示:“农谷”已初显成效,但要取得更大的农业种植、品牌、城镇化的成效,这需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理念和商品文化、农业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元素,加强总体策划,加强“推销彰显”,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文化成效。为贯彻落实李鸿忠书记批示精神,7月19日,市委书记王玲、市长万勇分别作了指示,要求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到####进行深度调研,研讨具体措施。9月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带领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专程到####管理区调研“中国农谷”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共商####“中国农谷”建设发展大计。李鸿忠书记要求,要把####“中国农谷”建设上升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战略,作为湖北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一面旗帜,按照建设农业生态旅游区、农业科技先行示范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的思路,做到边策划,边规划,边推进,全力支持####建设“中国农谷”。根据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的指示精神,结合荆门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和人文特点,荆门市明确了“中国农谷”建设基本构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世界眼光、国内一流、湖北样板”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全产业、全地域、全方位推进“中国农谷”建设,努力打造“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近期(2011-2015)力争“中国农谷”初具雏形,远期(2016-2020)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荆门市委、市政府从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将####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纳入“十二五”长远发展规划。提出要统筹规划城市建设与经济开发区发展,搞好道路、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开发区建设作为城市规模扩张的引擎,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2.1.2悠久的####文化是项目建设的现实背景荆门市####管理区(湖北省国营五三农场),位于汉江平原与大洪山余脉交汇区域,是以“####文化”为底蕴,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农业为特色建立的生态旅游区。管理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址。####文化遗址坐落在两条丘陵冈地之上,北倚连绵起伏的太子山,东望九条岭。####文化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曾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大量的纺轮和大量的蛋壳彩陶。1955年,农场职工在开挖石龙干渠时,挖出了大量的彩陶、黑陶,立即报告考古部门。国家文物部门进行了多次发掘,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处距今已4600多年的村落废墟遗址,它的挖掘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文化遗址处,有一棵千年柏树。老柏树在水渠边矗立着,接受着人们的祭拜。柏树的树干部位已经空了,空洞的部分被香火焚烧过,有着一截炭黑。炭黑并没有阻碍柏树的枝繁叶茂,它向着太阳的方向努力伸展着。####管理区是####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山川、河流风光秀丽,为华中自然风光旅游带。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外闻名,是新石器时代的一处文化遗产,距今4600余年,为长江流域古文化的代表之一;还有雁门口古战场、天子寨、绿林关、白龙观风景区、六大禅寺遗址、梁庄王墓等著名古墓群、古战场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寺庙遗址;有著名的现代革命纪念地黎家集苏维埃政府旧址、革命烈士就义旧址、黄家冲修械所旧址、下洋港迫降旧址、王家咀遇难旧址、枣树岭烈士墓等。2.1.3####管理区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项目建设的根本缘由自####管理区“中国农谷”建设目标提出以来,管理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极快,当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其精神文化建设却未能跟上物质生活水平发展的步伐。管理区内几乎没有供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对管理区精神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完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兴国之魂;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馆是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建设####文化馆,能够促进####管理区文化设施建设,不但能为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创造条件,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管理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本项目建设也是城乡公共设施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完善管理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快####管理区的城镇化建设步伐。####管理区作为“中国农谷”核心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起到良好的辐射作用,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周边地区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2.2.2项目建设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长期以来,乡镇文化馆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是密切联系广大农村、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的前哨阵地。####管理区作为“中国农谷”核心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民必然会产生文化需求。本项目建设的是乡镇文化馆,它扎根于基层,它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现金文化滋养农村这块沃土为目的。乡镇文化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能满足各年龄段的人民群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文化馆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落实到实处,是加强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敏建设和繁荣文化事业的一种有效载体,提高了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和繁荣了农村文化事业,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和谐音符。2.2.3项目建设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文化馆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完善文化馆设施建设从而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2.4项目建设是促进####管理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管理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惊人,而文化阵地的建设始终未能跟上管理区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要想做到社会经济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组织,本项目的建设正是适时抓住管理区文化发展建设的契机,通过对管理区乡镇文化馆的建设,建立起一块精神文化发展阵地,在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其整体精神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2.2.5项目建设是促进####文化宣传、促进管理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古文化源远流长,管理区历来都十分重视当地文化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本项目的建设为####古文化的保护和对外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不仅推动了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