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笔记doc(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笔记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1.1、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定义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充分条件一定量的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必要条件1、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2、有焰燃烧发生和发展需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链式反应。引火源明火、电、雷击、高温、自然物质。燃烧类型1、着火①点燃②自然(化学自然、热自然)。2、爆炸:最主要的特征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爆炸主要指化学爆炸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燃点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燃烧的方式及特点气体燃烧:①扩散燃烧的特点: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②预混燃烧的特点为: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混合气体不扩散,液体燃烧: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①闪燃②沸溢: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比重相差较大;○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③喷溅: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罐外喷射固体燃烧:①蒸发燃烧②表面燃烧(无火焰燃烧)③分解燃烧(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物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④熏烟燃烧(阴燃)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⑤动力燃烧(爆炸)燃烧产物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有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高聚物的燃烧产物: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其中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被称为现代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伴有热裂解,会分解产生许多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HCl)、光气(COCl2)、氰化氢(HCN)及氧化氮(NOx)。木材的燃烧产物: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甲酸、乙酸、一氧化碳等产物。煤的燃烧产物:金属燃烧的产物:挥发金属(如:Li、Na、K)在空气中容易着火燃烧。燃烧产物的危害性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除毒性之外,燃烧产生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减光性。一些主要有害气体的来源、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来源主要的生理作用短期(10min)估计致死浓度(ppm)木材、纺织品、聚丙烯腈尼龙、聚氨脂等物质燃烧时分解出的氰化氢(HCN)一种迅速致死、窒息性的毒物350纺织物燃烧时产生二氧化氮(NO2)和其他氮的氧化物肺的强刺激剂,能引起即刻死亡及滞后性伤害>200由木材、丝织品、尼龙以及三聚氰胺燃烧产生的氨气(NH3)强刺激性,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1000PVC电绝缘材料,其他含氯高分子材料及阻燃处理物热分解产生的氯化氢(HCl)呼吸刺激剂,吸附于微粒上的HCl的潜在危险性较之等量的HCl气体要大>500,气体或微粒存在时氟化树脂类或薄膜类以及某些含溴阻燃材料热分解产生的含卤酸气体呼吸刺激剂HF≈400COF2≈100HBr>500含硫化合物及含硫物质燃烧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强刺激剂,在远低于致死浓度下即使人难以忍受>500由聚烯烃和纤维素低温热解(400℃)产生的丙醛潜在的呼吸刺激剂30~100一氧化碳对人的影响影响情况CO浓度(ppm)碳氧血红蛋白浓度(HbCO%)在其中工作8h的允许浓度50-暴露1h不产生明显影响的浓度400~500-1h暴露后有明显影响600~700-1h暴露后引起不适,但无危险症状的浓度1000~1200-暴露1h后有危险1500~200035在1h内即会致死4000及以上50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等。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火灾事故分类★①特别重大火灾:30≤死,100≤重伤,1亿≤损失(多选)②重大火灾:10≤死<30人,50≤重伤<100人,5000≤损失<1亿③较大火灾:3≤死<10人,10≤重伤<50人,1000≤损失<5000万元④一般火灾:死<3人,重伤<10人以下,损失<1000万元原因①电气②吸烟③生活用火不慎④生产作业不慎⑤设备故障⑥玩火⑦放火⑧雷击火灾蔓延热传导、辐射和对流三种方式传播,并影响火势蔓延扩大。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烟气扩散路线: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在火灾初期:0.1—0.3m/s,中期0.5-0.8;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通常1—5m/s;在楼梯间(烟囱作用)可达6-8m/s。○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途径火灾蔓延的途径:①孔洞开口蔓延②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③闷顶内蔓延④外墙面蔓延建筑火灾发展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①着火点处局部温度较高②燃烧的面积不大③室内各点的温度不平衡④由于可燃物性能、分布和通风、散热等条件的影响,燃烧的发展大多比较缓慢,有可能形成火灾,也有可能中途自行熄灭,燃烧发展不稳定⑤火灾初起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定。○充分发展阶段: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减慢,燃烧强度减弱,温度逐渐下降,当降到其最大值的80%时,火灾则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内温度下降显著,直到室内外温度达到平衡为止,火灾完全熄灭。灭火基本方法①冷却灭火②隔离灭火将可燃物和氧气、火焰隔离。③窒息灭火:一般氧浓度低于15%就不能维持燃烧;空气中水蒸气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可停止。④化学抑制灭火:可有效扑灭初期火灾。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概念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分类1、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物理爆炸。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物理爆炸本身虽没有进行燃烧反应,但它产生的冲击力可直接或间接造成火灾。2、化学爆炸(直接造成火灾,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1)炸药爆炸: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可在万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爆炸,2)可燃气体爆炸:①混合气体爆炸。②气体单分解爆炸3)可燃粉尘爆炸:4)核爆炸: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称为核爆炸。爆炸极限1)概念: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或温度范围。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等不同形态的物质,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百分比%或固体单位体积中粉尘的质量(g/m³)等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2)作用: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①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②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式的依据: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③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④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例如,采用可燃气体或蒸气氧化法生产时,应使可燃气体或蒸气与氧化剂的配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外,若处于或接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稀释和保护。部分可燃气体和蒸气的爆炸极限物质名称在空气中(%)在氧气中(%)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一氧化碳12.574.015.594.0氢气4.075.04.794.0甲烷5.015.05.460.0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①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②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式的依据: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③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④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1、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①物料原因②作业行为原因③生产设备原因④生产工艺原因还因为人的故意破坏,如放火、停水停电、毁坏设备及地震、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2、常见引发爆炸的点火源火源类别火源举例火源类别火源举例机械火源撞击、摩擦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最小点火能量:是指每一种气体爆炸混合物,都有起爆的最小点火能量,低于该能量,混合物就不爆炸,目前都采用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了解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1-1爆炸品敏感度: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决定敏感度的内在因素。2-1易燃气体:★1、易燃气体的分级:易燃气体分为二级。I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II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2、易燃易爆性:①比液体、固体易燃,且燃速快,一燃即尽。②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如氢气(H2)比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3-1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