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推断方法2009年3月8日文言虚词推断方法1、对照比较法2、语境推断法3、“删”“换”“代”法4、语法分析法5、句式分析法6、对句互推法1、对照比较法【概念阐释】•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①蚓无爪牙之利。②夫晋,何厌之有。③侵之愈急。2、语境推断法【概念阐释】语境推断法,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2、语境推断法•2004年全国高考卷Ⅲ,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顷之,拜受为少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广遂上疏乞骸骨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C、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今日饮食费且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项中,“顷”和“久”都是时间副词,于是可以推断的两个“之”,都是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出自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的《项脊轩志》。B项中,我们可以依据语境分析“遂”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广遂上疏乞骸骨”中的“遂”是副词,相当于“于是,就”,“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句出自《屈原列传》,可根据前半句的句首“于是”,判定“遂”不能解释为“于是”,从语意关系可以推知“自投汨罗而死”是“怀石”的结果,这样则可解释为“终于、到底”。答案是B。C项中的两个“以”,在推断过程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许之”和“欺秦”分别是“其年笃老”、“一璧”所引发的结果,由此可知两个“以”都是表原因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因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D项中的两个“且”,根据语境我们发现,“尽”与“为所虏”都是没有发生的事实,因而可以确定两个“且”都相当于“将要”,作副词。“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出自《鸿门宴》。3、“删”“换”“代”法•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4、语法分析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久”是时间副词,充当句首状语,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④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得出本句是宾语前置句,所以“之”起提宾作用。⑤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许”是动词,作“答应”解,而“以”后的“负”也是动词,作使动用法解“使……担负”,可以推知“以”作“而”解,这样我们可断定“之”是“许”的宾语。作代词解,指代齐国提出的条件。4、语法分析法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的”。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5、句式分析法•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6、对句互推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