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与公文写作第一编申论写作第一节申论概述一、申论的含义申论一词源于孔子的:“申而论之”。“申”可以理解为申述、申辩、申明;“论”则可以理解为议论、论说、论证等。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有“策论”:即根据给定的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二者的相同点:申论:都是选拔人才的方法都要求文字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出的方案或对策都要求有可行性策论:不同点:申论: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申论侧重考核考生在一大堆反映日常生活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考查考生制定和处理各种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策论:大多要求考生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作文相比,传统的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命题作文,论述,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难以考查出考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二、申论考试特点及试卷结构(一)特点1、考察内容极为广泛2、考察的内容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倾斜3、考察的内容具有现实的针对性4、考察的形式灵活多变5、考察目标明确(二)试卷结构注意事项给定材料1、作答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2、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1、字数由4000——8800字2、是带有新闻性质的半成品,一般都是社会热点问题。3、不会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4、无论是多少材料都会有一个中心。1、对给定资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2、根据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3、考生对个人见解的论证。作答要求三、评分标准评分公式:得分点分数-错别字失分-字数失分=最后得分。如:(2010年国考题)根据“给定材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分)题目要求得分点总的给分原则启示一启示二启示三启示四启示五1、按要点给分,每个要点5分,答出其中4个要点即可给满分。2、有错别字扣分1-3分;3、字数不符合要求扣3分。论述部分的评分标准:题目要求得分点内容分形式分奖励分扣分一类:立意深刻、观点明确、论证翔实、语言精准(24——30分)二类:立意较为深刻、观点较鲜明、论证较得当,评议得当(18——24分)三类:立意不够深刻,观点基本准确,论证不太完整,语句通顺(12-18分)四类:立意模糊、观点不统一、语句不通、论证差(6-12分)有题目2分,结构完整合理3分立意深刻,观点新颖1-5分1、错别字1-2分,2、字数1-3分参考“给定材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四、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一)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认读语言的能力:读得懂就能锻炼语言的感知能力,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2、理解语言的能力: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语言结构、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等。3、评价语言的能力:从材料的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从语言文字到写作风格等进行评价。4、应用语言的能力: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是一种较高的思维活动,需要掌握精读、速读、浏览、比较、质疑等方法。5、一定的阅读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掌握的文字量。在40分钟内阅读4000-8000字的材料。(二)考察综合分析的能力1、分析理解能力:一是分析给定材料的量的方面,即反映的内容和问题、方面或层次;二是分析质的方面,即给定材料表达的观点和意见。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定的材料内容会很多很复杂,层次也会较多,有时甚至观点的差距很大,所以要抓住主要矛盾。二是要充分考试材料包含的的两极,避免片面性、绝对化。给定的材料中可能带有明显的侧重性,在分析时不仅要注意到这个侧重面,还要考虑到与之相反、相对的另一侧重面,以免走极端。2、综合概括能力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认识和思维;综合,是指把对事物各个部分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和思维。分析和综合是统一思维过程的两个侧面,分析是从对事物的外部观察和思维出发,然后进行深入到事物内部探求其本质。综合是则是从事物本身出发,通过事物内部联系把各个部分综合成整体。分析与理解是第一位的,综合概括是第二位的。先有分析后有结果,而分析的结果又是通过综合反映出来的。(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省级以下综合管理类的考试要求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级以下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的考试要求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问题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方案,这是应试者能力的关键方面。也是公务员考试的核心所在。实际上是对提出的对策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四)论述问题的能力论文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议论要立足于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根据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考生要有论证的表达能力。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准确概括主题,再用充分的论据来论证主题,论述要准确,条理要清晰,语言要精炼。论点论据要紧密联系,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评分的标准是:思想深刻,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条理清楚。(五)语言表达能力借助语言文字将应试者的思想、意见和看法等表达出来。语言表达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表现,没有语言的能力即使前三项再好也无法让阅卷者了解。因此,要求用词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楚。四、申论考试发展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变化的是题型、题量和题材,不变的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一)依托时事,侧重考查理论方针(二)能力区分更加明显,分类测试模式仍将持续(三)题目数量趋于稳定(四)题型仍会有创新(五)细节考查更加突出,对考生提取信息能力要求上升(六)公文型题目仍是热门五、申论备考策略(一)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对于首次准备考试的考生来讲第一步:认识申论:选择好一些的资料,认真做真题,初步了解申论的结构和题型;第二步:系统掌握申论。1、围绕申论考试对能力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2、认真做题:在考试的规定时间内完成3、持续关注时政第三步:重点突破。1、根据第二步中出现的问题做专题突破;2、结合相关资料对时政信息进行分类、筛选、标出重点复习部分;第四步:实战模拟。以近几年的真题为中心展开强化训练,一方面是对已做过的真题总结进行复习,二是为了找到现场的感觉。(二)精心研究真题(三)熟悉政策理论关注时政要闻(四)培养考生具有公务员的思维方法(五)在实战演练中提出写作水平六、高分技巧(一)抓住得分点(二)摸透考官心理(三)进入给定角色(四)对策有效可行(五)注重段落形式(六)卷面修改技巧(七)合理分配时间(八)注意仔细审题第二编能力的提升第一章阅读材料能力提升一、申论阅读材料分析(一)给出的材料均为社会热点问题(二)给出的材料均为未加工的半成品(三)材料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案例:往往是围绕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又有一定影响的问题;二是资料汇编型材料:主要是围绕一个热点问题摘录组编而成。二、阅读申论材料的要求(一)透过字面领悟深意(二)把握材料的主旨(三)借助联想恰当立意(四)明确作答角度三、阅读材料方法阅读三遍其意自现(一)第一遍:带着问题读,1、画出关键词先看“作答要求”中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材料中有很多处是带下划线的地方,这些地方自然是重点,所要理清这些地方的意思。2、圈出关键词语第一是关键词:如“另外”“但是”“而且”等第二是重点词:如“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前提”“性质”“特征”“实质”“观点”“认为”“方式”等。关键词在材料中的作用一是提示段意:主要是起始句或是结论句。二是提示材料中心、主旨、观点和情感,主要位于材料的开头或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的语句和段落中心句。三是提示材料脉络层次:在材料与材料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第二遍阅读——理清脉络提炼主旨1、总结各段的段意(1)关键句概括法: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或是最后一句话,往往都是对每一自然的概括或总结。从中揭示该段的段意。(2)归纳概括法:当自然段中没有关键句时需要对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一般来说这样的段落信息比较单一,比较容易概括出来。2、划分段落层次提炼中心思想(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合并同类第一,横向的原则:并列和对立两种并列的有:政治原因、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等。对立的有: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反面的、成绩的、问题的等。第二,纵向的原则:常见的纵向关系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是状况、根源、对策等。举例见例文:层进关系分析提出问题__现象__材料一,通过几个实例介绍了上海地区的群租房分析问题现象的原因材料二:由于房价高和二手房限价销售等原因,群租现象蔓延材料三:大学毕业生、外来打工者等是主要的群租客,群租房者有诸多问题。现象带来的问题:材料四:群租房的安全问题堪忧,使居住区品质降低。措施与效果:材料五:治理群租现象的尝试。材料六:上海市政府《关于》和上海市房地局针对群租现象增订的《公约》,尝试解决群租现象带来的诸多问题材料七:单纯采取禁止的措施并非治理群租的最好措施。解决问题——建议与思路材料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对群租现象的立法建议:材料九:群租现象的治理涉到户籍制度、廉房建设等问题,要多方努力。材料十:美国和香港相似问题的先进做法。第三,多层次原则。多层次地分门别类,就是突破单纯的横向、纵向关系来分类。从材料的复杂性出发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历年给定材料的形式表现为单一型或是综合型。单一型给定材料的性质比较单一,或是成绩或是问题;综合型给定的材料既有成绩又有问题,即既可是正面的又可能是反面的。分析历年考试的情况看,使用单一的有三次,使用综合型的有七次。因此从发展趋势上看,使用综合型的材料是我们复习的重点。(2)提炼中心思想的方法——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第二章概括材料能力提升第一节概括材料题型分类及要求概括材料是指根据申论要求对给定的全部或部分资料的主题、内容、观点及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一、历年国考申论概括材料题型分类1、概括主要内容的:2001、20062、概括主要问题的:2000、20093、概括主要后果的:20024、概括简述:2004、2005、20085、概括定义:2007、20101、概括主要内容的:相当于论文中的小结或内容提要,要求考生对材料有全面的认识;——客观全面2、概括主要问题的:是在归归纳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它涵盖的可能是局部内容,因此,概括问题是有倾向性的,而且大多是负面性的问题;——准确突出3、概括主要后果的:一般是指对资料反映的情况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或对资料所反映的事实中存在矛盾的正反两方面的归纳;——辩证,一分为二4、概括简述:则不仅是概括而且还要加以简述,将概括内容入进行论证两个环节相结合;——分析判断和表达的能力5、概括定义:要求考生在对材料进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阐述出其本质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二、概括材料的三个基本要求“准”、“深”、“精”1、准确:要求对材料要有准确的定位,要善于进行发散性思维和类比分析,将材料从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权衡。瞎子摸象的故事:只是看到了局部就结论2008年四川申论考试题:给定材料234——P73页二、概括材料的三个基本要求2、深刻所谓“深”就是要概括申论的时候,要进行寻根究底,掘井思泉的思考。如鲶鱼效应——表面上看是鲶鱼与沙丁鱼,但揭示的却是由于有“异已分子”的加入,使其它鱼警觉起来,加速游动——增加了活力。二、概括材料的三个基本要求3、精练要以最精练的语言实现对材料的概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得分渠道。申论考试要求要在规定的字数内完成答卷,因此考生必须惜墨如金。第二节概括材料的操作方法一、同义表述法申论考试的所有题目都可以给定的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考生的答题过程实际挖掘有用材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