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总装综合计划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实施指南(节选)装计[]号年月日内容审查项目审查内容及要求判定方法有关问题说明一法人资格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应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中填写的申请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开办资金、经济性质或企业(公司)类型、经营范围业务范围等一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内容真实、有效;)经营范围业务范围(含特许经营范围)应覆盖申请承制装备(包括研制、生产、修理,下同)。)符合审查要求,为合格;)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经营范围/业务范围能够覆盖大部分已承担的装备研制、生产、修理任务的,为基本合格;)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已失效;或经营范围/业务范围只覆盖少部分已经承担的装备研制、生产、修理任务的,为不合格。法定代表人证书/任职证明文件)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应与《申请表》中的法定代表人相同;)法定代表人应具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正式任职手续(证书或任职文件);)法定代表人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含港澳台地区)。)符合审查要求,为合格;)不符合审查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均为不合格。、《申请表》递交后,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需提供法定代表人变更或调整证明文件以及变更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应建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与本单位性质、规模、产品相适应、健全的组织机构;)应明确管理层及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申请单位自身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经营管理、科技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等;)应加强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符合审查要求,为合格;)组织机构较为合理,管理职责基本明确,主要管理制度已建立并能够落实为基本合格;)组织机构不健全;或管理职责、权限不明确;或大部分管理制度不落实,为不合格。组织机构代码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应与《申请表》中填写的申请单位名称、机构类型、地址等一致;)《组织机构代码证》在有效期内。)符合审查要求,为合格;)不符合审查要求任何一项的,均为不合格。不审查的项目,在《审查报告》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栏内分别用“/”表示,并在“审查过程综述”中说明,下同。内容审查审查内容及要求判定方法有关问题说明项目一法人资格国有土地使用证/租用合同)《国有土地使用证》权属单位与《申请表》中填写的申请单位(土地使用者)名称、地址(座落)、使用权等一致;)《国有土地使用证》载明的土地面积应与《申请表》中的土地面积一致,并满足申请承制装备的需要;)《国有土地使用证》被抵押的,应出具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抵押证明文件;)申请单位租赁土地的,其租赁合同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提供出租方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租赁土地面积与时间应满足申请承制装备的需要。)符合审查要求的,为合格;)《国有土地使用证》/租赁合同有效,土地面积可满足大部分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的,为基本合格;)《国有土地使用证》/租赁合同失效;或土地面积不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的,为不合格;、申请单位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属于其上级机关(或集团公司),其上级机关(或集团公司)出具证明文件,并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正在办理征地手续的申请单位,应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相关证明文件。、承担软件开发任务或小型装备(配套设备)研制任务的,可不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租赁合同,但需提供能满足装备任务需要建筑面积的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所有权证/租用合同)《房屋所有权证》权属单位与《申请表》中填写的申请单位(所有权人)名称、地址(座落)等一致;)《房屋所有权证》载明的建筑面积应与《申请表》中的建筑面积一致,并满足申请承制装备的需要;)《房屋所有权证》被抵押的,应出具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抵押证明文件;)申请单位租赁房屋,其租赁合同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提供出租方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租赁建筑面积与时间应满足申请承制装备的需要。)符合审查要求的,为合格;)《房屋所有权证》/租赁合同有效,建筑面积可满足大部分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的,为基本合格;)房屋所有权证书/租赁合同失效;或建筑面积不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的,为不合格。、申请单位的《房屋所有权证》属于其上级机关(或集团公司),其上级机关(或集团公司)需出具证明文件,并提供《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因历史原因尚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但申请单位实际享有所有权的,需由房屋主管机关或其上级机关出具证明文件。、正在建设过程中,尚未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但与承制装备有关的房屋建筑,可提供已完成项目的相关证明文件(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竣工验收报告等)。其他与法人资格有关的内容除以外其他与法人资格有关的事项。)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或发现的个别问题对申请承制装备无影响的,为合格;)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为不合格。3/14内容审查项目审查内容及要求判定方法有关问题说明二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管理制度)应建立健全与申请承制装备相适应,并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的专业技术管理制度,应包括技术管理、标准化管理、技术文件管理,以及科研计划、科研项目(课题)、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管理等制度;)专业技术管理制度应符合本单位情况,有效可行;)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专业技术管理制度落实。)符合审查要求,为合格;)主要的专业技术管理制度已经建立并有效;或大部分专业技术管理制度能够落实,为基本合格;)不能提供专业技术管理制度;或大部分制度已不适用;或抽查中发现大部分制度未落实,为不合格。专业技术管理制度可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技术人员队伍状况)应制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并采取必要的落实措施;)应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确定能力要求;)专业技术队伍的构成(包括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应满足申请承制装备的需要;)承担装备研制、生产、修理和技术保障等任务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和能力;)行业规定的特殊工种人员、计量检测人员、技术工人队伍应配备齐全,并具有规定资质,满足需要;)应制定并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实现培训目标;)应制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适时进行考核评价。)符合审查要求;或综合评定确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的,为合格;)综合评定确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基本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发现的问题未对产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为基本合格;)综合评定确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能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或主要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所承担的装备研制、生产、修理任务;或发现的其他问题对产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为不合格。、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是指:装备型号设计师系统负责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承制单位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技术主管或技术部门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等。、兼职(或外聘)的主要技术人员应具有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明文件(如聘任合同)。内容审查项目审查内容及要求判定方法有关问题说明二专业技术资格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应制定科研、生产、修理设备和基础设施(包括研究室、实验室、生产或修理车间、仓库等工作场所、通信、运输及水、电、气、防静电、防雷电等保障设施)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应建立科研、生产、修理设备和基础设施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科研、生产、修理设备的性能、精度、数量和配置应满足研制、生产、修理合格产品的要求;应加强关键设备的管理;)基础设施应满足承制装备的需要;)应制定科研、生产、修理设备和基础设施维修保养计划,仔细组织实施,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科研、生产、修理设备和基础设施使用管理,应满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审查要求;或综合评定确认科研、生产、修理设备和基础设施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或发现问题的数量不超过抽样数量的%(含),且对产品质量和合同履行无直接影响的,为合格;)综合评定确认科研、生产、修理设备和基础设施基本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发现问题的数量为抽样数量%(不含)~%(含),且对产品质量和合同履行无严重影响的,为基本合格;)综合评定确认科研、生产、修理设备和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或发现问题的数量超过抽样数量的%(不含);或发现的个别问题对产品质量和合同履行有严重影响的,为不合格。、发现问题的数量,是指审查过程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问题数量(下同)。、根据申请单位规模和申请承制装备种类,大型企业一般抽查~台设备,中型企业一般抽查~台设备,其中关键设备不少于%;小型企业一般抽查~台设备;设备总数或关键设备数量少于小型企业抽查数量的,应全部检查。、研究室、实验室、生产或修理车间、仓库等基础设施,应抽查~%;基础设施较少的单位,应全部检查。、大中小型企业划分:从业人员人及以上,或销售额万元及以上,或资产总额万元及以上为大型;从业人员—人以下,或销售额—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万元及以下为中型;从业人员人以下,或销售额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万元以下为小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应制定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标准)检定、校准与使用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应在检定周期内开展计量工作,检定合格率应满足规定要求;)应建立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标准)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标准)的功能、准确度和量值范围等应满足申请承制装备的需要;)应按规定配备具有资质的专(兼)职计量检定管理人员;)应建立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标准)档案,并保证资料齐全。)符合审查要求;或综合评定确认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标准)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的,为合格;)综合评定确认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标准)基本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发现问题的数量不超过抽样数量%(不含),且对产品质量和合同履行无严重影响的,为基本合格;)综合评定确认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标准)不能满足装备研制、生产、修理需要;或发现问题的数量超过抽样数量的%(含);或发现的个别问题对产品质量和合同履行有严重影响的,为不合格。、计量标准至少应抽查%;计量标准少于项的,应全部检查。、计量检测设备一般应抽查~台;计量检测设备数量少的,应全部检查。5/14内容审查项目审查内容及要求判定方法有关问题说明二专业技术资格按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生产产品的能力)应具有符合规定要求的装备研制、生产、修理技术标准(规范),并严格贯彻执行;)应实施标准化管理,并提供标准化大纲、标准化审查报告等管理文件)设计文件应全面、准确地表述产品设计信息以及在制造、验收、使用、维护和修理时所必须的技术数据和说明;并满足产品规定的技术要求;)工艺文件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有效贯彻;)应实施技术文件管理,确保其完整、准确、协调、统一、清晰;)各类技术文件应及时归档。)符合审查要求;或综合评定确认能够按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完成装备研制、生产、修理任务;或发现问题的数量不超过抽样数量的%(含),且对产品质量和合同履行无直接影响的,为合格;)综合评定确认基本能够按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完成装备研制、生产、修理任务,发现问题的数量为抽样数量(不含)~%(含),且对产品质量和合同履行无严重影响的,为基本合格;)综合评定确认不能按标准和技术文件完成装备研制、生产、修理任务;或发现问题的数量超过抽样数量的%(不含);或发现问题对产品质量和合同履行有严重影响的,为不合格。、单独实施审查的单位,原则上按申请承制装备类型进行抽查。申请承制装备种类少的,每类装备都应对全过程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申请承制装备种类多的,应确定合理的抽样数量,对主要装备研制、生产、修理过程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其他装备进行必要的抽查。、联合实施审查的,参与审查的每个单位都应对本单位负责的装备研制、生产、修理过程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每份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发现的问题按个问题计算。主体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情况)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