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01110农村综合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初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初探〔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初探转变观念优化教学理好关系建国几十年来,农村中学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了一批人才,为农业及其他行业的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劳动者,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课的教学,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培养少数能升入上级学校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不顾农村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的需要,致使不少学生到毕业时连一篇浅显的文章也读不懂,甚至连一封信也写不好。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语文课学不学作用不大。调查表明,这种状况不但存在,而且比较普遍,再这样教下去,语文教学定要走进“死胡同”。要结束这种局面,出路只有一条——改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拟对农村语文教学、教改的现状作几点概略的分析及通过实践探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转变观念,强化改革意识1、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制定了教学内容、按照教参和自己的意愿组织教学活动。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学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要注意听讲,认真记下来,考试时再现老师的标准答案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个性的发挥。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而新课标却强调尊重学生个人对学习内容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发挥自己的个性。这一改变,自然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2、是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要求。农村初中教育现状是:农村初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及学生的语文水平“居低不上”。先说教师,衡量教师也有个软硬结合的问题。“硬标准”是学历达标率。这方面无疑农村低于城市。只要师范生毕业分配中的“趋城避乡”势头得不到应有的遏制,那么这一“硬差距”就无法缩小。“软标准”是指同等学历的人在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上的实际差距。这方面,农村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家务负担重,继续教育欲望不强,措施不力、条件不够,农村教研氛围不浓等)也显然不如城市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者,语文教学千改万改,提高教师素质总是第一位的,教师素质不高欲求语文教学质量高只能是痴人说梦。而且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师已有的知识已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以要充电,而且要不断充电。活到老,学到老。继续教育,终生学习,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再说学生,衡量学生的语文总体水平应“硬软结合”。考试成绩是“硬”标准,“印象衡估”是“软”标准。从硬标准看,农村学生中考成绩低于城市学生的状况并无改观,有的地区差距还拉大了。例如近几年中考,笔者所在县的农村中学语文人均分比县中都要低20几分,简直使人觉得不可思议。从软标准看,农村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差得更远。如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听力和口头表达等方面远逊于城市学生。再加上时代的发展,通讯的发达,互联网技术给当代学生插上了翅膀。这一变化又导致城乡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拉大。面对农村初中教育现状,面对农村语文教学在“主体”和“主导”两方面的“居低不上”的现实,我们是视而不见呢,还是勇敢地去正视,使之得到真正、彻底的改观?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通过学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责任,摈弃传统观念,不要一味地效仿城镇学校的做法,而要走出一条符合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实际及学校校情的道路来。同时我们要经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培训,使自己增强改革的信心,提高参与改革工作的能力,提高胜任改革工作的能力。3、是语文成了“片追”牺牲品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代替“片追教育”已经呼吁多年。但总的情况未见好转。特别是农村,“片追”方兴末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数学,它的“纯思维性”和“抽象性”很强,既不像语文这样需要体验全部的生活,需要广收博蓄驳杂的知识,又不像物理、化学那样强调实验操作能力。所谓数学解题能力确实可以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分项和整体训练而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不是说数学不需要“生活”,而是说教学所需要的生活基础学生大多具备或不难临时灌输以求速效。从狭隘的意义上看,数学更多地从“片追”中得到了“好处”。理、化的实验可以在相对狭小的实验室内得到加强,加之它们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上与数学有相同之处,在“片追”中“得益”也不少。即使是同属于文科的历史、政治,相对地说,知识的专门性比语文强得多,“能力要求”所占的比重也不及语文,更不像语文那样广泛而直接地与生活互渗,因此它们所受的“片追”之负影响也不及语文。于是,在“片追”教育教学模式中,语文必然成为最大的牺牲品,这是由其学科性质决定的。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语感的形成又离不开多样的、反复的、有效的语言实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粗暴地占去了学生本应拥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题海战术和名目繁多的假日补课,使学生埋头于作业簿中,对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景观,复杂的人情世故无暇接触、体察、思考,欲“语”无物,“感”从何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导致人为的区分主科、副科,于是校园无歌声,美术课用来做主科习题,美育学科形同虚设。中考不考历史、地理。于是这些副科的教学如同戏剧中的“走过场”。美育素质的低下,史地知识的贫乏,又怎能不影响语文呢?淡化“副科”甚至实际上取消“副科”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感觉的钝化,知识面的狭窄,如此而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岂非缘木求鱼?即使同样搞“片追”,语文也竞争不过其他学科。这是由于语文更需要做“软作业”(如朗读品味课文,多作课外阅读),题山压顶之下喘息的学生,只能在“软作业”上偷点懒。少数语文老师提出了布置作业的“不占不让”的原则,宁可多布置一些微效甚至无效的书面作业,也不肯让其他学科挤了语文的时间,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赞之则不可,责之则不忍。所以我们要跳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大语文”能力。二、明确要求,优化教学体系。1、优化教学内容。语文学科本身就存在着问题。教材统编,全国共用一本书,教学内容划一,缺乏地域、学校特点;有些课文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当然教材的优化离我们较远,难以把握。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却是切实可行的。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依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什么,讲什么”,“考什么,学什么”,师生们每天泡在题海里,研究试卷的题型,答题的技巧,把一篇篇内容广泛、感情丰富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意味。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四)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2、优化教学手段。教师授课一直拥有得失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有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有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大家没有看到素质教育在南京到处被“追杀”吗?素质教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众多专家达成了共识的。有不同意见当然也是正常的。尤其现在,你承认也把不承认也罢,素质教育是要推行到底。3、优化教法。教法单一,教学过程不科学。过去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主从关系,教师为主,学生服从。这种关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都要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课堂是统一的集中思维,教师讲,学生听、记,基本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无个性可言,也没什么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得要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位教师在上《有的人》起始课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教师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鲁迅等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上众多反动统治者的名字,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就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欲望。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种能力和习惯是需要学习者反复实践才能养成的,这种实践是一个多层次的渐进的过程。我们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他将受益终生,将学习活动延续到生命的终结。三、提高认识,理好几种关系。在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其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要要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究竟怎样做,才算“导”得高明呢?我的体会是:主要看其是否导得“适时”,“适量”,“适度”。“适时”,是对教师的“导”在时间把握上的要求。一是在学生读写之前的“导”,这个导主要是“导向”,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学习重点,这里的导,要明确、简捷,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二是在学生读过课文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的“导”,这个导是“导拨”,即在学生思考遇到问题、受到阻碍时,教师给予点拨式的解答,以便使学生的思考继续进行和更加深入,这里的导,要精,要准,要具有针对性和递进性。三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明确之后的“导”,这个导是“导演”,教师要设计出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去演练,即通过练习,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这里的导要注意科学性和实效性。“适量”,是对教师的“导”在语言数量上的要求。—般说,话的多少,要根据导的内容决定,但要尽量求少,话要少,还要说到位,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