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间传说,哈萨克为“白天鹅”之意。也有人认为,哈萨克是中国古代“曷萨”的异名,还有人把哈萨克解释为“战士”、“自由的人”、“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蒙古共和国西部的科布多省。人口约有8-9百万。史学界一致认为,乌孙是哈萨克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祖先之一。对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哈萨克族民众生活历史的保护,通过保护和传承使后辈知道前人是怎样生活和思考的,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历史。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哈萨克族的民俗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迷人世界,在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哈萨克族民众生活的需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哈萨克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哈萨克族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来了解这个伟大的民族2服饰文化3饮食文化4礼节风尚1毡房文化哈萨克民族文化之5音乐艺术6节日历法7语言文字8民族娱乐哈萨克民族文化之哈萨克民族文化之游牧毡房游牧文化是哈萨克族文化的根源游牧文化在世界文化之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根据西方学者们的观点,游牧文化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已经认定逐水草而居、骑马周游世界的游牧民族的畜牧业是产生于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并以自己独特的内容对世界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最主要的经济方式之一。我们可以说,哈萨克民族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渊源非常久远。而近代哈萨克民族则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创造出与其他游牧民族不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也就是说,哈萨克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文化,由哈萨克民族未形成之前古代的游牧民族所创造的游牧文化中,就有哈萨克先祖们的文化劳动成果。游牧文化是哈萨克族文化的根源千百年来为了适应游牧生活方式,哈萨克族牧民创造了特有的毡房子。按其宽大度,可分为4、6、18块的,30块的称作“金帐”。毡房的四壁由木制的带网眼的扇面组成。房顶由顶架构成,用于采光和遮雨。曲椽,一般为60至120根,用来撑起毡房的顶圈。毡房的中央为炉灶。毡房的右侧放床,左侧为放置什物的地方。毡房对着门的上方称为上座,为尊贵客人的位置。毡房文化毡房内部结构毡房欣赏哈萨克民族文化之服饰独特的服饰艺术是哈萨克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黑白相间中点缀着艳丽的色彩以及纷萦的装饰性图案都成为哈萨克族服饰的主要审美特点。在草原戈壁的冷色环境中生活,选择彩色来装饰毡房和服饰,历代传承和地理环境影响了服饰特点。服饰的基本图式,多为单独或四方连续的植物纹样或连续的花纹形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服饰与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猫头鹰象征正义,哈萨克族儿童或少女的塔克亚帽冠顶端插看的乌克猫头鹰的羽毛,就代表永保安康。白天鹅也是重要图腾之一,哈萨克族人民以白天鹅为圣鸟。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上有绣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衣。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男子内穿套头式高领衬衣,青年人的衣领上多刺绣有彩色图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饮食,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形帽,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哈萨克民族文化之饮食哈萨克族喜欢的食物有:手抓肉、马肠子、哈萨克抓饭、包子、水饺;以及各种奶制品有:酸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黄油;享有盛誉的饮料有:马奶子、骆驼奶、酸奶;以及各种汤食;各种面制品有:馕、稀面条、拉条子、烙饼、包乌尔萨克(圆形小油炸果)、油饼、油炸薄饼等。奶制品奶疙瘩奶皮子马奶子酸奶奶制品骆驼奶牛奶乳酪奶茶蜂蜜各类小吃酥油塔尔米桃酥巴哈利果酱沙琪玛手抓肉马肠子各类主食烤全羊烧烤油饼拌面纳仁揪片子小炒各类主食胡尔达克麦子粥抓饭哈萨克民族文化之礼节风尚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这两种环境,就无所谓任何风俗习惯了。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的产生、形成、沿袭与衍变,当然也是如此。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哈萨克人对伊斯兰教是笃信的,它对哈萨克族的影响是非常深刻,涉及到哈萨克族生活的一切领域,哈萨克族的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从它而来的。例如,各类节日,以及为此举办的招待宴、聚会,就餐时的祈祷等,以及宗教意识浓厚的长者的卦斋、作纳玛孜、诵读《古兰经》等。待客礼仪哈萨克族有史以来,就以热情好客而闻名。凡是登门来访的客人,不论民族信仰,均热情款待。若遇黄昏,必定留宿。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不但要宰马驹或羊羔招待,还要拿出“合木孜”(马奶酒)招待。这时主人会弹起冬不拉,喝起“阿吾勒的六支歌”,然后邀请客人唱歌、跳舞或讲故事。随后,主人撤去杯盘茶具,提着水壶给客人冲洗手,随后用大盘端上煮熟的羊肉,并将煮熟的羊头送到贵客面前。客人用小刀先割下一块面颊肉,敬给在座的长者,再割一只羊耳朵给主人的小孩或席中幼者,自己再割食一片,然后将羊头还给主人,以此表示对主人的谢意。尔后,大家动手共食手抓羊肉。最后,主客相互用双手,手心朝面部,轻轻向下拂一下,表示谢谢上帝。婚礼习俗(一)结亲仪式哈萨克族传统婚姻习俗中结亲的第一步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男方的父亲亲自去女方家说亲,二是男方委托一位德高望众的男人或委托阿吾勒的阿克萨哈勒(长者)去提亲,如果女方同意结亲的话,便宰一只羊接待来提亲的客人,并在他临返回时给他穿一件大衣。提亲者回来后,男方的亲朋好友集中在一起讨论订婚事宜,选定去女方家订婚的人选、人数和彩礼。订婚在哈萨克语中叫“库达拉苏”。在这个聚会上双方决定举行婚礼的时间、地点及需要的彩礼等问题。因为按传统婚姻习俗,男方要送给女方骆驼马、牛、羊、衣服、布料、金、银等很多彩礼,在哈萨克语中把它叫做“哈林马勒”(彩礼)。在哈萨克婚姻习俗中男方送给女方的彩礼包括以下内容:(1)最高的彩礼:好枪一杆、好铠甲一件、一匹好马,或20头大畜(等于前3件礼的价值);(2)大畜:21—25匹马或同样价格的牛、羊等。这些彩礼一部分作为举行婚礼和迎娶女孩的费用。此外,新郎要送给岳父和岳母皮大衣等衣物。一般视男方彩礼的丰厚程度,女方家准备相应的嫁妆。陪送的嫁妆有新毡房、驮毡房的骆驼、骑乘的马和家具、衣服和装饰品等。陪送的衣物等嫁妆都要5至7件,多至9件。有时女方所陪的嫁妆要超过男方送的彩礼。婚礼习俗(二)出嫁仪式哈萨克族的婚姻仪式是伴随各种娱乐活动而举行的。如阿肯弹唱、唱民歌、跳舞、摔跤、姑娘追、叼羊等。其中结婚仪式上唱专门的婚礼歌。婚礼歌从内容到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词曲独具一格,不同于其他的民俗歌曲。如“托依巴斯塔尔”(婚礼序歌),“萨仁”,“加尔—加尔”(劝嫁歌),“森斯玛”(哭嫁歌),“阔尔斯”(离别歌),还有迎亲仪式上唱的“揭面纱歌”,等等。在举行结婚仪式前的一两天,新娘家邀请本部落或阿吾勒的一位年长而有声望的老者来为新人作“巴塔”(即念祝词),然后宰马、牛和羊做婚礼准备。“托依”(婚礼)开始后,由一位著名的阿肯或年轻歌手领唱“婚礼序歌”,代表参加婚礼仪式的客人向主家表示祝贺,祝愿主家喜事盈门,吉祥如意。他往往要用快乐的语句即兴演唱出婚礼的气氛和热烈盛大的场面,希望主家热情地款待所有的宾客,并且宣布婚礼的开始。婚礼仪式进行到下午时分开始进行姑娘追、摔跤、叼羊、弹唱等活动。这些活动结束后客人们散去,但年轻人留下,到了晚上继续唱歌,跳舞。第二天阿吾勒的小伙子们开始唱“加尔—加尔歌”。按哈萨克族的风俗“加尔—加尔”分男女两组来对唱,男方唱智慧和劝慰,而女方唱理想和愿望。即男方“劝嫁”,女方“哭嫁”,男方在歌中,不但要反复提醒新娘从今开始不是姑娘而是做媳妇的人了,而且还一再宽慰她婆家也跟娘家一样,不必悲伤,她也会受到爱护。女方要述说同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离别的痛苦,对未来生活的惶恐和不安,舍不得离开自己从小长大的阿吾勒和故乡等内容。哭嫁按习俗,唱毕“加尔—加尔歌”给新娘头上戴“兆勒克”(新娘戴的一种有穗的头巾)从此她成了媳妇。婚礼结束后,新娘不马上离开自己的家,还必须待两三天。在这段时间里,新娘独自守在专为她搭制的毡房里或在自己父母家里不住地哭泣,唱哭嫁歌“森斯玛”。哭嫁歌的歌词沉痛而悲伤,曲调抑郁而低沉。因为新娘也是父母的宝贝,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她将要告别自己的黄金时代,离开自己的朋友、亲戚、自己的故乡和部落,去很远的地方做别人的媳妇,今后的日子在陌生人中间度过,所以她不得不哭,不得不把自己心里的悲伤表达出来。“森斯玛”歌以“再见吧,故乡,再见吧,亲人们”结尾。新娘临离家时,嫂子给她穿好嫁衣,戴上凤冠(哈萨克族年轻妇女戴的一种缀有宝石的头饰)。新娘走之前哭泣着低声唱阔尔斯(告别歌),这时她的父母、嫂子、女伴等人也抱着她一边哭一边唱。告别歌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是告别父母、姐妹、兄弟、女伴和亲人及自己的家和家乡,回忆自己过去美好生活的欢乐情景。婚礼习俗(三)迎亲礼仪式新娘到了婆家以后,也要举行迎接新娘的“托依”(婚礼)。这个托依也有许多规矩和仪式。新娘离开自己的家走到半路时,新郎和他的伙伴快马加鞭给自己的家人和老乡们报喜,让他们做好迎亲准备。送新娘的人群快到新郎家时,阿吾勒的几位年轻妇女拉着帷幔,搀扶着新娘来到婆家毡房前,这时新郎的母亲或阿吾勒的其他老年妇女撒“恰秀”(恰秀是在哈萨克习俗中举办不同内容的喜事时撒的各种食物,然后把新娘领进公婆的毡房,新娘向长辈道过萨拉木(致问候)后,向燃烧着的火上倒一点油,这时旁边站着的老年妇女(包括新郎的母亲)说祝福辞。别特阿夏尔新娘到婆家后的第三天新郎方举行托依仪式。在公婆家里或毡房的外面,在参加婚礼的众多客人面前进行“别特阿夏尔”(揭面纱)仪式。这个仪式由一位年轻的阿肯或又会唱歌又会编词的人主持。这时新娘的两位嫂子把她领到客人前面,新娘低头而站,主持人一边唱一边介绍新娘。主持人唱几句后对新娘说向众人行个礼,新娘低头行礼。“揭面纱”歌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生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了对新娘的赞美,向新娘介绍男方的亲属、他们的生活习惯、部落的规矩、怎样尊老爱幼、怎样过好自己的生活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哈萨克族的“揭面纱歌”不仅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且给予年轻人深刻的道德素质教育。唱完“揭面纱歌”并做完有关仪式,新娘就算是这家的正式成员了,这时她和丈夫一起吃特意准备好的一盘肉。然后一位老人做“巴塔”,祝他们永远幸福,白头偕老。接着举行摔跤、叼羊、姑娘追、赛马、飞马拾银元等娱乐活动。到了晚上,新郎家举行庆祝新娘到来的晚会,招待客人。在晚会上阿肯们弹起东不拉,进行对唱,通宵达旦。哈萨克族习俗逐渐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无论是举行婚礼的地点、婚礼用车,还是新人着装,都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婚礼地点的变化:哈萨克族由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婚礼多是在草原上举行的,随之也能进行更多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姑娘追等等。但随着哈萨克族人开始由游牧逐渐过渡到半农半牧再到后来的完全定居生活,婚礼多半在自家举行。在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限制,后来逐渐出现了各式宴会厅,人们的选择范围也逐渐扩大。现在城市里的哈萨克族已经完全选择在宴会厅举办婚礼,这样更为简洁方便。婚礼仪式中交通工具的变化:在去,哈萨克族是骑马迎娶新娘,现在则以各种汽车代之。迎娶新娘的车在数量和质量上呈一种上升的发展趋势接亲车队也由过去的两三辆车增加到现在的十几辆甚至是几十辆车。新人的着装变化:过去哈萨克族姑娘在出嫁时穿的礼服称为“萨吾克烈”(sa’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