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联合国教科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一、何为有教无类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有权办教育,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东汉马融注同:“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南北朝时的黄侃日:“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从马融、何晏、黄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之。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二、基本内容“有教无类”的主张是孔子率先提出来的。“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有教无类。译文: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区别。全章仅此四个字,然而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却正是这四字。“有教无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人虽说有贵贱之分,但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不应该因为种族差异和贫贱之分而剥夺一些人的受教育的权利。让所有的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则人们就会向善,因此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教育。他的弟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潦倒到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既有出狱的犯人公冶长,也有做过盗贼的严涿聚。这表明孔子是不看重学生的出身和等级,只要是诚心诚意来跟随孔子学习的,他都不会拒绝。(二)人不论品行善恶、聪明愚笨,都能进行教育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其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回也闻一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柴也愚,参也鲁”;但经孔子教诲,最终都成了高材生。在学习态度上,“有颜回者好学”,“宰予昼寝”,但孔子都收之为徒,因材施教。以上材料说明,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虽然对他们的智力素质要进行考察和评价,但他从来不因为其智力愚笨而将其拒之门外,相反,他对这些人给予了更多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学有所成。(三)人不论地域和种族差异,也不论年龄和职业之分,都应该接受教育。从地域上说孔子是鲁国人,但其学生不限鲁国,还有来自卫、齐、蔡、秦、宋等国。从种族说,属华夏的学生占多数,但也有蛮夷族和戎狄族,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当时吸收被中原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这一点。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没有年龄的限制,“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来解释就叫“终身教育”。这也是早期儒家教育体系中的闪光点。三、有教无类的意义“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管对过去历史还是现在对现在的教学观念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历史意义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之社科也,王者不追,来着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思想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让更多的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2.“有教无类”思想推动了文化下移运动。它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官学时有时无,但私学自孔子以后从未停止过。(二)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中,有教无类赋予其现代教育意义,可以解释为素质教育的全体性。随着民主教育深入人心,它使人们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而我们现在提倡的则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不仅如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上,又进一步将其外延。正如有人所提出的那样,我们今天的教育不仅是为了一切学生,而且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同时在人类社会跨入新的世纪以来,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和发展,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内容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即用发展性的眼光和手段去着眼于未来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教育。不仅要使他们人人都受教育,而且使培养出来的人更具用良好的品德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使之不仅会学习,会生活,有技能,会创新,更要会做人。这不仅进一步拓展了现代社会大教育的教育范围,同时又体现了今天的教育所非同以往的高度主体性和发展性。这难道不是对“有教无类”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吗?1.有教无类,针对国家、社会而言,应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使教育机会均等,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比如像小学、中学、大学这样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应扩大招生规模;还要创办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像自考考试、函授、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终身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课堂上课,全球学习网等新的教育网点学习知识,通过互联网获取有效学习资料更容易促进自身有效的学习。2.有教无类,针对教师而言,要求我们人人做园丁,而不是单纯做伯乐。园丁是全面地去培养和浇灌每一株幼苗(即每一个学生)。而伯乐只是把少数优秀分子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当然,今天的素质教育并不排除丛云云众生中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同时发展其个性、培养其特长。这也是孔夫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有所区别”的教学原则之一。总的来说,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也是有着局限性的。他的教育对象是不彻底的,但其中的思想价值还是巨大的,孔子认为的通过教育,人人都可以革新自我。这样,人人接受教育就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一种必要性了,也就符合当今我们国家所倡导的义务教育。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