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2016.06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如果要回答“城市是否宜居”的问题,许多人或许会回想起在城市街道漫步的体验。那可能是:一路上有浓密的树荫,商铺橱窗透明可亲,拐过一排老房子,就可以到街角公园遛遛狗,或是买一杯咖啡;这里有跑步的人,也有骑车的人,有人在街角广场跳舞,有人搬了凳子在弄堂口乘凉聊天,各人皆安全而舒适。一条街道上的愉悦,源于人们能够平等享受,能够信任公共空间。作为市民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街道担负着交通、休闲、生态、商业、文化等功能,也生产着人们对整座城市的想象。不过,城市里并不都是理想的街道。有诸多道路宽阔而缺乏商业,交通安全性欠佳;本应在公共空间进行的活动并未得到有序安排,从而受到排斥——常见的例子是,无法找到自行车道。这自然不利于城市在人心目中留下“宜居”的印象。上海2040总体规划纲要就提出,要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实现内涵式增长。在已基本告别大兴土木的上海,从与市民息息相关的街道入手,采用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设计,使城市更宜于生活,的确是城市服务改进供给、激发活力的重要抓手。通力合作,达成转变为推动街道的“人性化”转型,对其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进行全过程指导,《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应运而生。这部导则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境内外设计团队编制完成。导则编制工作自去年开始,目前已形成意见征询稿,即日起至7月20日,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这部导则并非仅面向规划师或设计师,更是意在统筹协调各类相关要素,促成所有相关方的通力合作。即让所有与街道相关的管理者、设计师、沿线业主与市民等群体,明确街道的概念和基本设计要求,达成对街道的理解与共识。一条安全而有活力的街道,本身就是多元参与的结果。目前,针对街道设计,诸如城市道路、沿街建筑的设计、建设、运营等,已有一系列行业与部门规范进行约束,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防火要求、道路工程、城市绿化、市容管理等。导则可视为对上述规范的补充、协调和完善,在安全底线和规范允许的前提下,结合具体情况,尽量贯彻导则要求。导则指出,要促成”从道路到街道“的转变,需要在理念、技术、评价等方面着力,体现在以下四个方向上: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应用系统方法对慢行交通、静态交通、机动车交通和沿街活动进行统筹考虑。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实现街道的整体塑造,对道路红线内外进行统筹,对管控的范畴和内容进行拓展,将设计范围从红线内部拓展到红线以外的沿街空间,将关注对象从单纯路面拓展到包括两侧界面的街道空间整体。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突出街道的人文特征,对市政设施、景观环境、沿街建筑、历史风貌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从强调交通功能向促进城市街区发展转变。需要重视街道的公共场所功能,促进街区活力、提升环境品质的功能。重视街道作为城市人文记忆载体,以及促进经济繁荣的作用。导则重点对街道空间内与人的活动相关的要素进行设计引导。主要包括主要功能设施、步行与活动空间、附属功能设施以及沿街建筑界面这四大类型。↑街道设计要素街道与城市导则以历史回顾起始,讲述了在开埠1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肌理的形成与街道的发育是如何同步进行的。上海开埠前,是一派江南水乡气象。交错密布的河浜街巷共同构成当时的交通系统。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美法租界相继建立并不断扩张。公共租界街道以方格网为主,顺应原有地形填浜筑路,法租界在路网中融入了放射型道路与笔直的走向。现代城市营造理念也随开埠而引入,街道逐渐成为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如淮海路、南京路等。在租界之外,1930年,上海市政当局编制《大上海计划》,在江湾地区建设中心区,试图与租界竞争。市中心采用窄街道与密路网,是中国近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1945年至1949年编制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对全市路网进行了系统性的道路规划。↑清嘉庆年间上海县城图↑上海1914年法租界地区道路系统规划图↑1936年的南京东路1930年代大上海计划解放后到新世纪初,上海中心城路网系统数次调整。其规划观念、指导思想不尽相同,反映在道路红线的不断反复变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路网建设重点放在提高机动化交通的通行能力上。伴随着城市形态的快速拓展,孤立的高层写字楼、大型商业综合体、门禁社区、集中的办公园区成为常见建设形式,城市活动被转移到地块内部,造成一些地区的街道缺乏活力。进入新世纪,上海结合“一城九镇”的建设,对多样的路网与多元风貌进行了积极探索。近年来,前滩、徐汇滨江、桃浦等地区贯彻人性化的城市设计理念,对“密、窄、弯”的路网格局与围合式建筑进行尝试。上海还确定了144条风貌道路,延续街道空间格局以及建筑和绿化等历史要素,以复兴街道生活。↑1973年的上海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示意图,上海典型地区肌理及形成时期(2公里×2公里)街道承载交通功能,也要有人的活动。何种情况下需优先保证机动车通行,又在何时要考虑慢行需求?通过为街道分类,导则给出了一些方向。概括而言,在公共活动中心,即城市核心区,应重点加强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提供密集的慢行网络和高品质的慢行环境,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城市核心区。在居住区,应形成密集的慢行网络、便利可达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并与公共交通紧密连接。其内部结合主要的交通集散街道布局日常生活所需设施,形成热闹的社区主街,部分街道适度控制活跃程度,营造静谧的居住环境。而在产业区,鼓励相应产业区与居住、文化等城市功能相融合,变产业园区为产业社区,平衡不同时间的道路使用强度及功能。↑城市道路分级导则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采用大街坊模式,强调各等级道路的机动车交通效率,对提高道路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服务考虑不足。故此,需要改进以设计车速确定道路等级的做法,根据车道数量和空间容量确定道路等级,以具有弹性的管理车速取代统一的设计车速,适度降低路段和节点的设计时速和相应设计标准,以集约节约建设用地,并缓解交叉口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冲突。导则综合考虑沿街活动、街道空间景观特征和交通功能等,建议将街道划分为商业街道、生活服务街道、景观休闲街道、交通性街道与综合性街道五大类型。同一种街道类型可以与不同道路等级进行搭配。上海作为特大城市,每种道路等级和街道类型的组合,都能找到许多相应实例。此外,上海还有许多特定功能的道路,均需保障特殊情况下特种车辆通行。如快速路、非机动车道路、街坊路、步行街、公交专用路、公园绿地内部的慢行道等。导则建议,公园绿地内的慢行道,主路对外开放,出入口位置与城市道路相接,方便慢行穿越。鼓励设置跑步道、自行车专用道等特殊类型的慢行道。↑道路等级与街道类型组合目标与导引关于理想街道,导则给出了“安全、绿色、活力、智慧”四大导向。第二部分围绕“四个导向”分别展开,提出了在街道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维护中的具体引导要求。安全街道交通有序是安全街道的第一项目标导则要求,对速度差异较大的主体进行适度分离,包括车速较快的道路将车辆和路侧的非机动车及行人进行分离。此外,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空间也应通过高差等措施进行区分。在不影响非机动车可达性的前提下,进行机非分流,以及结合高密度路网进行单行交通配对,能够减少交通冲突点,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慢行优先是安全街道的第二个目标导则提出,要合理控制机动车道规模,增加慢行空间。商业街道和生活服务街道鼓励应用3米宽的机动车道,路口进口道可进一步缩减至2.75米。对于机动车流量较小的社区道路,可以采用较窄的机非混行车道以留出更多步行空间,或建设为共享街道以集约空间、控制车速;采用交叉口铺装等稳静化措施、进行限速等车速管理同样是落实慢行优先的有效手段。步行有道是安全街道的第三个目标,重点关注人行道空间的设计导则提出,应对人行道进行分区,形成步行通行区、设施带和建筑前区。沿街建筑底层为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公共功能时,鼓励开放退界空间,与红线内人行道进行一体化设计,统筹步行通行区、设施带和建筑前区空间。↑步行通行区宽度推荐值临街建筑底层提供积极功能时应合理设置建筑前区,避免步行通行与沿街活动相互干扰。↑建筑前区推荐值过街安全是安全街道的第四个目标导则要求提供直接、便利的过街可能,要求除交通性干路外,一般街道过街设施间距应控制在100米以内,最大不超过150米。即便已设置天桥或地下通道,道路交叉口仍应设置平面过街设施。红灯等候时间不宜超过60秒。↑淮海中路与黄陂南路交叉口的人行横道合理控制路缘石半径,引导机动车减速右转,也缩短行人过街距离。↑路缘石转弯半径建议值人行横道应与步行通行区对齐,宽度大于步行通行区。其路口标识和信号设置应为直行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保障。信号控制交叉口宜设置左转相位,避免转向机动车与直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发生冲突;当直行与转向车辆共用信号时,应增加标志牌或信号灯,提醒转向机动车避让直行过街行人。行人较多的路口应禁止机动车右转。城市道路人行横道超过16米、双向车道四车道及以上且未设置信号灯的,应在人行横道中央设置安全岛。安全岛宽度宜不小于1.5米,以容纳更多行人,最窄不得低于0.8米,满足自行车、婴儿车及轮椅的停放需求。路口的人行安全岛应设置岛头并延伸至人行横道外,配置路缘石、护柱和绿化,保护等候在安全岛上的行人并促使转弯车辆减速。针对交叉口,车流量较小、以慢行交通为主的支路汇入主、次干路时,交叉口宜采用连续人行道铺装代替人行横道。车流较少及人流量较高的支路交叉口宜采用特殊材质或人行道铺装,可将车行路面抬高至人行道标高,进一步提高行人过街舒适性。↑抬高式人行横道↑全铺装与抬高式交叉口骑行顺畅是安全街道的第五项目标需要确保骑行网络完整、连续和便捷。尽量避免设置禁非道路。禁非道路周边200米范围内应有满足服务要求的非机动车通道,并提供清晰的导引系统。鼓励单车道支路在路口后置机动车停车区,扩大非机动车停车区;鼓励设置非机动车道路。↑左:后置机动车停车区;右:通过地面标识对非机动车道路进行强调非机动车道应采用地面标识、标线、彩色涂装等方式,提醒机动车避让非机动车,避免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临非机动车道设置公交车站时,应通过合理设计、铺装和标识等,协调进站车辆、非机动交通、候车及上下车乘客的冲突。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设置路侧式公交站台时,宜在非机动车道设置较宽的岛式站台。岛式站台应满足设置候车亭及乘客候车和上下车的空间需求,宽度一般不小于1.5米。↑公交车站优化建议设施可靠是安全街道的第六项目标导则指出,进入步行空间的交通标志牌、店招等各类设施净空应大于2.5米,避免妨碍行人的正常通行。人行道铺装应满足防滑要求。对卸货活动提供空间、时间引导,规范卸货设施,避免干扰其他街道活动。需要避免沿路绿化、停车遮挡视线。绿色街道绿色首先意味着资源节约在满足交通、景观与活动功能需求前提下,适当缩窄道路红线宽度、适当缩小交叉口红线半径,集约节约用地。鼓励提高轨交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强度,进行TOD开发。城市核心区与混合功能区鼓励沿街紧凑开发。鼓励集中设置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和停车等配套设施,相应地区可降低地块绿地率、配建停车位等指标要求。街道空间有限时,可利用路侧设施形成多功能带,满足行道树种植、非机动车停放、商业和休憩活动、停车带设置等需求。街道空间分配留有弹性,针对周末和工作日形成不同的空间分配和使用方式。鼓励街道空间分时利用。↑以集中绿地代替地块周边退界绿化绿色街道第二个目标在于绿色出行导则指出,在空间保障优先级排序中,应将步行通行排在首位,其次是公共交通,再次是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分配优先级排序针对公交优先,导则建议,轨交站点周边,应形成连续便捷的换乘路径。公交车站宜设置候车亭,无法设置独立候车亭时,应提供相应照明、遮蔽与信息设施。非机动车停放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米。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服务半径以250米左右为宜。在交通衔接方面,应将公交车站、轨交车站、非机动车停放设施与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整合,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相互衔接转换。↑西藏南路公交车道采用彩色涂装绿色街道第三个目标在于生态种植导则指出,景观休闲街道、宽度超过20米和界面连续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