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载体 注重结合(最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创新载体注重结合扎实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定——中共****街道工作委员会****是一个农、渔、工、商等产业并举的地区,大部份群众具有一技之长。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乡土人才资源,激发他们的活力,提升他们的素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机遇意识和实干意识,在思想理念、文明素质、创业创新、精神风貌等方面展现****人的良好形象,我们顺应渔农村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在特色文明家庭评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于去年9月份开始,分别在**社区和**社区***合作社开展了乡土人才职称评定试点工作,共评选出不同类别的乡土人才人,其中具有初级师职称的人,中级师职称的人,高级师职称的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在整个评定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注重“四结合”,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乡土人才职称评定模式,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最终实现评定、教育、服务和管理的有机统一。(一)评定条件与技能标准相结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首批乡土人才职称评定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首批乡土人才职称评定的职称种类、条件标准、对象范围和程序方法。首批职称种类充分考虑大多数群众的技能特长,确定为五匠手艺师、渔业捕捞师、乡土农艺师、乡土文艺师、乡2土农厨师等五大类,评定等级分为初级师、中级师、高级师三个级别(初级师、中级师、高级师的比例分别为参评人员的40%、50%、10%)。提出了基本条件与技能标准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即参评人员既要符合职称评定的的基本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技能标准,缺一不可,在基本条件设置中,共列出了五个条件,着重在遵纪守法、勤劳致富、邻里团结、关心集体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素质提升上作制约,在技能标准设置中,重点评价其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从事专业的技能水平及从业年限。同时明确首批乡土人才职称评定的范围对象是五匠、渔业捕捞、种养殖、民间艺术、餐饮服务等领域有一定专长,并符合评定条件和标准的****籍广大群众。从而为体现职称评定的真正目的,为客观公正地评定每一位乡土人才奠定了基础。(二)定期评定与动态管理相结合。规定了二年一次的定期评定制,一般在年底由街道统一组织进行。职称申报采取个人申报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即个人可按从事的行业和特长申报某项专业职称的评定,同时在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由村(社)或网格组成员推荐参评,如果一人有多项技能或一户家庭有多项技能的允许申报2个项目;职称评定采取群众评议与集体审定相结合。即对申报参评的人员是否具备基本条件,符合那类职称等级,先由群众评议,通过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组织网格组长、各参评对象代表、专业人士、村民代表等进行初评、社区联评审核并确定初步名单、进行公示、街道职称评委会审核等程序,最后由街道党工委集体审3定并张榜公布;此外还结合以赛促评拓展职称评定的途径,乡土实用人才可通过五匠技能大比武、才能大比拼、社区文艺节等比赛成绩获得职称。目前街道共有76名五匠人员通过技能比武获取了由市劳动局颁发的技术职称证书。真正体现了职称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性。对评定的职称不搞终身制,建立了职称挂牌摘牌的动态管理制,即评上初级师以上职称的由街道统一挂牌,挂牌家庭或个人如有不道德、不文明、违法违纪等行为发生的实行一票否决,撤销其荣誉称号并摘取牌子;若乡土人才在复评中,其达到了高一级标准,则可对其进行升级,这样进一步增强了这些乡土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危机意识,促进了广大群众争当文明市民的自觉性。(三)结果运用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建立了职称人员与政治经济待遇相挂钩的激励机制,乡土人才可按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评上初级师职称的可享受下列待遇:优先参加各级荣誉称号的评选;作为渔农村实用技能人才进入到社区、街道人才库;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村镇建设中优先推荐;在经济合作社范围内招投标中优先考虑;评上中级师职称的除可享受初级师职称待遇外,还可享受:优先推荐参加市、区二级专业培训并给予适当补助;参加街道组织的各类技能培训,优先介绍就业岗位;在****农村合作银行申请助学和创业信用贷款时无需抵押、担保;评上高级师职称的除可享受中级师职称待遇外,还可享受:优先培养推荐为党员和村民代表等;推荐参加街道、社区层面的相关会议;邀请4参加各项技能比赛,并对表现突出者授予“乡土特级大师”荣誉称号。激发了广大乡土人才敬业爱岗、勤劳致富、创业创新的进取意识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热情。(四)优质服务与网格化工作相结合。在整个评定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一工作平台,积极发挥网格服务团队的作用,做好各项工作。在宣传发动上,通过组织网格组成员入户走访,努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参评热情,共有人申报了自已的专业职称,参评率达%,为乡土人才职称评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在组织职称评定上,广大网格组成员善于做过细的工作,严格把握标准,规范操作程序,确保了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开展。此外,我们还积极为乡土人才提供跟踪服务,建立了活动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和街道班子领导和网格组长联系乡土人才的“双联系”制度等,定期不定期地对其开展学习培训和服务,通过分类分层地开展技术指导、学习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去年以来共为乡土人才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12期,从而为这些乡土人才学习掌握新技术、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创造了条件;为加强乡土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我们根据乡土人才从事的专业类别,打破地域界限,跨村组建了多个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同时还积极为他们跑项目,争资金,千方百计支持他们创业发展。二、初步成效通过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工作成效5初步显现。(一)农村人才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通过职称评定,使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渔农村一大批具有各种专业特长的实用人才和拔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乡土人才无人管出现“空档”的被动局面,有力地整合了渔农村人才资源,从而为综合管理、开发利用渔农村人才资源打下了基础。目前,各社区都建立了职称评定小组,街道成立了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委员会,并落实了乡土人才职称评定管理的专职人员;在过去建立多种协会的基础上,又相继建立了横街社区的五匠协会,沙井社区的林地鸡合作社、果木合作社等。现在全街道已有各种合作社、协会达家。(二)乡土人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通过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乡土人才培训体系,组织开展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培训,组织开展“一户带多户、一村带多村”活动,引导优秀的乡土人才与普通农户结对子,确定对口帮扶关系,组织群众评议等,使乡土人才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他们创新业、作贡献、服务“三农”、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意识,有效地增强了乡土人才的带动效应。**社区高级五匠手艺师(泥水匠)***,常年带领50余名泥水、木匠等外出承包工程,并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在他的带领下已有名五匠人员发展为党员、名列入考察对象,其本人也被推荐为五匠协会会长、五匠支部书记。(三)广大群众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建立定期评定制、动态管理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6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现代文明市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对接大桥时代、发展海洋经济、促进社会和谐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村民***,其本人经营阿五妹农家乐,被评为中级乡土农厨师,其丈夫被评为中级五匠手艺师,自从被评为乡土人才后,该家庭能积极主动关心村、社工作,据游客反映,服务态度和热情、餐饮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文明经营理念进一步提升,2009年共接待游客3000余人,被评为市级三星级农家乐。(四)干群共促和谐氛围进一步浓厚。随着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工作的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通过主题化服务,寓教育于服务,寓管理于教育,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社会正气得到弘扬,人心得以凝聚。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群众对街道做出的重大决定、出台的相关政策、实施的建设项目也积极配合、全力支持,从而营造了党群干群一心共谋发展、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街道上下政通、人和、气顺、劲足。三、下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扩大乡土人才职称评定范围。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民意调查和社情研究,修订完善实施方案,扩大评定覆盖面,全面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工作。进一步调动群众参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7的氛围,促进群众素质大提升。(二)进一步完善乡土人才职称评定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乡土人才职称评定体系,争取最大限度实现评定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在完善过程中要立足于群众的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使评定体系真正符合渔农村群众的参评需求。(三)进一步健全乡土人才职称管理机制。不断探索科学的评定工作保障机制,制定完善合理的符合评定工作长效推进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跟踪服务机制,切实巩固评定工作实效。努力建立支部、公司、协会、合作社四位一体的乡土人才管理模式。(四)进一步加强乡土人才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基地和各类组织,创新工作载体,制定培训计划,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强对乡土人才的政治理论、业务技能、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打造一支会管理、懂经营、讲文明、促和谐的高素质的乡土人才队伍。虽然我们在乡土人才职称评定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为科学评定渔农民职称,开发利用乡土人才资源,全面提升公民综合素质,积累丰富经验,作出积极贡献。2010年1月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