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与三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九黎与三苗九黎部落(简称黎,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部族)就是蚩尤的八十一兄弟。九黎原属东夷集团,相传共有九部: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九黎或九夷,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共有八十一个氏族。古沁州有一座绵延不绝的大山,叫九黎山,现在叫九连山。远古时候,沁州还没有人类的踪迹时,南方强大的九黎族,进入中原地区.他们大概是沁州的第一批居民。传说这些九黎族人兽身人面,铜头铁额。能吃沙石,这大概是以猛兽为图腾带假面具的勇悍部落(见前)。他们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不仅善于狩猎,而且英勇善战,是东方一支庞大势力。蚩尤为其首领。蚩,蚁卵,是以蚩为图腾的民族,后来东迁到海滨,便演化为海兽图腾。蚩尤是一个有非常作战经验,勇猛无比的人。传说他耳上生毛如铁,头上有角能触人。在东迁途中蚩尤、九黎与驩兜等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三苗,由蚩尤统率。向西北方向流窜的九黎,后来在今山西壶关县一带(今山西省长治县西南)建立起黎国,蚩尤在北方建立的黎国(冀国)是三苗九夷的统一联盟国,当时与黄帝族炎帝族同为方国,直至商末才被周并吞。还有一个黎国,在山东郓城县西。《姓纂》指出:“黎侯,殷周时国,周初为西伯所平,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此,因氏”;《路史》也指出:“西伯勘黎(灭黎),武王后以封汤后,黎候丰舒之后有黎氏,犁氏”。这是说周朝以帝尧族的黎国和子姓黎国取代了这两个姜姓的黎国。《风俗通义》说这两个黎国都是九黎之后。根据《风俗通》的记载,九黎的后裔之中的确有人以黎为姓。向南逃亡的蚩尤氏族分作两支:一支自兖州地区南下,落脚于扬州地区,以大茅山为灵山与南方太湖地区居民隔江而居成为扬州苗民。另一支自兖州豫州南下,进入荆州地区,炎帝祝融和三苗九黎就在这一带住下来,各民族各据一山或各据一水分为:夸父铜柏支巫支祁;大别山西南稀水为封稀氏;巴水为蚩尤修氏;举水为举父氏;其西鸡公山南聂水为聂耳国(儋耳国);其西环水为来自泾河支流环江迁来的共工氏;其西桐柏山南涡水上游为天吴虞氏;中游为厉山氏;下游为祁姓神农氏;其西大洪山区为共工氏;汉水襄阳为朱襄氏;宜城为常宜氏;钟祥为钟山氏;其西南漳、朝阳、漳水为自太行山漳河迁来的太昊句芒重氏;其西沮水为自太行沮水迁来的女娲虘(女虘)虎支;浊漳河为重(句芒)虘合居之地;又其西黄柏河为由太行山丹河、柏山柏乡迁来的柏皇氏后裔;其南长江西陵峡为西陵氏常宜;以宜昌为都,又迁宜都,是蚩尤和少昊的联姻族娵訾氏常仪或常羲(昌意)。这样他们在淮河,长江中、下游、中游以北地区重建了炎帝文化,三苗九黎文化。把东夷的大汶口文化,炎姜的仰韶文化传统带到了淮河流域和湖北地区创造了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以后桐柏山和大别山系的蚩尤氏族繁衍生息,又迁入鄱阳湖(古彭蠡湖)地区。原在大洪山、荆山水寨各氏族由于同样原因,迁入洞庭湖地区分布在湘、资、沅、沣、酉水,以三苗九黎部族为众,蚩尤王族则居位在安乡县,重建三苗国。三苗是国名也是国君名和部落名。三苗又叫有苗,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三苗为蚩尤氏先祖三苗(柯约、柯挪、柯乌)。蚩尤时代三苗从大地湾进到张家口一带与黄帝族为邻。据《战国策》吴起说:“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即今鄱阳湖,洞庭即今洞庭湖。文山已不知今为何山。衡山是今湖南之衡山,或是今安徽之霍山。据此,三苗主要分布于西起三峡、南至衡山的广大地区,主要活动地域在今湖南、江西鄱陽湖一带、湖北以及安徽、河南南部等地。蚩尤部大部分迁江淮流域(江汉、彭蠡、洞庭),组成的“三苗”部落联盟,后来又被尧、舜、禹击败。兵败后有的被迁至三危,有的南逃云贵湘黔为今三苗。即湘西、黔东北东部苗支、黔西北中部苗支、云南西部苗支。研究者对三苗来历争议很大。有的认为属于华夏集团,有的认为是苗蛮集团,有的说应该归属东夷集团,三苗这支中国南方强大的部族,直接承袭九黎,三苗族以猫为图腾,“苗”的读音古代是读作“毛”音的,今天的西部方言苗族自称“蒙”,因此三苗国就是“三毛国”(《大荒南经》:“赤水出昆仑山。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郭濮注: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一曰三毛国。”)。三苗为姜姓之国,而非种族之名(非今日的苗族)。《舜典》的“传”中,曾将当时三苗的来龙去脉加以介绍说:“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另外,其《名义考》也指出:“三苗建国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扬也。”三苗者:马融王肃云:“国名也。缙云氏之后为诸侯,盖饕餮也。”(《书·尧典》释文)《史记集解·五帝本纪》引贾逵云:“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高诱云:“帝鸿氏(共工部落)之裔子浑敦,少昊氏之裔子穷奇,缙云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谓之三苗。”(《淮南子·修务训》注)韦昭云:“炎帝之后,诸侯共工也。”(《书·吕刑正义》)所谓缙云氏,则是黄帝时的夏官之名,其封地就在今浙江省缙云山的仙都山一带,算是黄帝名下的一个诸侯(炎帝的后代)。三苗指的是三支苗族,即炎帝神农氏的姜姓苗和蚩尤,包括三危,后来又加入了黄帝系的厘姓驩兜(丹朱),还有黄帝系的祝融氏黎与九黎部落。这三个部落留在中原的成员在商周时建立苗、邓(湖北襄樊市西北部,周初北狄族的姜姓土方取代了子姓的邓,周昭王前,又被曼姓取代)、曼、蛮子、尢、丹、黎、酄等小国。《五帝本纪》汉代郑玄注曰:“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苗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未在朝,舜臣又窜之。后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诛之。”《韩诗外传》卷三:“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说苑·君道》有类似记录。)可见经过颛顼、尧、舜、禹的多次征伐,一步步把三苗赶到西南蛮荒之地。三苗的一部分融入尧舜禹部落中,而“三苗”西北部一部分则发展为荆蛮,后建立了楚国;后来楚国的大部分人都融入华夏族群之中。三苗的大部分分别向西、向南、向东南迁入山区,形成苗族、瑶族、畲族。苗族公认祖先为蚩尤。后来又从荆楚地区西迁南进,分散在西南边疆云南、贵州、四川的山区甚至南迁到海南岛和东南亚的不少国家之中。西到前藏、伊朗和阿富汗。他们中还有一部分融入了北方诸如北狄、匈奴、鲜卑等民族中,最后又融入华夏民族中。所以说,华夏民族,更准确地说中华民族就是以黄炎联盟为核心,先后融入了“九黎”、“东夷”、“北狄”、“鲜卑”等众多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少数民族群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大家庭。谁也分不清你是那位始祖的后裔。我们既然承认黄帝、炎帝是我们的祖先,当然要承认蚩尤也是我们的祖先。西部方言苗族经过四百年前“土人存十之一、二”的平播战争,以及长达六年的“安奢之乱”,相当一部份被迫迁徒去了云南,并在随后两百年内流入了东南亚半岛。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印度支那局势的变化,十多万老挝苗民沦为难民,最后散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多个国家。中国苗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民族。三苗与尧舜禹的斗争:尧舜禹与三苗之战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尧与三苗战三苗在尧时早已立国。尧时,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与尧同为羌人,反对把权力让给东夷族的舜,“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尧发兵征讨,战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曰:“尧战于丹水之浦。”)尧曾封子丹朱于丹水,“有丹山,此山出丹朱也。”是丹朱为封地,以封地而名“丹朱”。这一带后来的姬姓国有隋、唐、曾、巴以及熊姓的罗国(后迁岳阳)。丹水流域,即河南西南部和河南浙川西、湖北交界的地方。三苗被打败后,首领驩兜被流放到崇山(“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驩兜”是三苗一支的名称和该支首领的名称,据说就是尧的太子丹,此说恐怕不当。丹朱可能是驩兜失败后由尧封在此的。后来尧禅让给舜,太子丹才与驩兜部联合起来,于是太子丹成为与禹大战时驩兜部落联盟的新领袖。《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浑沌。贾逵注:帝鸿黄帝,其苗裔驩兜也。”看来驩兜是黄帝的后裔,厘姓。三苗部分人众被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窜三苗于三危”《史记·五帝本纪》)。一般认为三危是地名,即现在的甘肃敦煌一带。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属武陵山区,行政建置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与驩兜有亲缘关系。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语中被称为“驩兜”,泸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庙。万历《慈利县志》卷十二:“驩兜墓在崇山,舜放驩兜于此,后遂葬于山下。”即放逐于湘西的山区。驩兜(丹朱)族远达越南中部和广西南部。第二阶段:舜伐三苗与分北三苗。相传上古时帝尧因儿子丹朱行为不检,故而把帝位禅让给舜。所谓尧禅让,根据史书及考古发现,实际是舜软禁了尧,《汲冢竹书》说:“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竹书纪年》说:“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骆史·发挥》引《纪年》:“尧末德衰,为舜所囚。”舜夺取尧的职位后。三苗与华夏集团的冲突进入了第二阶段。据史书记载,舜为了使三苗臣服,一面发展生产,巩固联盟内部团结,采取了文教感化和武力征服相结合的政策,一面进一步采用分化、瓦解的策略,即“分北三苗”。《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史记·五帝本纪》同。王肃云:“三苗之民有赦宥者,复不从化,不令相从,分北流之。”郑玄曰:“流四凶者卿为伯子,大夫为男,降其位耳。犹为国君,故为三苗为西裔诸侯。犹为恶,乃复分北流之,谓分北之西裔三苗也。”分北三苗的“北”字,可作“甄别”解,又作“背,留善恶去。”意思是舜命官员对三苗进行考绩,针对其君臣表现实行所谓“五流三居”的分散瓦解政策。被“五流者”为“暗”:愚昧、糊涂、凶顽、复不从化。于是,三苗之中的大部又面临舜的军事挤压而被迫离开三危,向东南,渡西汉水,翻过终年积雪叠山以东的西秦岭(今徽(县)、成(县)盆地),再渡过嘉陵江上游而进入汉水流域。而那些未随大部迁徙的“三居”者,则与当地羌人融合,演化成了中国古代的“羌”。古史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帝王世纪》:“有苗氏负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其实,“执干戚而舞之”,是以强大的武力作后盾,“三苗乃服”。《吕氏春秋·上德》:“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苟子·赋篇》:“干戈不用三苗服。”《说宛·君道》:“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日:谕教犹未竭也。乃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参见侯哲安:《三苗考》,载《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左传·昭公元年》:“虞有三苗……诸侯遂进,狎主齐盟。”可见,在虞舜时代,舜采取感化和分化两手,分北三苗,这一阶段三苗与华夏联盟虽曾一度妥协,但三苗仍较强大,始终是华夏集团强有力的竞争者。第三阶段:禹伐三苗,给三苗以摧毁性打击。两大集团决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禹继位后,三苗仍为心腹之患,禹对三苗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这是双方战争的第三阶段。禹征讨的主要理由是:《竹书纪年》:“有苗负固不服。”《尚书·益稷》:“苗顽弗即工。”按:工与贡古通,即三苗之民反抗剥削,不给舜禹进贡。禹在誓师动员时说:“三苗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背天意作乱,上天现在号令我们要对它进行讨伐。《墨子·兼爱篇》载有禹出师伐三苗的誓言,其词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贡,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这里列举了三苗的“罪状”,作为对其征伐的理由。这些罪状内容空洞,不过是借口而已。概括起来大约是不恭(不尊王),不贡(不进贡),败德(不用君子用小人)。禹同三苗的战争进行得相当激烈残酷,是消灭种族的战争,其结果是三苗国被灭,社会生产力遭到重大摧残。当时,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禹乘机发动大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