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李响伟小组成员:易乾沈燕**一、生平与著述*二、巴纳德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三、简评切斯特·巴纳德,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在现代管理学领域,巴纳德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他对现代管理学的贡献,犹如法约尔和泰勒对古典管理学的贡献。巴纳德是个罕见的天才——他是一个管理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管理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巴纳德关于组织理论的探讨,至今几乎没有人能超越,西方管理学界称他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同时,巴纳德也是第一位将决策提升为管理核心的人,这一观点此后得到西蒙、马奇等人的发展,衍生出决策学派。***1886年11月,巴纳德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04年,进入蒙特赫蒙学校学习。*1906~1909年,在哈佛大学读完了全部经济学课程,但因缺少自然科学学分未能得到学位。*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统计部工作。*1915年,被晋升为AT&T商业工程师。*1922年,担任AT&T所属宾西法尼亚贝尔电话公司副总裁助理。*1926年,担任宾西法尼亚贝尔电话公司总裁。*1927年,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裁。巴纳德担任这个职位长达20年,直到退休。*1942年,创立联合服务组织(USO),并出任总裁。*1952~1954年,担任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1948~1952年,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1961年,巴纳德去世。**1925年:《发展经理人员的能力》*1929年:《社会进步中企业利益》*1930年:《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1936年:《雇主和职业指导》*1938年:《经理人员的职能》*1939年:《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1947年:《工业研究组织的若干方面》*1948年:《组织与管理》*1955年:《企业首先的基本条件》(一)组织的本质(二)组织三要素(三)非正式组织(四)组织平衡论(五)权威接受论(六)组织决策论(七)管理人员职能说**巴纳德认为组织的本质不是组成组织的各种物的成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系统。**巴纳德认为组织有以下基本特点:*组织是由人的活动或效力即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组织是一个系统,即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的人的活动和行为的相互关系*组织是动态和发展的*组织是协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时界限不太明确*组织工作绝不仅限于所谓的“组织内部”,内部协作关系和外部协作关系同等重要**(1)协作的意愿*协作意愿:自我克制,交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及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协作意愿对于达成组织目标至关重要*协作意愿因人因事而变化*协作意愿的强度取决于贡献与诱因之间的对比*可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诱因,增加协作意愿*(2)共同的目标*有目标*目标为全体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对组织目标的协作性理解与个人性理解必须基本一致*有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分**(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意愿、情报、建议、指示和命令等信息的传递*信息交流是将组织共同目标与个人协作意愿联系起来的桥梁*信息交流的原则:*固定化的、明确的、正式的交流渠道*交流应尽可能直接短捷,减少中间层次*不得跳越*人员必须称职*交流线路不能中断*信息须有权威性**(1)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一种无正式的组织结构、无自觉地共同目标,但具有通过与工作有关的接触而产生的习惯、规范和情感等特点的集合体*(2)非正式组织的两类后果*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理解、风俗、习俗和习惯等*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条件**(3)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A.正面影响:*可以从事正式组织所不便进行的沟通*培养组织成员的热诚、对权威的认同感,维持团结*借助它可避免正式组织控制过多,进而利于保持个人的自尊、人格完整和独立选择能力*B.负面影响:在目标与工作方法上与正式组织对峙*(4)正确认识和利于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和必然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要善于识别非正式组织,并正确利用它来增进组织的健康发展*(1)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使组织成员获得一种贡献与满足之间的平衡贡献:值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工作或付出的代价组织成员的满足:来自于组织为成员提供的诱因,即能够满足成员的个人动机或需要的东西贡献与诱因这二者要达到平衡,组织就可以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衰弱或灭亡(2)诱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经济与非经济的(3)组织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外界环境恶化造成诱因来源不足组织成员的需求标准总在慢慢提高,由此破坏平衡组织必须通过不断地发展壮大来增加组织所掌握的诱因(五)权威接受论(1)权威取决于下级人员的接受命令:•管理者的权威不是来自上级的授予,而是来自由下而上的认可•权威大小和指挥权力有无取决于下级人员接受命令的程度,单凭职权发号施令不足取,重要的是取得下级的同意、支持与合作(2)权威被接受的条件:•命令明确•命令与组织目标一致•命令没有超出接受者的体力与精力之许可(3)无差异范围•即服从(接受)范围,指一个人不按个人的价值观去衡量和检验指示、命令和建议的是非曲直,就直接予以承认和执行•服从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组织成员感到诱因超过自己贡献的程度以及组织成员所归属的团体的态度*(4)管理者强化正式权威的方法: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成员的接受范围设法培养良好的团体态度出于公心,以组织目标为准作出决策,对组织负责建立和改善信息交流渠道,使之能明确、及时地传递信息不要仅仅依赖职权,要把职权与才能、威信结合起来(5)两种权威轮领导者与下级人员的权威关系有两种:职位权威与领导权威职位权威由管理职位和等级制本身所决定领导权威由领导者的才能、知识水平和威信所决定此两种权威结合为一体,能极大扩展下属的接受范围**(1)组织中的决策分为个人决策与组织决策两类*个人决策:个人出自于个人动机而参加组织的决定,是出自于个人人格的决策*组织决策:指组织目标上考虑的有关组织活动的决定,一种出于组织意图的非人格的理性决策*(2)组织决策的两个客观因素:组织目标与环境*组织目标是独立于个人动机的,具有客观性*环境是对实现组织目标起制约或推动作用的各种客观条件*战略因素:即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组织决策的环境主要由战略因素所决定*补充因素:战略因素之外的非关键的因素*决策的作用就是通过反复注意目标与环境,使两者越来越具体,最后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即决策就是要使目标和环境明朗化,在具体行动上达成一致*(3)管理者决策工作有三个来源:*对上级指示的具体化,作出适合本部门单位的决策*下级人员遇到困难纠纷时请求做出裁决*管理者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决策的方法与艺术*应积极、创造性地发现和处理职权范围内的决策问题,应仅仅去处理下级人员无法有效处理的决策问题*对现在不适当的问题不作决策*时机不成熟时不作决策*对不能有效实行的事不作决策(5)决策的思维过程*决策从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有两类基本的思考过程:*逻辑过程:即能够用语言和符号表达的自觉思考过程,也即推理过程*非逻辑过程: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判断过程,表现为快速的直觉反应,对决策过程很重要(七)管理人员职能说1•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2•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3•规定组织的目标*(一)贡献性:现代管理理论之父*1.独创性:创立系统组织理论*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只适应于管理领域,提出系统组织观,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系统观的价值:改变了人们描述和分析组织各个部分的做法,将注意力从组织的各个部分转移到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转移到整体,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和处理各个问题,而应当认识到它们的相互影响*2.动态的分析方法: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将管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3.开创性*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其提出“非正式组织”、“决策”、“权威”“信息沟通等概念”或范畴,后来均成为管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权威接受论对权威提出的全新看法,颇具启发性*(二)理论的不完善性*没有提出确实可靠的衡量诱因与贡献平衡的尺度,易陷入循环论*组织决策论对决策要领的分析不够深刻,轻视了高层管理者面向外部环境的决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