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一、释仁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2并未明说仁之本源字形。据谢阳举先生的研究,“从尸”为仁的原始正字,它源起自夏商周始,与三代的尸祭之礼有关。仁本来是对祖灵的一种极端虔诚和敬拜的自然心性,它指的是像死人活在眼前一样地怜爱和敬祀他(她)。并指出这种礼仪的最初发明者可能是东夷古族。[8]44-48若此,则“仁”在孔子之时已有十分悠久的渊源,亦可知它并非如学者所说:“‘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在金文和甲骨文中也找不出这个字。”[5]351“仁”的渊源虽长,《诗经》、《尚书》、《周易》中虽也有“仁”字,但正如屈万里先生所说,“强调仁字,使它成为做人的最高准则,使它成为一个学说,则实从孔子始。”[9]335《论语》中“仁”字虽出现109次,但并非完全出自孔子之口,他在回答他人之问时不仅因人而异,因时不同,更主要的是由于其语录体体裁的限制使人对其难以准确理解。因此后世学界在谈论其含义时颇有所谓的一人一义,十人十义,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然水经沙滤,必变其质。孔子不复生,使谁人辨是非?所以蔡元培先生以“统摄诸德”[10]15解仁,梁任公只能“以最粗浅之今语”释为“同情心”。[11]83“仁”之难解,由此可见。有学者言孔子所说的“仁”本身就是审美的,它具有多义性、活泼性和不可穷尽性。[12]67翻看《论语》一书,孔子似并未给仁一个清晰的定义,因此有学者指出孔子“所说的大概全是为仁(即从事于仁)的途径。”[13]117所以纯文字式的分析仁是什么难免有生搬硬套之嫌,此研究“仁”学方法论之错误!纵孔子答樊迟问仁有“爱人”之对,[3]323《吕氏春秋》载:“仁者,仁于其类也”之说。[6]299不过有学者认为,“‘人’字在战国以前,乃对于统治阶级的专称。”[7]248“‘人’既专指统治阶级,‘爱人’的外延当亦限于统治阶级。所谓超阶级的‘爱一切人’,或对于奴隶与农奴及夷狄亦实行‘忠恕之道’,亦即以‘自我意识’为原则,将奴隶、农奴及夷狄亦当作‘人’而给以‘平等’的看待云云,均系出于看字面而不看实质的的主观幻觉,绝非孔子‘仁’的思想的本义。”[7]252清人阮元曾在《揅经室一集·论语论仁》说:“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始见,若一人闭户斋瞑目静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矣。”[7]17近人李泽厚也认为“仁”在总体上具有“实践理性”。[7]395因此,本文在取径上将从孔子一生的实际活动中参之《论语》来看其“爱人”的思想,一方面可从实践中观察、体会孔子对仁是如何实践的,一方面可从实践中看出并解决爱人的范围。孔子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3]376认为观察人应“听其言而观其行。”[3]118因此,从“观其行”的角度体验“仁”是符合夫子之道的。二、仁学思想内涵与实践时至今日,讨论孔子仁学思想的文章虽多,然或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当,或蔽于专制时代君臣对仁学的扭曲,或别有用心之人削足适履、断章取义,使得仁学3思想已面目全非。科学地认识孔子仁学思想不仅成为当务之急,而且对于认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也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将在前贤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来评判孔子仁学思想的优缺。1.“仁”在教育中的实践孔子在教育史上乃一划时代伟人!虽其生前向往政治,然能取得贤于尧舜之地位,则多赖在教育上的贡献。其改革天下的宏愿虽失败,却在教育史上留下了至大至深至远的影响。(1)开创私学,首倡“有教无类”之革命思想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官师合一”,贵族阶级垄断一切学问,平民、奴隶不得预其列。任公言:“孔子以前教育事业在家塾、党庠、乡序、国学,大率为家族,地方长老所兼领,或国家官吏所主持,私人而以教育为专业者,未之前闻,有之自孔子始。”[11]196-197私学始于孔子,固因孔子好学乐教,然亦时势要求。自春秋以来,贵族阶级统治秩序已摇摇欲坠,孔子时,大夫僭国、陪臣执国命、天下无道也久。孔子因能乘势而起,不独创私学,亦高倡“有教无类。”[3]423“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3]171的革命思想,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划出了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笔!自东汉以来,历代学者多将“有教无类”理解为孔子教育的宗旨,即不分贵贱,不问出身,超阶级地教育一切人。然有学者指出:“此种训解,纯系望文生义,揆之《论语》全书,毫无根据。”[14]107不过,他很不能令人相信地认为:“‘有教无类’本为奴隶主贵族弱私家,强公室的政令、军事思想,而与孔丘的教育宗旨,风马牛不相及。”[14]137也有学者认为,“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而不是前提,即“所谓‘有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15]32我认为第一种解释符合孔子原旨,其根据则是南郭惠子曾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答以“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16]140-141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富贵者如南宫敬叔、司马牛,贫贱者如颜路、颜渊、曾参、仲弓、闵子骞、原宪等。有货殖之子贡,大盗如颜涿聚及曾在缧泄中的公治长皆可为弟子。其二,不分地域、种族以设教收徒。其弟子中除鲁人外,尚有来自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的学生。虽华夏族学生居多,然蛮夷之族的吴、楚有公孙龙、任不齐、秦商、言偃,戎狄之族的秦国有秦祖、壤驷赤等。其三,不论贤愚、不分性情教育学生。在孔门弟子中既有好学而能闻一知十的颜回,也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有昼寝而不可雕之宰予,也有可使南面的冉雍;“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3]146“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3]291虽智力有贤愚之分、性情禀赋各异,孔子不仅“循循善诱人”,[3]230更是对智力不同、性4情各异的学生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近之;由也兼人,故退之。’”[3]294不独如此,孔子在教学上视学生如儿子,并未因是自己的儿子而有特别的教训,故“陈亢问于伯鱼:‘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所以陈亢高兴地赞孔子“君子之远其子也。”[3]439其实,非远其子,乃爱其学生!综而言之,孔子持“有教无类”思想并不因弟子的贫富、贵贱、国籍、种族、贤愚、性情有别而区别对待,反而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他仁者爱人的泛爱思想。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实践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张荫麟先生言:“这件事看来很平常,在当时实是一大革命。这是学术平民化的肇端,这是‘布衣卿相’的局面的引子。”[17]73章炳麟先生亦言:“春秋以往,官多世卿。其自渔钓饭牛而兴者乃适遇王伯之君,乘时间起。平世绝矣。斯岂草野之无贤才。由其不习政书,致远恐泥,不足与世卿竞爽。其一二登用者率不过技艺之官,草隶之事也。自孔子布文籍,又养徒三千,与之驰骋七十二国。辨其人民,知其土训,识其政宜。门人余裔,起而干摩,与执政争明。哲人既萎,曾未百年,六国兴而世卿废。民苟怀术,皆有卿相之资。由是阶级荡平,寒素上遂。至于今不废。”[18]495近代以来,由于民族国家思想的兴起,有人以为孔子“殷人”,其所主张“仁”或是出于为解放殷人之目的。观孔子“有教无类”,乃为天下人,非独殷宋之人,其说之谬,不辨而白!与道家主张“愚的教育”[11]191和法家要求“禁私学”、“以吏为师”的复古政策而仅使人民明法、知法、守法政策不同,孔子创私学,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以此开启民智并争取参政、议政之权利。此孔子所以长于老子、商鞅、韩非、李斯而贤于尧舜矣!孔子之后的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持无类的教育对象观,此所以东西两大哲人伟大之一因。(2)学、思、行结合的教学方针孔子重学,故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444孔子并非命定论者,他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他对子路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3]450孔子重学,却不以书本自限。故适周问礼,入太庙每事问,学无常师!其教弟子亦常在现实中随时点拨、身先垂范,最典型的即在陈绝粮,子路怒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3]396孔子虽注重学,却不拘泥于其所学。他在学之外强调思,认为二者不可偏废,故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39如果弟子所学即孔子所教,那么“思”5便是孔子为学生在思想上留下的自由、独立空间。孔子未尝说自己是先知,掌握绝对之真理且承认自己会犯错,故其教学主张思想自由。他说:“当仁不让于师。”[3]421教弟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223认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3]40故而他赞子产不因有不同意见而毁乡校。孔子的这一思想不仅与墨子所要求的“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19]57和法家要求实行的“定于一”的思想不同,更与伊斯兰教的教徒以《古兰经》为唯一的真理教本截然相异。孔子未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孔子注重个体(学习者)自身的思考,此孔子之所长。至于其诛少正卯,前人已多辨其非,不足信。而近人多认为孔子压制言论自由,举此一例,已见不实。任公言:“孔子之所以为孔子,正以其思想之自由也。而自命为孔子之徒者,乃反其精神而用之,此岂孔子之罪也。”[5]6但孔子教育并不止于此,他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学习最终的目的在于致用。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