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8期2012年08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Vol.31,No.8Aug.,2012收稿日期:2011-11;修订日期:2012-01.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17).作者简介:何仁伟(1978-),男,重庆垫江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山区发展和系统动力学研究。E-mail:herenweiyan@163.com通讯作者:刘邵权(1968-),男,重庆梁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山区城镇与聚落研究。E-mail:liushq@imde.ac.cn1055-1062页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何仁伟1,2,3,陈国阶1,刘邵权1,郭仕利1,3,刘运伟1,2,3(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2.西昌学院农业科学院,西昌61501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作为聚落地理学重要分支的乡村聚落地理学重新受到关注。了解乡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现状,掌握其研究趋向,不仅是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进展,认为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值得中国借鉴;然后简单分析了中国乡村聚落研究进展,并从乡村聚落生态、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其演化、乡村聚落发展问题、乡村聚落综合研究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国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最后,在分析国内外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未来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趋向应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聚落演变趋势预测研究;中国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乡村聚落的模式研究;中国不同地貌形态区乡村聚落的研究;新聚落的构建研究;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关键词:乡村聚落;研究进展;趋向;中国1引言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憩以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是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中心。一般来讲,聚落包括乡村聚落(农村聚落)与城市聚落两类。乡村聚落地理学(村落地理学或乡村居民点地理学),是聚落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是研究乡村聚落(狭义的聚落)的类型、形成、发展、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1-2]。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始于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科尔(Kohl)是研究聚落地理的开山鼻祖,1841年他在《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一书中,较系统地论述了聚落地理位置与人口集中的关系[3]。此后,杜谟(Dohme)、马拉科夫斯基(Matlakowski)、胡西开(Hunziker)等对不同地区的房屋形式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进行了研究[4]。1891年,地理环境决定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拉采尔(Eratzel),详细探讨了聚落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1902年,卢杰昂(Lugeon),详细阐述了聚落位置与地形、日光等环境的关系[5]。“或然论”的代表人物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Blache)在其著作《人生地理学原理(1921)》一书中,论述人类居住与环境的关系、采用的建筑材料、住所的形式等问题[6]。Brunhes在1910年出版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对乡村聚落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研究[7]。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对聚落形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8]。20世纪20—60年代,乡村聚落地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类型、职能、规划等方面[9]。法国Demangeon研究了聚落形态,并将其分成聚集和分散两种形态[10-11];苏联科瓦列夫提出聚落分类的因素,并把社会因素当作最重要的指标[12]。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13],对乡村聚落的理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1954年,希腊Doxiadis认为应把所有人类居住区(包括乡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14],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开始形成。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入了计量化和模式化阶段,如邦斯(Burce)的《都市世界的乡村聚落》、基士姆(Chisholm)的《乡村聚落和土地利用》、Goodwin的《快速发展地区的农村聚居模式》等[15]。70年代,一种新的乡村发展观即参与地理科学进展31卷8期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PRA)被逐步运用到乡村聚落资料搜集和聚落发展领域,从而为促进乡村聚落的研究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6],Njoh等运用PRA方法分析了喀麦隆乡村聚落公共设施的发展[17]。近年来,国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乡村聚落生态研究。McKenzie等运用GIS等手段分析乡村聚落建设用地的发展对自然、半自然植被系统生态的影响[18];Banks等对两个典型乡村聚落的木材生长量与木材采伐量关系进行动态比较研究[19]。②乡村聚落空间研究。Bański等针对波兰农村新房建设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和耕地面积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20];Amarasinghe等对斯里兰卡农户聚居的贫困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绘制了农村区域贫困聚居图[21]。③乡村聚落景观研究。Sevenant等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地貌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聚落形态各不相同,从而造成农村景观的差异[22];Zomeni等运用RS技术对希腊乡村聚落的农业景观演变进行了解释[23]。国外关于乡村聚落生态、聚落空间、聚落景观等的研究对中国乡村聚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综观国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对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演变影响的研究结果比较缺乏,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更少。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乡村发展凋敝等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大量乡村人口涌向城市,在城市中形成大量非正规聚落[24]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在乡村聚落的研究过程中,国外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值得中国汲取。中国城镇化率虽已达到49.9%[25],但还有约7亿农民在农村,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加强乡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不仅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对国内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的梳理,本文指出了未来中国乡村聚落地理学研究的趋向。2中国乡村聚落研究概述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国少数学者开始研究乡村聚落地理。1938年,林超在《地理》杂志上发表《聚落分类之讨论》一文,论述了乡村聚落与农村土地的密切关系,介绍了聚落分类的概况[26]。1939年严钦尚在《地理学报》发表了论文《西康居住地理》,对西康地区各类村落的房屋形式、建筑材料、位置与自然条件及耕地的关系、民族习惯对房屋的影响等也作了阐述[27]。1943年陈述彭、杨利普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遵义附近之聚落》的论文,指出多种地理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及社会民族特性等对房屋的分布均有影响[28]。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中国地理学者结合生产实际,对聚落地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均取得了一定进展。1950年吴传钧发表《怎样做市镇调查》的论文,划分了聚落等级,认为市镇是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类型,提出并使用“市镇度”概念衡量聚落是否已达到市镇发展程度[29]。1959年南京大学张同铸、宋家泰发表了《农村人民公社经济规划的基本经验》的论文,提出了居民点布局的3个原则:与公社的整体规划密切结合,有利于发展生产;适应河网化的状况;充分考虑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原来居民点的建设基础,主要交通线路及其与居民点之间的关系[30]。1979年之后,乡村聚落地理与城市地理学都得到迅速发展。叶舜赞、郑天祥、陈桥驿、李振泉、李旭旦等学者针对中国乡村聚落发展的实际问题展开卓有成效的研究,对乡村聚落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1]。1988年金其铭出版《农村聚落地理》一书,对农村聚落地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农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农村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农村聚落的分类、集镇与农村城镇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4];1989年他又出版了《中国农村聚落地理》一书,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研究了中国典型地区农村聚落的形成、区域差异及其分布特点[1]。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不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定性与定量研究相互结合,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3近年来中国乡村聚落主要研究内容3.1乡村聚落生态研究聚落是人类与生态和环境发生联系的最直接、最密切的时空单元,聚落内及其周边生态条件,成为聚落人群生存基础、生活质量和发展条件的重要内容。聚落不停地与外界生态环境进行着物质和105631卷8期何仁伟等: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能量交换,从而维持聚落生存和人口繁衍。乡村聚落正是靠系统的开放而不断地向其内部输入负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而得以维持[32]。生态环境是乡村聚落存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负熵流的大小控制着乡村聚落的演化。乡村聚落从环境吸取的负熵流总量肯定有一定限度,如果人类索取超过其阈值,就会导致环境支持系统的崩溃。因此,在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研究乡村聚落生态及其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刘邵权在《农村聚落生态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33],农村聚落生态学以农村聚落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农村聚落的结构、功能及演替过程。陈勇等认为,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聚落内部人类活动与环境和资源的生态关系及其互动反馈关系,从而指导人们开展聚落生态建设,为乡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34]。以典型聚落作为实证对象,刘邵权等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聚落自然演替状态和必要调控状态的生态环境质量及演化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分析[35];陈勇等认为通过种值薪炭林、发展沼气、推广省柴灶可减少对聚落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36]。陈永林等论述了赣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并提出了促进乡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7]。罗光杰等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岩溶山区聚落的分布格局变化对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产生的影响,指出岩溶山区聚落的周边生态建设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8]。目前,中国对乡村聚落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为促进庭院经济发展、改善乡村生产和生活环境而开展的对“农村庭院生态系统”和“村落生态系统”的研究,以及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和“村级生态农业系统”和“生态村”的研究[39-41],对乡村聚落生态的研究更注重对现实村落生态问题的研究,较少论及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等方面的内容[42],对人文环境与聚落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缺乏研究。3.2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其演化研究3.2.1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乡村聚落体系的地域空间特征及其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它主要包括乡村聚落的规模(人口、用地)、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①空间总体特征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为研究对象,王传胜等运用GIS方法详尽探讨了坡地聚落的空间总体特征,并从区域发展视角分析坡地聚落空间特征的成因机制,认为昭通市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不合理发展方式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长期的贫困,应借助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屏障建设的契机,促进聚落体系有序、和谐发展[43]。②规模研究。惠怡安等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聚落功能体系,通过不同公共服务布置的经济门槛分析,探讨了聚落适宜规模的确定方法,并认为城乡聚落功能的完备程度是城乡差别最突出的表现,聚落功能的完善与聚落适宜规模间存在着客观联系[44]。③空间结构研究。范少言等认为目前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应揭示乡村聚落体系的演变规律,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规模与腹地、等级体系与形态、地点与位置、功能与用地组织、景观类型及区划等方向[45]。郭晓东等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新时期促进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46]。④空间形态研究。韩非等论述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