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必修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纲展示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1.对比下面甲、乙两图,乙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B.③恐龙灭绝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考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A【知识整合】本考点重点是掌握三条线索和两个时期地质年代地球初期发展阶段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动物演化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植物演化环境变迁生物灭绝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化学演化——生物演化;无氧环境——有氧环境古生代末期(三叶虫)中生代末期(恐龙)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1)简述图中②地的自然环境特征。(12分)位置:位居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沿海狭长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短小,且流量不大,汛期在冬季;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土壤:土层深厚,发育程度较好例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其中①②③三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见右图。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表现1:每一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气候土壤生物地形水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土壤动物地形地貌地下水水位河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肥力低。(荒漠化加剧)失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风化、侵蚀加剧,沟壑纵横下渗的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含沙量增加,水位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表现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调节气候功能减弱,降水减少,蒸发增强,年较差变大。气候………….,生态环境恶化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洪涝土壤盐渍化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地下水位升高抬升河床表现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他身)2016·武汉模拟)读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热带雨林。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减小、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等。(2)为了综合开发本区域,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A处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A处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小,成本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例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其中①②③三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见右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水文: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水质变差;土壤: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地形地貌: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河口三角洲生长缓慢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生物:来水来沙的减少,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气候: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整体环境: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例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其中①②③三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见右图。(3)R河大峡谷(大峡谷位于图中字母R西侧附近)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7分)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每一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地形——气候(降水)——植被(3)简析①所在区域土壤发育状况。(6分)地处内陆盆地,降水量少(2分),植被(生物)少,缺少植物(生物)的参与作用(2分),土壤发育程度差,有机质含量少(2分)。考点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土壤(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土壤厚度、肥力和发育程度土壤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稳定活跃人类活动知识整合: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要素(2013安徽卷)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图11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3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33.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BC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加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逐渐加厚。气候中的水热条件不仅影响风化壳厚度,还会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的性质(酸性/碱性),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我国东北的黑土和南方的红壤,哪一种有机质含量高?为什么?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东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较多,积累较少。红壤——酸、瘦、黏南方地区降水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故土壤颜色呈红色,酸性强,土质黏重,是低产土壤之一。红壤的改良措施:1、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2、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2009浙江卷1)读图1,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草原土壤,有机质主要以根系形式进入土壤,故有机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森林土壤主要以落叶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所以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表层较高,随深度迅速下降。且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最少的,并且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太大的变化D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完成3~5题。3.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土壤条件B.气候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4.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排列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AD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地形地势坡度坡向气候植被土壤山区土壤垂直分化水流速度物质迁移速度陡坡→很难发育深厚土壤平地→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光热水分条件阳坡→光热条件好,水分条件差阴坡→光热条件差,水分条件好土壤地形与土壤例5:(2014·重庆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云南某区域示意图。(1)分析上图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地势总体较高(海拔较高),满足咖啡树生长的温度(海拔)要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高),阻挡寒冷气流南下,使咖啡树少受低温冻害。思维角度要素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地形类型以××(五大类地形)地形为主地势特征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地形类型分布地形区分布位置气候气候类型××气候气候特征全年××或冬季××,夏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凌汛、落差等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流程、流域面积、干支流分布形态、湖泊状况、沼泽分布等生物植被类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原)等植被覆盖率高或低土壤土壤类型黑土、红壤、水稻土等土壤肥力高或低;肥沃或贫瘠土地问题土地沙漠化、次生盐渍化、水土流失等【答题模板创建】自然地理特征类答题模板地理位置土壤厚度和发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