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Table_Top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2012年8月3日Table_Author署名人:李云洁S0960511020013010-63222927liyunjie@china-invs.cn署名人:张捷S0960512070002010-63222925zhangjie1@china-invs.cnTable_AuthorTable_Title城镇化系列专题报告城镇化:再造一个中国Table_Point主要观点:我国未来面临经济增速的潜在下降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将降低就业增长率。劳动供给结构性短缺驱动实际工资上涨,引起资本积累及贡献率的下降;制度红利的衰减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未来,我国劳动力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长“双放缓”,潜在经济增速面临下降态势工业化中后期与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从一般规律及特殊性两个角度看都相对滞后,未来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还存在较大的潜力和空间。2030年前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60%、70%左右,城镇人口将较现在增加2.1亿、3.6亿城镇化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路径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则是创造需求。推进城镇化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市场扩大两方面消化工业化带来的过剩产能城镇化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提供驱动力。我国未来面临潜在经济增速的下降,但在城镇化加速的支撑下2015年前GDP增速还将维持8%以上的水平:(1)城镇化率达到60%后,劳动生产率将有较大的提升,来源于TFP的增长还将维持2.2%的水平;(2)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为扩大内需提供内生动力。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新增1000多亿;(3)服务业滞后所代表的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需要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集聚将由城镇化推动;(4)中西部的差异意味着巨大的追赶空间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产业区域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土地、资源、人力成本等方面拥有优势,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在中西部地区。在未来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将在未来再造一个“中国”风险提示:社会危机导致的经济“硬着落”Table_Report相关报告地方债危机解决方案猜想-放开地方债&房地产政策微调2011-7-18地方债务问题治理与我国经济增长驱动力转换2011-12-15地方债展期、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政策持续性2012-2-28Table_AuthorTemp30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29Table_Header海外宏观经济点评报告一我国未来面临潜在经济增速的下降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人口结构等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超高速发展。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前,欧美高福利制度下的举债消费模式为我国高投资引致的过剩产能提供消化途径,投资、出口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双轮;金融危机以后,欧美经济需求基础的改变深化,净出口的贡献率下降,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大规模投资直接推动GDP增长,同时,资本积累提高全要素劳动率继而带来总供给的扩张。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GDP增长的大部分来自于工业的爆炸性扩张,而后者更多源于资本/劳动比率提高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如表1)。表1:1978-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1978-94年1994-2011年2015年前GDP增长率9.99.68.0劳动力增长率3.31.00.1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6.48.67.9来源于TFP的增长(技术、制度等)3.02.72.2来源于较高的H/L(人力资本)0.50.30.5来源于较高的K/L比率(资本积累)2.95.55.2备忘项目(%)投资占GDP的比率(期间平均值)30.139.847.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生产函数中的资本系数。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1为例,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表现为系数β的超高。生产函数g=αf(L)(α为参数,L为劳动力)表明,GDP增长源于劳动力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劳动生产率(以参数α表示)分解为,TFP的增长(主要是技术、制度等要素)、H/L(H为人力资本)以及K/L比率(K为资本)。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表现为α中来源于K/L的比例持续较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1978-1994年、1994-2011年,我国劳动力增长率在下降、劳动生产率不断跃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支撑GDP的主要因素。从劳动生产率的三大源泉,1其中A、α、β为三个参数,且0α、β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3/29Table_Header海外宏观经济点评报告全要素生产率、资本贡献(K/L)、人力资本贡献(H/L)的对比来看,资本积累对GDP的拉动从2.9个百分点跃升为5.5个百分点,成为1994-2011年间驱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这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不均衡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的投资增长率、资本贡献率不仅高于OECD国家,亦高于高增长时期的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因此,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速而言,关键问题是由资本积累驱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可持续。从一些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前后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经验,我们看出,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源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下降,而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主要源于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资本贡献率的下降。如表2,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放缓前后,劳动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从0.89%降至0.86%),资本贡献率也呈现下降态势(从2.4%下降至1.79%),人力资本的贡献则在增加(从0.44%增长到0.51%),较为显著的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的下降(从3.04%降至0.09%)。同样,标准增长核算框架的组成部分中,我国未来将面临劳动力增长率、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率的“双下降”(特别是后者),潜在GDP增速下降。表2: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前后各要素增长率国别年份增长放缓前的资本增长率增长放缓后的资本增长率增长放缓前的劳动增长率增长放缓后的劳动增长率增长放缓前的人力资本增长率增长放缓后的人力资本增长率增长放缓前的全要素增长率增长放缓后的全要素增长率澳大利亚19681.661.411.451.460.340.62.620.0519691.711.291.511.350.390.622.23-0.02法国19731.741.090.630.560.540.512.450.4919741.720.950.630.610.550.52.370.02香港地区19783.483.752.051.540.550.622.470.8198832.950.820.960.590.282.310.419942.92.460.821.010.340.141.5-1.44均值(非石油出口国)2.41.790.890.860.440.513.040.09资料来源: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1.1劳动力增长率的下降未来,我国人口总量减少,老龄化加剧将导致劳动力增长率的下降。我国劳动力人口进入长期低增长区域。过去三十年,我国整体适龄劳动人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4/29Table_Header海外宏观经济点评报告口年均增长约1.8%。相比之下,劳动总人口将在未来出现拐点后下降。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预测,我国适龄劳动力将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下降,2030年前将每年萎缩1%。图1:人口自然生长率和出生率逐渐下降图2:预期未来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资料来源:wind中投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联合国中投证券研究所图3:外出农民工增速不断放缓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投证券研究所我国面临前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2011年,15-64岁人口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相反,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不断增加(如图5)。根据联合国相关预测,到2030年,65岁或以上人口将接近2.4亿,这意味着老龄化人口将以年均3.7%的速度递增。未来我国劳动力增长的放缓将是不争的事实。从总量来看,我国人口基数增长逐步趋缓,2016年前后将出现下降的趋势;从结构来看,老龄化现象严重,0.005.0010.0015.0020.0025.00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20.0-10.00.010.020.030.040.0050010001500预计未来人口总量及增长率总人口数量增长率单位:百万-1.000.001.002.003.004.005.0020112005199919931987198119751969196319571951我国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5/29Table_Header海外宏观经济点评报告这两方面将带来劳动力人口以及增长率的逐渐降低。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12-2015年间还将维持正的增长水平,2015年前后增长率将接近0,之后将进入长期的负增长区间(图4)。图4:我国各年龄阶段人口占比资料来源:中投证券研究所根据《剑桥欧洲经济史6卷》等资料整理我国过去经济超高速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人口红利”,即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抚养比呈现下降趋势阶段,劳动力充分供给和较高的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的一个额外源泉。未来,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持续上升,劳动力增长率将不断接近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我们预计2012-2020年劳动力的年平均率在零附近,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05001,0001,5002011200519991987我国各年龄阶段人口占比(普查)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02004199819920-19岁20-59岁60岁以上我国各年龄阶段人口占比(抽样)图5:现阶段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图6:2015年前后劳动力增长率将降为零左右资料来源:联合国、中投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联合国、中投证券研究所7.98.18.38.58.99.172.372.572.77374.574.419.819.41918.516.616.50%20%40%60%80%1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情况0-14岁比重15-64岁比重65岁及以上-5.000.005.0010.007500080000850009000095000100000105000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2000-2050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长率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6/29Table_Header海外宏观经济点评报告图7:2010人口年龄分布图图8:2050年人口年龄分布图资料来源:联合国、中投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联合国、中投证券研究所1.2劳动力结构短缺、实际工资上涨与资本贡献率下降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的必需品的价值;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部门中的显性剩余劳动力2被完全吸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隐性剩余劳动力仍存在(即具有一定(非常低)边际农业生产率的劳动力),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工业部门流动,推动其工资成本上升,被称之为“刘易斯第一拐点”。第三阶段,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相等,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当,即“刘易斯第二拐点”。图9: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与劳动力供给拐点第一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第一拐点第二拐点AD1AD2AD3AS第二阶段:工业部门劳动力结构短缺步入一元经济形态资料来源:中投证券研究所2这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基本为零请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