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经营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营学基本概念一、国际经营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二、国际经营的概念三、国际企业第二节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和阶段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二、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阶段下一代成功的跨国管理者应具备素质第一节国际经营学基本概念一、国际经营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经营活动的不断复杂化,使得企业不得不将国际经营活动作为生存和发展战略的内容,因此,研究企业在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如何应对来自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必要性和迫切性。这就为以国际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经营学的诞生提出了直接的要求。一、国际经营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国际经营活动新特征:(1)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进一步发展,以国际企业强强联合作为特征的全球性联合经营迅速扩展。(2)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步伐加速,特别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势头迅猛。(3)虽然主宰国际经营的仍然是发达国家的企业,他们在技术、管理和市场方面的优势仍然强大。但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经营活动已经逐步成为国际竞争新的力量。(4)新兴的电子网络产业正在兴起,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电子信息化方面。(5)技术、产业规模和经营的选择,已经成为企业国际竞争的主要方面。一、国际经营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因素约翰.B.库仑。跨国管理:战略要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6-17新的竞争者全球标准的树立分割的国界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私有化全球产品/贸易与投资顾客的增长第一节国际经营学基本概念二、国际经营的概念InternationalBusiness,国际商务(一)S.Robock等人的见解在《国际经营和多国企业》一书中,S.Robock等认为:“国际经营是企业超越国境线的包括商品、服务、资本、人力资源等交易,以及技术转让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内的各项事业活动”。(二)J.Fayerweather的见解在《国际经营管理》一书中,约翰·费耶维舍(JohnFayerweather)指出:“尽管人们可以给国际经营一个复杂的定义,但是它只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它是涉及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营活动,或者说其经营活动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三)R.Robinson的见解理查德·罗宾逊(RichardD.Robinson)在他的著作《国际化经营》中提出:“国际经营是企业在一个以上的国家或殖民地内,对公共社会或个人产生影响的经营活动”。二、国际经营的概念比较上述见解,前两者强调国际经营是企业超越国境线的经营活动;后者强调国际经营是企业在不同国家的经营活动。虽然在表述上两个见解有所不同,但在认为国际经营是在超越国境线开展经营活动的意义上没有本质差异。因此,可以将国际经营概念归纳如下:国际经营是企业超越国境线在两个以上国家同时开展的经营活动。国内经营与国际经营通俗地说,当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局限于单一主权国家范围时,它所从事的就是国内经营。与此相对应,国际经营就是指企业所开展的超越一国主权范围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实现的超越国界的商品、劳务、资本等经济资源的传递与转化过程。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国内经营与国际经营概念的区别在于:有关企业是否“直接”参与了商品、劳务、资源和技能的跨国传递与转化。因此,国际贸易仅仅是国际经营活动中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除此之外,非股权安排、直接投资等也是国际经营的常见形式。第一节国际经营学基本概念三、国际企业国际企业,是指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实体,又称跨国公司、多国企业、多国公司等。国际企业的活动涉及货物的跨国界转移活动,如以商品直接进出口为核心的国际货物贸易;涉及技术或知识产权的跨国界转移活动,如技术或知识产权方面的特许或授权,包括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版权、计算机软件等知识技能的国际化,以及研究与发展机构的国际化;涉及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如国际信贷、证券投资、直接投资等;以及各种形式的劳务或服务的跨国界转移活动,包括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管理合同等合约性安排,以及银行、保险、租赁、宾馆与旅行社、仓储与运输、物业与房地产、咨询、广告、会计等国际性的服务经营等。三、国际企业根据国际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容和国外管理权的状态,可以将国际企业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不享有国外管理权的国际企业,如单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从事国际证券投资的企业、知识产权国际性转让的企业等;另一类是享有国外管理权的国际企业,如从事国际直接投资、国际保险、国际仓储和运输、国际租赁业等活动的企业。前一类虽然从事着与国际市场相关的活动,但是,它们主要还是从事传统的国际商务活动,通常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性活动,或者说主要是获取所有权收益的经营活动,通常不涉及经营权或管理权问题。因此,这类企业主要体现的是在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性活动的国际性,是国际企业的初级形式。而后一类企业,则不仅要取得所有权利益,更重要的是要获取经营权或管理权利益。因此,这类企业不仅体现贸易的国际性,而且体现在许多不同国家开展国际生产经营业务的国际性。三、国际企业不同的定义著名的英国跨国公司研究人员约翰·H·邓宁(JohnH.Dunning)曾指出:“国际的或者多国的生产企业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以上的国家拥有多国的生产企业的概念……简言之,就是在一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生产设施(例如工厂、矿山、炼油厂、销售机构及办事处等)的一个企业。”1972年,由联合国秘书长指定的知名人士小组在题为《跨国公司对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的报告中给跨国公司下了一个定义:“跨国公司就是在它们总部所在的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服务设施的企业。这种企业不一定是股份或私人的公司,它们也可能是合营组织或国有的企业。”三、国际企业1983年,在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的第三次调查报告——《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中,对跨国公司进行了更为严格的定义:“跨国公司的定义应指这样一种企业:(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3)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三、国际企业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教授和小露易斯·T·威尔斯(LouisT.Wells,Jr)还结合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特点提出了他们有关跨国公司的定义:“它们在一个国家设立母公司,并在其他许多国家拥有一些分支机构。这种类型的企业的经营方式,使得它们的分支机构设在不同国家里,但是仍然具有下述特征:(1)它们以共同的所有权为纽带而相互联结;(2)它们依赖于共同的资源组合,如货币的信用、信息和系统,以及商标和专利;(3)它们受控于某个共同的战略。”三、国际企业不同的称谓由于跨国公司经营的形式多样,所有权的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研究的学者也往往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判断问题,因而,不仅造成跨国公司有不同的定义,而且还有不同的称谓。如有人称跨国公司为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Enterprise,MNE),或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Corporation,MNC);又有人将跨国公司称为全球公司(GlobalCorporation),甚至称为宇宙公司(Cosmocorp)。1974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讨论知名人士小组提供的《跨国公司对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的报告时;一位拉丁美洲的代表提出,为避免与安第斯条约国家共同创办的多国联营公司相混淆,建议用“TransnationalCorporation”替代“MultinationalCorporation”,因此,“TransnationalCorporation”成为联合国称呼跨国公司的正式用语。三、国际企业用跨国公司称谓难以概括所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企业。图不同国际企业的区分表不同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本书统一使用“国际企业”称谓第二节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和阶段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一)优化资源配置(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三)发挥综合优势(四)扩大企业成长空间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一)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在国际间的不均匀分布与流动障碍的存在,是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动因。资源禀赋的国际性差异是一个客观因素,一个国家不可能拥有一切满足自己需要的资源。同时,在一国资源禀赋有限的前提下,由于技术等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使得一国不同部门对资源需求不同而且需求不断变化。通过企业国际化经营可以有效地缓解该国经济发展因资源约束而出现的不均衡现象。企业获取国际间资源配置利益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贸易方式间接取得,一是通过转移生产要素方式直接取得。但是前者常常因各国出口能力的差异、商品流动的成本以及贸易壁垒而使资源的有效配置受到限制,而后者则打破了这种限制。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可以跨越国界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经营利益最大化。案例:对伊制裁使世界经济蒙受损失案例:韩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费农(Raymand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相应地,产品也具有特定的市场生命周期,这一周期大体可以被区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各不相同,决定着产品生产、出口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流向和时间。第一阶段,包括导入期和成长期前期,是产品技术的新产品阶段。第二阶段,包括成长期后期和成熟期,是产品技术的成熟阶段。第三阶段,衰退期,是产品技术的高度标准化阶段。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图生产布点状况第一,在导入和成长前期,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在国内。第二,在海外发达国家生产阶段。第三,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生产阶段。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三)发挥综合优势利用企业内外部以及国内外的综合优势,是一国企业开展国际经营的主要动机之一。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H.Dunning)在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导入区位优势理论,构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EclecticModel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即OLI模式)。他认为,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是企业实施国际生产的基础。所有权优势含义来自海默(StephenHerbert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是指企业拥有的或能够获得的外国企业所不具备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生产秘诀等可以转让的所有权,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营销技能和规模经济等不可转让的所有权。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内部化优势是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eterJ.Buckley)等人提出的,是指由于存在着市场失灵情况,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内部市场,发挥自有的所有权优势,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在巴克利观点的基础上,邓宁将市场失灵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性失灵,即东道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政策引起的市场失灵和无形资产垄断引起的市场失灵;另一类是交易性失灵,即交易渠道不畅引起的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方式僵硬引起的交易效率降低,缺乏期货市场引起的交易风险增加等。通过构建内部交易市场,可以使企业缓解或免除外部市场的结构性和交易性失灵可能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区位优势是指因生产地点的不同选择而形成的竞争优势。邓宁指出,区位优势并不是企业本身所拥有,而是由东道国特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二是东道国政府政策灵活、优惠等形成的优势。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表优势类型与国际经营方式选择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原因(四)扩大企业成长空间在世界经济的国界概念日益模糊的趋势下,任何加入了世界经济循环的企业都可能遵循着一个相对类似的历程成长,即由国内市场指向的企业开始,顺次经历间接出口企业、直接出口企业、国外生产基地企业,最后发展为跨国生产与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