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艺术技巧之表现手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一、衬托或烘托⑴正衬:也叫烘托,烘云托月。选择相关事物,从正面陪衬主要事物。⑵反衬:也叫反映,选择相反事物,从反面衬托主要事物。衬托:又叫映衬。用描述环境、气氛等或其他条件作陪衬,烘托出主体物象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居于次要地位,用来陪衬主体,突出主体)分析: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这种正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了他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1)正衬A、以乐(哀)景衬哀(乐)情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2)反衬分析:上阙后三句,表面上看,是写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写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梦境越是繁华越是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的悲凉越不难悲见。谢亭送别唐代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采用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此诗在写景抒情方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古代诗歌鉴赏.下面五首诗句分别属于哪种情形,请加以判断。A、以哀景写哀B、以哀景写乐C、以乐景写乐D、以乐景写哀E、以哀景写乐①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②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③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④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BDCAEB、动静关系概念:动静结合指的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分类: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反衬手法答题步骤:步骤一:点手法。第二、三、四联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如何体现这种手法。诗中以“风吹灯照”、“鹭宿联拳”、“鱼跳船尾”这些动作和声音,突破江夜静谧之境,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步骤三:点出总结效果或思想感情。这样刻画,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以动衬静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简析。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答案要点:①此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②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能力操作用典1定义: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厚。2分类:(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举人事以征义(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引用现成的辞语,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清幽、更委婉。引成辞以明理3艺术效果: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答题模式:1、点手法。2、用了…的典故或化用了…的诗句3、写出了…或表达了…情4、使诗歌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扬州慢姜夔……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问:这段诗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杜牧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答:用典,“过春风十里”化用了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与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尽荠麦青青”形成对比,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哪些为虚?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仙境。2、回忆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哪些为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现实。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互相渗透,互相映衬,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答题步骤:1、点出虚实手法。2、结合诗句写出哪些是虚,哪些是实,一实一虚表达了什么效果。3、点出手法的作用或者表达的情感。虚景和实景的关系: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这首词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词赏析。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由景生情)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寓情于景(或物)——将感情融汇在景物中来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05重庆卷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厌笼十里堤。寄人(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注释:谢家,代指女子的家。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上面两首诗的后半篇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⑴前一首表现的是怀古伤今之情(或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借六朝的灭亡抒发对唐王朝走向衰亡的浓浓的感伤;后一首表现的是恋人别后的相思之情。(2分)⑵同:这两首诗后半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无知之物(前柳后月)人格化,赋其以生命。异:前诗写柳之“无情”,以物之无情来反衬人之有情;后诗写月之“多情”,以其多情映衬(烘托)别离之苦。(4分)(2007江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途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答: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