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纲考情三年13考高考指数:★★★★★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会判断信息的种类,植物开花花香引蝶孔雀开屏蜜蜂跳舞鸟类的鸣叫昆虫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小便记路2.记住并会判断信息传递的作用①个体水平:________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_____,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调节生物的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2、森林中狼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同理,兔子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3、昆虫释放的性信息素吸引异性交尾繁殖后代。4、孔雀开屏5、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飞行几乎完全依赖声波,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6、莴苣、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7、植物开花。(菊花正常开花在秋天,短日照植物)生命活动繁衍种间关系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_______或畜产品的产量。例如:延长家禽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对_________进行控制。例如:施放性引诱剂干扰害虫交尾,降低种群密度。此种防治方法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解析:延长光照时间的刺激被鸡眼睛感知,将此信息传递给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再传递给下丘脑,促使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使得性腺发达、并分泌更多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所以鸡的产蛋率增加。调节方式?农产品有害动物【盲点判断】1.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或生物,传递方向均为双向的。()2.(2009·广东高考T16A)心猿意马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3.[2012·山东高考T26(3)]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4.(2011·海南高考T21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理解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成分和营养结构。成分包括?营养结构是?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的表现:(1)结构的相对稳定:各种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分解者次级消费者流入总能量为?输出总能量为?生态系统处于增长,稳定还是衰退期?2.生态系统能维持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2)自我调节能力的相对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将难以恢复平衡。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自我调节能力越多越复杂强越少越简单小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作用使生态系统打破平衡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从而保持稳态平衡实例湖泊受到污染---鱼虾死亡---加剧污染害虫增加---食虫鸟增多----害虫减少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联系一般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提高抵抗力稳定性的措施判断: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1、草原遭受蝗虫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2、森林遭遇到持续的干旱时,树木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3、森林局部火灾后,森林仍能逐步恢复原状。保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措施:①控制对生态系统____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的协调。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要往农田中施氮肥?干扰自我调节能力物质、能量内部结构与功能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注意事项: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之间要有合适的食物链,生物的数量不宜过多。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便于观察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一定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选择的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减少对O2的消耗,防止生产量消耗量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价值①直接价值(对人)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文学艺术创作、旅游、美学价值等。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③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永远无法再生了。(3)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最有效);(2)易地保护;(3)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保护;(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5.(2013·江苏高考)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关系。(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速率。(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填序号)。①鸟②土壤质地③光照④水体肥力⑤稻田杂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1)稻田生态系统存在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人。(2)生物种类增加而造成营养结构复杂化,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功能复杂化。【解析】本题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1)多次实验,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从而减少实验误差。(2)浮游动物捕食浮游植物,鱼捕食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的天敌(浮游动物)减少,促进浮游植物增多。(3)水稻和浮游植物竞争阳光和无机盐等,水稻生长旺盛,浮游植物受到的光照减少、获得无机盐相对减少,因而数量下降。(4)鱼的放入,使食物链、食物网更加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上升,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速率上升。(5)稻田中,鸟的数量是随机的,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影响该实验研究的最大的不定因素。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精确性)(2)浮游动物(3)竞争(4)营养结构(食物链或食物网)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5)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