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要求AM和DSB振幅调制器的设计设计要求:用模拟乘法器设计一个振幅调制器,使其能实现AM和DSB信号调制。主要指标:1.载波频率:465KHz正弦波2.调制信号:1KHz正弦波3.输出信号幅度:≥3V(峰-峰值)无明显失真2.原理分析2.1振幅调制产生原理所谓调制,就是在传送信号的一方将所要传送的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上,再由天线发射出去。这里高频振荡波就是携带信号的运载工具,也叫载波。振幅调制,就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直至随调制信号做线性变化。在线性调制系列中,最先应用的一种幅度调制是全调幅或常规调幅,简称为调幅(AM)。为了提高传输的效率,还有载波受到抑制的双边带调幅波(DSB)和单边带调幅波(SSB)。在频域中已调波频谱是基带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位移;在时域中,已调波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呈线性关系。2.2标准调幅波(AM)产生原理调制信号是只来来自信源的消息信号(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亦可以是数字的。为首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可称为载波,它可以是正弦波,亦可以是非正弦波(如周期性脉冲序列)。载波由高频信号源直接产生即可,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作为调幅波的载波,调制信号由低频信号源直接产生,二者经过乘法器后即可产生双边带的调幅波.工作原理如框图所示。基带调制信号乘法器加法器标准调制波设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则调幅信号的表达式为:式中,m——调幅系数,m=标准调幅波示意图如下:由图可见,调幅波中载波分量占有很大比重,因此信息传输效率较低,称这种调制为有载波调制。为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广泛采用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高频载波tUcmtuccos)(tmUtucos)(ttmucmtuocos)cos1()(ttUcmmattUcmmatUcm)cos(cos21)cos(cos21cosUcmUm2.3双边带调幅(DSB)产生原理在AM信号中,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信息完全由便在传送。如果在AM调制模型中将直流分量去掉,即可得到一种高调制效率的调制方式——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双边带调幅波的表达式为:工作原理如框图所示:tmutmutucmccm)cos(21)cos(21)(0ttmuccmcoscos调制信号载波信号乘法器双边带调幅信号波形图:DSB信号载波的相位反映了调制信号的极性,即在调制信号负半周时,已调波高频与原载波反相。因此严格地说,DSB信号已非单纯的振幅调制信号,而是既调幅又调相的信号。DSB波的频谱成份中抑制了载波分量,全部功率为边带占有,功率利用率高于AM波。3.电路选择这两种信号都有一个调制信号和载波的乘积项,所以振幅调制电路的实现是以乘法器为核心的频谱线性搬移电路。调制分为:低电平调制:先调制后功放,主要用于DSB、SSB以及FM信号。高电平调制:功放和调制同时进行,主要用于AM信号。高电平调制分为1.集电极调幅电路2.基极条幅电路因为要实现两种AM和DSB的振幅调制,所以我们选择低电平调制电路低电平调幅电路通常分为1.二极管调幅电路2.集成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在这里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法,集成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我们选择的集成模拟乘法器是MC1496。内部电路图如下所示:引脚图如下所示:由于仿真软件中没有MC1496所以我们自己画了MC1494的内部电路图,做成一个芯片,如下图所示:4.参数设置由于参数主要是MC内部电路的参数,经过查元件手册都能够得到,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由于最后需要达到3V以上的峰峰值我们需要在最后输出端加一级放大级。参数计算如下:我们选用的放大级三极管是BC369,其β值为85,我们取Ic为1mA,R17=1kΩ。R16=Vcc-Vce-R17*Ic=10Ω,VEQ=IcR16=10mV,VBQ=VEQ+Vbes=910mV,(R21)ll(R19)=VBQ/(6Ibq)=27.27kΩ,分别取R21、R19为50kΩ、60kΩ,因为VBQ/Vcc=[(R21)ll(R19)]/[(R21)ll(R19)+R18],所以R18=120kΩ.5.仿真电路和结果仿真电路图如下波形图如下:(1)DSB波形图(2)AM波形图(3)峰峰值6.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最后的结果符合题目要求。通过调节Rw我们可以调制出DSB振幅调制信号和AM振幅调制信号。最后通过最后放大级峰峰值也能够达到要求7.心得体会这次制作相对前面而言还是较为顺利的。主要是不需要太多的参数计算和调制。从书上摘录了MC1494的内部电路图我们就可以直接画出电路图。但是在得到最后结果之前我们还是经历了一定的困难。一开始总是不能很好地调制出DSB调制信号。还有就是峰峰值不能够达到要求。没有接最后一级放大之前峰峰值只有467mA左右远远小于最后的结果。本次设计由于基本都是固定参数,所以计算量比较少,我们主要精力用在仿真部分。一开始我不知道自己搭建的乘法器可以制作成一个芯片,于是整个电路图看起来很庞大且复杂,最终我们采用了董涛同学的仿真图。在最初的仿真中我们并没有加放大部分,发现峰峰值达不到要求时,我们才决定加三极管放大。但该三极管的选型也需要好好斟酌一下:放大倍数较小则达不到要求,过大则会带来失真,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我们选择了BC369。总体来看,此次设计还是比较顺利的。参考文献[1]王卫东《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工业出版社[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铃木宪次《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