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韦编三绝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悬梁刺股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时侯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到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侯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侯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后来苏秦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目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囊萤映雪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凿壁偷光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论读书——培根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理清文章的思路;2、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3、领悟文中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题目解读论:是谈论,有时带有漫谈、随笔的性质,因此观点可能会很多,与一般的议论文差别较大。论读书:是个范围性的题目,相当于一个话题。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实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此外,培根还写了法律著作、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幻想游记《新大西岛》等。二、作者简介二、学习生字藻()饰狡黠()诘()难蒸馏()滞()碍吹毛求疵()豁()然贯通嚼咀嚼()味同嚼蜡()好好读书()读好书()zǎoxiájiéliúzhìcīhuòjuéjiáohàohǎo四、听读课文1、试找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读书目的读书方法读书作用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目的。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2、试着给给本文划分层次。六、赏析课文读书目的正面阐述其好处怡情博彩长才反面指出其偏向费时过多—易惰藻饰过多—则矫凭条断事—学究对比论证读书方法选读浏览通读精读只读摘要提倡:读书、讨论与作文相结合比喻论证读书作用皆成性格弥补缺陷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1、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观点:读书能够弥补精神上的缺陷观点:读书与经验的作用与关系读书目的正面阐述其好处反面指出其偏向正反对比读书方法主张提倡比喻论证读书作用皆成性格弥补缺陷比喻论证七、总结举例论证八、你说我说大家说1、说说本文你最喜欢的是那一句话?为什么呢?读书足为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之如何修剪。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读书时不可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莹推敲细节。......2、说说你知道的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说说你课文的理解1、如果我们班有的同学厌学或者不愿意写作,我们该用文中的那一句话来劝劝他呢?2、如果有的同学不愿意发言,可以用文中培根的哪些话去劝导?3、有的同学不愿意背古诗,你该如何劝导?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1、本文围绕“读书”谈论了哪些内容?2、读书的目的?3、读书过程中会出现哪三种偏向?怡情、博彩、长才费时过多----过惰藻饰过度----则娇凭条断事----学究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4、请说说读书的好处有哪些?这里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请写出至少三条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一、皆成性格(举例论证)二、弥补缺陷(比喻论证)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