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震灾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水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饮水2500毫升左右,饮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这种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叫介水传染病。在我国的37种法定传染病中,介水传染病有8种:霍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感染性腹泻。2006年我国的统计数据表明,介水传染病人数占传染病总发病人数的27.7%。一、地震灾害带来的饮用水安全问题1、地震后,灾区的建筑物大面积倒塌、集中式供水中断、供水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分散式给水和农村给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水管淤砂、井管错裂等,给供水造成极大困难。2、地震灾害会导致各类化工厂、化学品仓库、化工商店、农资商店、家庭存放的农药等暴露在环境中,易于污染水源。3、地震造成地下水位改变,使深井水受浅层水或地面水渗透的影响,造成污染。4、地震造成家畜家禽、动物和人员死亡。死亡的动物尸体和遇难者遗体,由于处理不及时,也可能会影响水源。5、震后人们居住拥挤、环境差,集中式供水中断,饮水紧张,如果人们饮用雨水、坑水、池塘水、河水等不安全的水,有导致肠道传染病传播的危险。因此,开展地震灾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保护水源与保障灾区群众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是抗震救灾、恢复灾区生活的关键工作之一。二、应急水源的选择和保护震后一切水源都可能受到污染,因此对所有水源都要重新检验,确定是否可以饮用。通常水源选择的顺序是:水井、山泉、江河、水库、湖泊、池塘,但具体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应急水源重点保护区的设置:(1)河流型饮用水源重点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河段范围,陆域范围长度为相应的水域长度,宽度为河岸以外50米。(2)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源重点保护区:水域范围以取水口为圆心,半径500米内,陆域范围为取水口侧以外200米。(3)地下水型饮用水源重点保护区:以饮用水水源井为圆心,半径50米内。(4)分散式供水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周围30-40米内无厕所、粪坑、垃圾堆、畜圈、渗水坑及尸体掩埋等。在饮用水水源重点保护区内,要及时清理保护区范围内动物尸体、粪坑、禽畜养殖围栏等有机污染源。禁止向保护区倾倒工业废渣、灾后生活垃圾、粪便及其他废物,防止病原体的污染。对水源保护区范围进行标志,并加强水源保护区的宣传和巡查。水井要建井台,控排水沟,并对水井进行加盖加锁处理,严格避免污染物进入,设专人管理,定时消毒。三.地震后饮用水安全应急净化措施较浑浊的水源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悬浮物质和部分微生物,改善水质感官性状。通常的净化处理方法有自然沉淀、混凝沉淀和过滤。(1)自然沉淀:水中悬浮物质在静止时,由于本身的重力而沉淀,使水得到初步澄清。(2)混凝沉淀:天然水中有硅酸、极细的粘土和腐殖质等胶体粒子,本身难于自然沉淀,其胶体粒子均带有负电荷,彼此间相互排斥而难于凝结成较大的颗粒长期悬浮在水中而不下沉。当使用混凝剂后,带正电荷的混凝剂与水中带负电荷粒子相互吸引,使彼此电荷中和而凝聚,形成颗粒较大的“矾花”。通常使用的混凝净水剂有明矾、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简易净水材料有仙人掌、仙人球、马齿苋、榆树、木棉树皮捣烂加入混水中也有助凝作用。(3)过滤:指浑水通过石英砂等滤料层以截留水中悬浮杂质和微生物的净水过程。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造砂滤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方形或长方形水池,池底部铺设水管,在管上钻若干个小孔,外包棕皮和编织布,此管可将滤水导出。池下部填入垫层,垫层为8-16毫米的碎石或卵石,较小的放在上层,厚100毫米;其上放半径4-8毫米的石子,厚100毫米;再放粒径2-4毫米的石子,厚100毫米;最上放粒径1-2毫米的小石子,厚50毫米。垫层总厚度为350毫米。家庭可以用缸或桶作为滤容器,桶下部打引水孔,在底部铺数层棕垫,砂层厚度为400毫米左右,砂层上再铺2-3层棕垫,防止倒水时冲击砂层。在滤缸(桶)下放清水容器,以接盛过滤的清水。四.地震灾区饮用水和环境消毒1.饮用水消毒就地取用井水或其他非自来水水源的供水车或水桶,在取水的同时就应根据水箱(桶)的容器投入相应量的消毒剂,并保证接触30分钟,余氯含量不低于0.7毫克/升。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需超过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常用消毒药用量:(1)一担水(约50公斤)加漂白精片一片,捣碎与水混匀,半小时后可使用;(2)一壶水加2.5%碘酒5滴,10分钟可使用;(3)按每立方米水加一汤匙(约8克)漂白粉计算,对井水进行消毒。最后将净化消毒过的水取出煮沸,即可饮用。2.灾区环境消毒地震期间大量人畜尸体经腐生菌腐化分解后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彻底清除掩埋的尸体,并进行消毒。(1)环境消毒:对发现和挖掘出的尸体的地方进行消毒;对有粪便外溢的地方进行消毒。可用含有有效氯5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潮湿地方也可直接撒漂白粉。灾民安置点外环境地面用含有效氯1000-2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2)尸体消毒: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或焚烧,并向死亡动物周围喷洒漂白粉。人的尸体,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以表面湿润为宜。人的尸体应尽快火化,若土葬,应远离水源50米以上,棺木应在距地面2米以下深埋,棺底部及尸体两侧铺垫厚达3cm-5cm漂白粉,棺外底部铺垫厚达3cm-5cm漂白粉。(3)厕所消毒:厕所的四壁和地面要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剂溶液喷洒,作用两小时。(4)粪便消毒:灾民安置点的粪便要集中收集,就地进行消毒。稀便,漂白粉加入量为粪便的1/5。充分搅匀作用两小时。干便可用20%漂白粉乳剂按1:1量充分搅匀,作用两小时或用生石灰喷洒后集中掩埋。(5)垃圾:可燃烧物质尽量焚烧,其它生活垃圾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作用60分钟以上。6、灭蝇:根据蝇密度情况,适时开展灭蝇工作。可用灭蝇灯、灭蝇纸等。五、开展灾区饮用水监测和评价首先对地震灾区集中式供水单位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摸清可用饮用水源和供水单位情况。对因供水管网破裂无法供水的受灾地区,监督指导当地做好饮水消毒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对分散式供水和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和供水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利用现场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设备监测灾区饮用水水质并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并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对存在安全问题的水源和水厂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重大饮用水卫生安全事件。六、大力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灾区民众自我保护意识1、提倡喝开水、吃熟食;不吃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畜家禽,不吃变质食品,隔餐隔夜的食品要充分加热烧透后食用。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处理或运输动物或人的尸体后,手不仅要用清水洗,还要用0.5%碘伏溶液擦或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3、搞好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乱扔垃圾。4、排除积水,填平坑洼,及时清除垃圾杂物,铲除杂草,掩埋家畜尸体,在蚊蝇孳生地喷洒药物,发动群众用药物消灭蚊蝇和灭鼠,控制疫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灾区的环境卫生尽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到灾前水平。(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监督处何欣荣)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