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学中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上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家乡的银杏树》,研究家乡有关银杏树的相关情况。由于银杏树在身边非常普遍,而平时大家平时并没有特意的留意它们,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都想能对银杏树有全面的认识。怎么完成这一活动主题呢?有的学生说到家里给银杏树拍个靓照,比一比谁家的树更加健康;有同学说找专业人才,了解银杏树如何授粉;有的同学说平时要多注意观察银杏树的生长情况,了解它们从开花、结果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颇有创意的设想,但要真正落实到动手做的却很难。各个实践活动的建议会不会只停留在设想阶段呢?活动前我组织的一个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观察银杏树生长情况很感兴趣,但由于银杏树从开花到结果的时间跨度比较大,真正能坚持观察的同学屈指可数。继续开展还是放弃呢?我犹豫了,如果只有设想而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岂不成了空对空的头脑实践活动?不行,得开展。为了让学生有创意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我想关键在于将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设想成为现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设真实环境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做”起来,才能防止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化”的倾向;只让学生说说与让他实际去做,效果完全不一样?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我在设计《家乡的银杏树》的活动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家乡的银杏树》的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课堂上我出示了几棵不同大小、不同季节银杏树的图片,激发学生设计属于自己的活动方案,提醒从哪些方面着手,怎样活动。可结果在实施时,不是没这就是少那,完全是“空手道”.我都傻了眼!说和做,相去甚远,要让指导、设计与想法在现实中实现,只有一个办法,带着他们去“做”。给他们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亲历活动过程,他们才有周到的考虑。二、改变学习方式回想有一次习作课让同学们走进学校的小操场仔细观察围墙上的壁画时,同学们的热情,使我注意到重视以知识和教室空间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综合时间活动中是不可行的,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远离自身日常生活,不利于增进学生对自我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同时也容易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各门认知性的学科课程的延伸,从而窄化综合实践活动,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演变成活动认识课。因此,我没有就此而止,而是真正的让同学们走进树林,走近银杏树。我将活动的时间选择在银杏树“打花”的时节,活动之前我特地联系了我们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请他准备好“打花”所需要的工具,并特地选择了一棵在当地有名的“树王”——一棵有着800多年历史、高达20多米的银杏树。在带学生走出去之前,让学生先自己在家中观察银杏树花是什么样子的,并猜一猜怎么给银杏树“打花”。在活动现场,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银杏树花是哪儿,并不断的指指点点,其中一位同学甚至摘下一朵银杏的花,给同学们讲解起来,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摸样,旁听的同学都向这位同学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也情不自禁的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厉害!这样的课堂教学脱离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同学们进行实地观察,再设计活动方案。那样设计出的方案才更全面更细致。让学生走出课堂,打破现有的课时约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知识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知识的课程,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三、实践与文本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但这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学习。文本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是对前人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各种间接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如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明确本节课活动的任务,组织学生在认识银杏花的样子后亲手用工具为银杏树“打花”,经过讨论后同学们自主分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可忙活开了,有的急忙将壶中加上水,有的将公树开的花放到水中搅拌,有的搬凳子,有的扶木梯,有的拿好工具就等着打花,还有人在旁边提醒上凳子和木梯的同学注意安全。大家忙中有序,有些同学身上溅上了水渍,还有的同学被工具喷得满脸水也毫不在意……听着老农的提示,同学们干得更欢了。在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实践学习完全变成告诉式的文化学习过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名存实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正是由于我们正确处理了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给银杏树打花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印象深刻,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去做,贴近生活,快乐来了,学习效果十分明显。综上所述,脱离“做”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做”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做”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让老师们走进了新鲜丰富的教育时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痛快。正如学生在写活动体会中这样说,“这样的综合实践很有趣我非常喜欢,活动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做事要有理有据、有始有终,通过体验才会觉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