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第一节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第三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第三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第一节课程目标及其分类一、什么是课程目标二、课程目标的分类一、什么是课程目标定义: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相应学龄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确定的,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一、什么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基本特性: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所应呈现的状态。一、什么是课程目标二是可观测和评价,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具体状态应当是可以外部观察、直接把握或采用一定的手段可以评价的。一、什么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基本特性:三是反映基本要求。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课程目标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成就标准,是对学生学习所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的设定,它应当是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另一方面,它作为一个标准只要求学生基本达到即可,并不要求每个学生在这方面都是优秀。一、什么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作用:它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进行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首先,课程内容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目标明确以后,内容的选择也就不能随心所欲。一、什么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作用:其次,课程目标一旦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也就随之明确了。再次,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标准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标准还是课程目标。二、课程目标的分类(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二、课程目标的分类1.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评价综合分析应用领会知识二、课程目标的分类2.布卢姆的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1)接受。(2)反应。(3)价值化。(4)组织。(5)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二、课程目标的分类3.布卢姆的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1)知觉。(2)定向。(3)有指导的反应。(4)机械动作。(5)复杂的外显反应。(6)适应。(7)创新。二、课程目标的分类(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977年,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的划分:二、课程目标的分类1.言语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2.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二、课程目标的分类3.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的认知技能。4.动作技能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5.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二、课程目标的分类两种课程目标分类的比较:布卢姆所用的标准是测量学的,因此,从方便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测量和评价的角度考虑,我们宜采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二、课程目标的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既阐明了每类学习结果得以出现的过程和条件,也指出了学习结果检测的行为指标。因此,加涅的分类系统不仅能够指导教学效果的评价,而且还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组成:目标体系总体目标学段目标3-12年级的中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一、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特点:特点原则性较强稳定性较高概括性强较为抽象适应面较广什么是学段目标?某一学龄段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每一学龄段的具体体现。一、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的特点:学段目标也较为抽象和概括,与总体目标相比,学段目标具体一些,适用面窄一些,只适用于某一学段的课程建设和管理。一、总体目标(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一、总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是其他维度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一、总体目标2.过程与方法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一种课程经历,经历活动过程,获取相应的方法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的重要方面。将“过程”的“经历”与“方法”的“获得”及“过程”的“体验”紧紧结合起来,这也有助于教师把握和组织教学过程。一、总体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一方面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有的目标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对学生一般价值观的形成及情感的一般发展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一、总体目标(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总体目标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体验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是作为一个人和谐成长和发展、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功能的最基本的要素。一、总体目标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时代、社会日益呼唤全面发展的人才,即“整体的人”,这种整体性首先意味着个人的发展必须是个体本身、个体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总体目标3.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寻找解决的办法,以逐步形成质疑、乐于探究的积极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总体目标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中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总体目标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别人达成一致、分享共同的成果等。一、总体目标(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特点1.强调体验性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体验性目标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分为三种水平:一是经历(感受)水平。二是反应(认同)水平。三是领悟(内化)水平。一、总体目标小体验游戏:让两个同学结伴,一个同学扮成盲人,一个同学扮成聋哑人,两人结伴完成一段行走的任务,路程中最好有楼梯,转弯等以增加难度。返回时两人的角色对换。回来后让学生谈体验感受。一、总体目标2.注重实践性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合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逾越学科屏障,将所学的各学科的知识在内化和类化的基础上整合起来,使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不再是孤零零的和彼此缺乏联系的一、总体目标(2)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往往都会涉及到具体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甚至是以问题作为线索展开的,因此,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一、总体目标(3)信息搜集、处理和交流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中,信息搜集、处理和交流的能力一般都贯穿其全过程。一、总体目标(4)意念转化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采用“设计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将意念转化为问题解决的能力。一、总体目标(5)动手操作和制作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总体目标3.重视生成性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是按照预设的目标和计划亦步亦趋予以实施的过程。随着活动的开展、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家认识的深化,原有的目标和计划发生相应的调整,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总体目标(四)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总体目标1.英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在英、美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总体目标1.英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1)个人需要的满足方面。(2)社会问题方面。(3)学术准备方面。(4)职业意识方面。一、总体目标2.日本“综合学习时间”的总体目标(1)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以及作为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意识。(2)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一、总体目标3.新加坡的“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1)学生应该养成终身学习和独立学习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从而变成好的创造者。(2)学生应该学习问题解决和系统思维的技能,发展创造性的、分析性和革新性的见解。一、总体目标(3)学生应该发展前摄的思维形式以及查询、评估、加工和应用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成为好的学习者、创造者和交流者。(4)学生应该具有高度的道德完整性和对待多元文化的清晰敏感性;应该感到对于他们的出生地负有义务,以及培养强烈的公民意识,成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的公民。一、总体目标4.我国台湾省“综合活动”的总体目标台湾新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人文情怀、统整能力、民族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身学习之健康国民,包括:(1)促进个体身心发展。(2)增进社会与文化参与。(3)正确认识自然与环境并适切运用。一、总体目标(一)3—6年级的学段目标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涉及三个方面:1.学生与自然。2.学生与社会。3.学生与自我。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1.学生与自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3-6年级的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2.学生与社会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3-6年级的学生要达到以下目标,即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3.学生与自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3-6年级的学生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二)7—9年级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发展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一般思维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也涉及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三个方面。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1.学生与自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7-9年级的学生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那就是: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2.学生与社会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7-9年级的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3.学生与自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7-9年级的学生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一)学段目标与总体目标的关系学段目标是总体目标在每一学龄段的具体体现,总体目标是制定学段目标的重要依据,总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段目标的实现。三、目标之间的关系总体目标学学学段段段123目目目标标标如图所示:三、目标之间的关系(二)学段目标与学段目标的关系首先,学段目标之间是一种承接关系。如图:三、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学段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