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导师制,培养拔尖人才——关于日语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一点思考与设想洛阳外国语学院许宗华一、导师制的渊源及我国的现状1、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2、浙江大学的导师制3、八十年代导师制的新尝试二、日语专业如何实行导师制1、导师的选定2、学生的选定3、如何实施指导:(1)学习指导;(2)科研指导三、几个相关的问题1、导师的考核及奖惩2、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3、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导师制得以实施的基础4、确保足够的经费投入•《2009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人才培养观念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教育的基本逻辑。……高等教育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根据国内外的教学实践和现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实行导师制正是培养培养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材的重要途径。•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造诣深厚、品德兼优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及心理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基本做法:为确定的导师选配一组学生,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由导师负责任地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进行指导。•最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密切。一、导师制的渊源及我国的现状1、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制为15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2、浙江大学的导师制•在校长竺可桢的支持下,费巩在浙大推行本科生导师制。3、八十年代导师制的新尝试•更多的中国高等院校开始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日语专业如何实行导师制•牛津大学的实践回答了语言专业能否实行导师制这一问题。•本科生导师罗杰・皮尔森自身做导师的经验。1、导师的选定•选定的德才标准。•同时应注意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合理。•每组以3-5人为宜,应有日籍教师参加。2、学生的选定•择优(部分)导师制与全员导师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选择,选择的依据是学习成绩与各任课老师的综合评价。3、如何实施指导(1)学习指导•特点:集体指导•基础阶段:以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为目标。•高年级阶段:学生应重点接受与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相一致的导师的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导,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天赋潜能,扬长避短,高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本做法是:每个导师指导3名左右学生,实行定期辅导与个别辅导。定期辅导每周1~2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个别辅导不定时进行,以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为主。•学生以半个学期或更短的时间为一个周期,轮流接受不同导师的指导。•一个周期结束后,进行总结,然后接受另一导师的指导,导师组根据前一周期的情况制订下一周期的指导计划。(2)科研指导•导师的主要指导内容是:向学生传授进行科研活动的基本知识;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指定参考书,组织课外讨论;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和学生的科研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与学生共同确定科研题目;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论文。•目标是每学年至少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在高年级阶段进行•分两个阶段:读书报告撰写阶段和学术论文撰写阶段•目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大大缩短学生毕业后进行科研工作时所需要的适应期和探索期,以便快出成果、出优质创新成果。。•第一阶段的基本做法:•导师制定必读和参考文献的清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指定的文献并提交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提交以后,学生与导师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口述读书报告,导师进行点评,遇到问题随时进行讨论。•如果是一组学生同时进行交流时,所有学生都应参与讨论,各抒己见。•第二阶段的基本做法: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由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论文的议题。•导师对如何收集资料等仅提供指导性意见,并不提供具体的参考文献清单。•论文所需资料和信息应由学生自己来收集整理。•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不定时地征求导师的意见。•论文完成后,同样以单独或集体的方式接受导师的指导,并进行讨论。•对每一个学生的指导都由学生口述、讨论、确定下次的议题等环节组成,所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听完学生的口述后,导师首先应对学生付出努力完成读书报告或论文给予肯定和表扬,之后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尽的分析评价。•通过讨论,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所阅读文献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撰写的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所在,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对论文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提醒学生以后应注意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初期可用中文或中日文混用的方式,后期则主要用日语进行交流,但同时应要求学生全程同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三、几个相关的问题1、导师的考核及奖惩2、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3、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导师制得以实施的基础4、确保足够的经费投入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