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指导感受考点2017年宁德市质检2017年泉州市质检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7.与“臣之妾畏臣”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8.翻译下面句子。(4分)9.简要说说甲乙两文的说理有什么异同?(4分)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8.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甲、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4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理解常用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重点了解常用虚词、断句,句子翻译(课内一句,课外一句),能理解选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考纲翻译下列句子。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夫战,勇气也。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方法指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原则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当直译无法完成时才采用。2、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字字落实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文从句顺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诀”方法指津留删换调补贯1.留——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以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2)钱若水为同州推官(2008年)(若水独疑之)钱若水做同州的推官。(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2.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应舍去不译。(1)夫战,勇气也。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活着。3.换——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词——双音词,古义——今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人皆伏其精练。人们都佩服他技艺的精熟。1.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低下。(2)甚矣,汝之不惠。(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你太不聪明了。只想保全性命在乱世,并不想扬名显达在诸侯中。4.调——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2.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状语后置)4.马之千里者。(《马说》定语后置)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并提句)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你太不聪明了。2.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您凭借什么应战呢?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状语后置)常常从有藏书的人家借书来读。4.马之千里者。(《马说》定语后置)日行千里的马。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并提句)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5.补——对句中省略成分,根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桃源中人)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做客),摆酒杀鸡做饭。(2)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一次击鼓时,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1.文言词语单音节词要补充为相应的双音节词。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2.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例如:(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2)可以为师矣。(《论语》)3.有些句子,没有省略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句意的连贯,要增补一些词语,表意才通顺明白。例如: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1.文言词语单音节词要补充为相应的双音节词。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齐国那样的大国是难以推测的,我害怕他们有兵马埋伏在那里。2.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例如:(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村里的人)看见渔人,竟然非常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2)可以为师矣。(《论语》)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3.有些句子,没有省略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句意的连贯,要增补一些词语,表意才通顺明白。例如: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失去了他本来的思想。6.贯——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文言句中带修辞的(常见的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说法,用典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意译的语言一定要准确、精练。其它翻译注意点:1.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把……怎么样?)(不是……就是……)(莫非……吧?怎能不……?)(……同……相比,谁更……)(不是……吗?)方法指津(1)菊,花之隐逸者也。(2)其印为余群众所得。(……是……)(……被……)固定句式翻译模式(凭什么……?,为什么……?)3.考试时还应注意“踩点”!(1)如……何?(2)非……则…(3)得无……?(4)孰与……?(5)不亦……乎?(6)何以……?2.注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7)何……也?(怎么能……呢?)(8)谓……曰……(对……说、告诉……说)考题评分标准翻译下列句子。(5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2)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3分)(1)(译出大意,语句通顺给1分,译对“鼓”“竭”给1分,共2分)(2)(译出大意,语句通顺给2分,译对“城郭”“罢”给1分。共3分。)凡涉及到”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以及其它的关键性实词、虚词和固定句式,都应当作为重点,将它“踩住”!翻译全文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联系注释,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看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明白基本原则学会六个技巧把握特殊句式牢记踩点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