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完美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龚妙卿、李少英审核人:张海敏【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夯实基础,掌握典型的文言词语,翻译重要的文言句子。2.过程与方法:提要钩玄,明确中心论点,把握主要内容,梳理论证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知人论世,着眼后两段,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②加强诵读,感受情感,领悟文脉,把握“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学习重点】明确论点,把握内容,梳理结构。【学习难点】理解意图,感受情感,领悟文脉。【知识链接】一、题目“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特点是善于说理。一般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是个有所省略的短语,完整表达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六国破败的原因。二、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他有政治抱负,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或者“言当世之要”,以“施之于今”。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写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三、背景1.六国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六个国家,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国本来弱小落后,经过商鞅变法,通过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曾“合纵”抗秦,但各有打算,联合并不巩固,终被秦国“远交近攻”,逐一瓦解,相继灭亡。2.北宋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边关空虚。太宗继位以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又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亦遭败绩。从此以后,宋朝国势渐渐衰弱。导学案装订线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公元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宋真宗与辽缔结澶渊之盟,每年赠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三十八年后,辽再次要挟,宋仁宗最终决定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只过了一年,西夏也来要挟,宋朝只得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辽和西夏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了无穷的后患,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对此痛心疾首。1126年,苏洵死后六十年,“靖康之变”发生了,北宋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自主学习】一、自读单元赏析指导,筛选主要信息填空。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散”不是散漫杂乱,毫无章法,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着充沛的思想情感,有气脉贯注其间。“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第一,提要钩玄,沉思力索,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二、夯实基础1.请给以下加点字词注音。弊在赂.秦(lù)六国互丧.(sàng)率.赂秦耶(shuài)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奉之弥.繁(m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燕.赵之君(yān)洎.牧以谗诛(jì)邯郸..为郡(hándān)革灭殆.尽(dài)秦人食之不得下咽.(yàn)为.(wéi)国者无使为.(wéi)积威之所劫哉2.请在以下句子中找到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意义。(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如果)3.请注明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义。(1)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在道理上)(2)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4.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1)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接着)(4)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5)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等)(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终于到了某种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以往的事情,先例,前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情调情节的生动性、连贯性。)5.请解释以下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和词性。(1)或①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相当于“有人”,不定代词)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副词)(2)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动词)②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形容词)(3)势①其势弱于秦(势力,名词)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名词)(4)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介词)②秦以攻取之外(用,介词)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从而,结果连词)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来,目的连词)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结果连词)⑥以地事秦(拿,介词)⑦洎牧以谗诛(因为,介词)⑧至丹以荆卿为计(用,介词)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介词)⑩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凭借,介词)6.请判断并说明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用“……也”表判断)(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指代“土地”)(3)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和秦国”,为后置状语,应调至“五战”前)(4)洎牧以谗诛(被动句,“诛”在意思上表被动,被诛杀)(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6)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比秦”,为后置状语,应该调到“弱”之前)(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定语后置句,“大”为后置定语,应该调到“天下”之前)7.请翻译以下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有这样的有利势力,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跟在六国后面并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例,这样又处在六国下面了!三、整体把握整体感知文章,筛选关键语句,填补以下结构提纲: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②段承接第1分论点,论述韩、魏、楚三国破灭的原因第③段承接第2分论点,论述齐、燕、赵三国灭亡的缘由第④段提出办法:以赂秦之地,封臣礼才,并力西向,抗秦有望总结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⑤段得出结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完成表格第一段总论点:弊在赂秦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二段分论点1:分析韩、魏、楚三国的破灭,用什么论证方法强调赂秦的危害运用三组对比论证,论述韩、魏、楚灭亡不在战争,而在赂秦。其一、秦与三国得失土地数量的对比其二、诸侯祖先得地之难与子孙弃地之易的对比其三、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的对比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引用《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中的语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归纳,运用引证法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以增强说服力。第分论分析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有何特殊国情和共性原因三段点2:齐国因结交秦国,不助五国,最终势单力薄而亡。燕国因荆轲刺秦,计策失误,招致祸患而亡。赵国因李牧被诛,邯郸被吞,用武不终而亡。共性:三个国家虽然都没有以地赂秦,但都处于秦国极其强大而自身非常孤危的境地,“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令人惋惜。尾句从反面假设,推测六国“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韩、魏、楚三国爱惜土地,不赂秦国;齐、燕、赵三国不出错漏,策略得当,六国未必灭亡。第四、五段:反复强调“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不要“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借古讽今),以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来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国和西夏,要用武力抵抗到底,以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巩固提高】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作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何异同。共同点:两人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就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像苏辙所说,另外四国能够“厚韩亲魏”,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论述重点是接近的。不同点: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原因分析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写作意图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附:苏辙《六国论》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昔者范雎suī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遍)受其祸。(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