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沈大安“文本细读”访谈录《小学语文教师》记者李振村李振村:“文本细读”好像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这个文学流派的口号。我们现在提倡的“文本细读”是不是跟他们一样?沈大安: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本细读”,主要是指一种阅读态度,当然也吸收他们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今天一些专家提倡的“文本细读”,是借用了英美“新批评”的口号,但并不是完全照他们做。李振村:依你看来,文本细读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沈大安:细读文本首先要静下心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人生是这样,读书是这样,教师解文本也应当是这样。当我们开始接触一个文本的时候,最好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放松地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这种对作品的直觉弥足珍贵。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语文教育的前辈叶圣陶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中国读者受明清点评派的影响,往往对具体字句会有很多感想,而缺少整体把握文本的训练。叶圣陶认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对一般文章,我们可以从作者的思路上去把握,而对于文学作品,我们要分析整个作品的结构,然后思考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它的人文价值在哪里,读出作品的意义来。阅读作品不能人云亦云,贵在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读《一夜的工作》,往往跳不出何其芳在文中已经点明了的“劳苦”和“简朴”。但如果我们不囿于这种成见,细读全文,还是会有新的发现。比如这一处:“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我们不妨想想,有几个领导干部批阅文件会看一句用笔画上一个小圆圈?周恩来要批阅那么多的文件,为什么还要看一句画上一个小圆圈?是不是年纪大了,怕记不住?……我们知道,周恩来素以博闻强记著称,何况当时他才51岁。我的理解是,他手中的每一个文件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周恩来不敢掉以轻心,一定要深思熟虑才能定夺。周恩来批阅文件也是举轻若重,甚至谨小慎微,而从中折射出来的正是他对人民极端负责鞠躬尽瘁的精神。尽管这篇文章作为教材已经30年,如果你用心去细读,还是会有新的发现。正像毕淑敏读《海的女儿》,她的感受就是“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