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新青年》1918.5月号,要真正理解本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意义,首先应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有一定了解。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进入更加黑暗的封建统治时期,封建制度更加残酷.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在生死线上挣扎,一场伟大的轰轰烈烈的人民革命运动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就是一九一九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人民要民主,要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制度,反对一切封建道德观念。这篇小说正发表于革命运动的前夜,其时间相继不到一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此时,鲁迅先生的冲锋陷阵,口诛笔伐,旗帜鲜明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毛泽东同志对鲁迅先生做了很高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杰出的组织者、领导者、新文学的奠基人,以小说杂文为武器,向封建制度发出了猛烈进攻。思想内容《狂人日记》的写作目的,正如作者所言:“意在暴露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这篇小说,通过对狂人形象的描写和刻画,深刻的展示了封建社会,一幅血迹斑斑的画图,尖锐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思想和精神----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首先,我们从结构上看这篇小说。小说用日记体形式,包括小序和十二节正文,小序主要介绍了作品的来由及作者录的目的,从侧面点明“狂人”之“狂”的社会根源。(一)重点写“狂”人的病态心理,主要有: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妄的幻觉,全文贯穿着一个“怕”字,通过疯话,执着于一点,来表现他的这些病态,作者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病态,侧重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最恶,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帮凶的反动本质,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这部历史就是“吃人”的历史,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部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又用“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来刻画“吃人”者凶恶而又虚弱的面目,1--7节作为第一层,这一开端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8--10节为第二层,写“狂人”对“吃人”者的诅咒规劝,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正反映了鲁迅先生当时思想上的弱点,他找到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并且与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是,怎样才能达到没有“吃人”的社会,鲁迅先生也并不清楚,不寻找一条革命道路,来摧毁封建社会制度,想通过宣传教育显然是不行的,说服“吃人”的改过自新,更是行不通的。11--13为第三部分:主要写狂人自责精神,自审精神。接下来我们看小说的思想内容:这篇小说剥开了“仁义道德”的伪装,控诉了“易子而食”“割股疗”等残酷罪行,通过“狂人”之口尖锐地揭示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这篇小说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战斗性,所以是当时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一片严正文,它们火的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制度,必须使我们下一代,摆脱封建主义的枷锁,使他们得到健康的成长,这样民族才有希望,祖国才有前途,另外,作者在小说中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精神境界,也是重要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思想内容,都是通过“狂人”的形象来表现的,接下来我们就看狂人这个艺术形象:“狂人”的形象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借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反封建主题,是极恰当的艺术构思。“狂人”是真正的“狂人”,但他又不是普通的“狂人”,他是因为反封建而受迫害致狂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正因为他是“狂人”。鲁迅才可以在他“错杂无伦次”的语言掩护下,无拘无束地淋漓尽致地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大胆地猛烈地倾吐对于封建礼教的激愤心情,“狂人”之所以成为一个站在时代前列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制度的清醒的勇猛斗士,是因为“狂人”对社会的认识是非常清醒的,这认识包括对社会的本质的认识和对封建“吃人”者的认识,“狂人”还具有反封建传统的大无畏精神,这一点又表现在“狂人”大胆地揭开了封建社会的伪装,敢于劝阻,阻咒“吃人者”,敢于向社会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唤,“狂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追求,所以“狂人”有它的文学价值,历史意义,现实社会的启发教育作用。历史意义表现在它是一面镜子,集中反映了这个时代精神,鼓舞着当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士前进,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开拓了中国封建文学史上人物形象塑造的新局面。了解了“狂人”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我们再看《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不朽的意义。这篇小说的意义总的讲在于:它使中国文学从中世纪的封建文学,跨进了现代半封建文学的战斗行列。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战斗宣言,小说所表达的深刻的反对封建思想和所采用的日记体独特的文体形式,为中国文学发展特别是现代文学发展开劈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篇小说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作者巧妙地运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因为作者通过对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的研究,认为单纯地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方法是不能完满地表达作者强烈的忧愤深广这一思想感情,不能达到这一创作意图的,终于作者通过他丰富的医学知识,他表弟的迫害狂的具体症状及深厚的外国文学的修养,使得鲁迅成功地构思塑造了“狂人”这一艺术形象。“狂人”的所谓“吃人”,指的是肉体人把人吃掉,但读者体会的是封建礼教、道德、家族制度,在思想精神上对人的残害和虐杀;再如:“狂人”被关进黑屋子里,读者可以理解为黑屋子是“封建主义”的象征,封建主义竭尽全力要扑杀它的反判者,但清醒的战士却知道封建主义强大沉重是虚假的竭力反抗挣扎,坚定的揭露“吃人者”。现实主义与象征手法的结合,使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具有独立的具体的生命,又含有深刻丰富的意蕴,含蓄耐读,启发读者的联想。其次,本小说运用日记体形式,着重描写人物的心理,个性鲜明,语言上洗炼峭拔。这篇小说以“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而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当时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震动了广大青年的心,今天读起来也有它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发作用,所以《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重大胜利,是新文学的极为可贵的收获,是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