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起源和构成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指一定的国家或民族所拥有的语言文字、性格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生活方式、哲学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诸种精神与物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其表现形式。文化是社会的遗传基因,反映社会的本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其精神而貌、潜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是先导.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关键。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绵延是密切相关的,文化不仅表现一个民族的外在风貌,而且是她的内在“灵魂”。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中华民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血脉数千年不断、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不断发展的、打上自身烙印的文化。这个文化,根据文化学家关于文化结构的见解,其构成包括物质文化、而。换言之,中国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有机整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间,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等层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反映着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特征,是中国文化的气象所在、精神所在。中国文化所讲的文化,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因此,所谓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中国文化所讲的中国,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地理概念是指中国的版图,文化概念是指整个中华儿女精神家园。“中国文化”是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就性质而言,她是中华民族赖以长期发展、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结构而言,她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等层而在内的完整系统;就内容而言,她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并包括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多元(汉族、藏族、蒙族、维族、回族、苗族、壮族、哈萨克族……)一体(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思想学术发展的历程而言,她是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新学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实体;就学术流派而言,她是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名家、杂家等在内的诸子百家分途发展而又相互碰撞交流吸收的结果;就载体而言,她包括经史子集之类的典籍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就时代性而言,她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彰显时代精神的产物;就民族性而言,她是前后相继、不断发展,体现民族智慧的重要载体;就价值取向而言,她是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导向,蕴涵团结统一、贵和尚中、守成创新、以人为本的一整套价值理念的整合;就历史发展阶段而言,是指从古到今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生成的过程是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人类面对生存压迫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那么,伐们考察文化的源头,应该从人类产生那天开始.人使用和制造工具包含了人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存在和意识最原初的统一活动。人的这一活动过程,实际是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是文化逐渐生成的过程。中国文化源于中华大地,是由中国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的总和。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和人们对来自自然的挑战的回应联系在一起,跟人们的劳动即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而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工具把人和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猿人到距今七千年的四川资阳人,这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中国文化逐渐生成的过程。我们不能离开人们的物质生产去考察文化的起源,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文化起源于原始人在应对自然、适应自然、获取生存的过程中对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中华民族的远古租先,是分别在八大区域创造原始文化的。(1)中原氏族文化区:是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区域。(2)黄河下游山东氏族文化区:山东地区密集地分布看大汉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遗存。(3)江汉、三峡氏族丈化区。(4)长江下游氏族文化区。(5)华南氏族文化区。(6)甘、青氏族文化区:其代表性文化是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7)东湘氏族文化区。(8)北方草原氏族文化区:从我国东北起,经内蒙、宁夏、新疆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以细石器为共同特征的新石珍时代的氏族文化遗存。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华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十分享受它而不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衣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近代由于受西方的影响,文化的含义已不完全是中国古代所指的文治、教化和礼乐典章制度,而是具有近代西方的词义了。其词义的变化以及使用频率的增多,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思潮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文化的特征。近代中国文化处于一个由传统的农业文明文化向理性的工业文明文化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的转折,也引起了中国文化的转折。“满族土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00r}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一骤变。面对这一骤变,有见识的中国人开始从西方文化中寻找救国的道路,提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口号。尤其是甲午战争清政府败于日本,引起了中国社会很大的震动,随之而来的,是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维新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卜发展起来的。它是一次救亡图存的运动,也是一次文化革新运动。这次文化革新运动是在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推动卜发展的,反过来又为这一政治运动服务。康梁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以后,孙中山发动了振兴中华、推翻腐败清政府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不体现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民族面临危机时努力探索一条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在此期问涌现出的一些仁人志士,体现出了其爱国的精神。如女革命家、诗人秋瑾的词句“拼将}一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表达了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与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相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民族危机前,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一系列探索救亡图存的改革,他们力图通过改革向西方学习,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从技术层面学习看,近代中国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达到“制夷”、“自强”,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向西方的学习被迫转向了制度层面。从制度层面学习看,中国资产阶级在看到学习西方技术不足以使中国“自强”的现实后,开始探索制度层面的改革。这时,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企图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中国制度的改良,然而戊戌政变宣告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资产阶级被迫采取革命的手段来实现中国制度的改革。辛亥革命以暴力手段掀起了一场自卜而上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它坚持了民主共和的立场,促成了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成立。但最终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袁世凯在文化界推行的尊孔复古的逆流,又迫使中国向西方的学习转向思想层面。由此可见,中国近代文化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文化向理性的工业文明文化的转型过程中,呈现出了被动性的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的连天炮火,惊破了古老中国的封建残梦,迫使其走上了屈辱而艰辛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此后,随着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步步加深,这个昔日雄踞东方的“天朝上国”疆土日削,主权日丧,地位一落千丈。而其维系数千年之久的封建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在西方商品经济和近代工业大潮的冲击卜,无可避免地日益走向解体。在这亘古未有的大变局中,向来处于独尊地位的传统文化更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衰变:挟着坚船利炮而来的,有着更高社会形态背景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给传统文化以猛烈的冲撞,使之在与异文化的接触中第一次处于明显的劣势,其发展举步维艰。辛亥革命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但是经历过一场全国性革命运动所出现的民主思潮,毕竟是不可遏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期问出现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也证明其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说中国近代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具有曲折性这一特点。中国近代文化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卜,把西方的文化直接移植过来,即以西方近代文化的各种物质成果和精神成就作为自身近代化的范本。技术上对西方的模仿,林则徐、魏源等感受到先进的军事技术对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始了模仿西方技术的过程。这种思想后来具体落实到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冯桂芬等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制度上对西方的模仿;会进步的陈规陋制,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率先倡导“图保自存之策,舍变法外别无他图”的政治变革主张,在1898年1月上书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康有为提出“誓群臣以定国是”、“立‘对策所’以征贤才”、“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等三条基本国策。在“百日维新”中,维新派改机构裁绿营、废八股办学堂、设银行倡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