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向课堂要效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高昂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去认真思考问题、倾听别人的发言,无形中提高自学的能力,积累相关的数学知识。【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明显的进步或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教得快乐,学得轻松。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指出的:“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教学活动中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处理好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情感、态度。题海式的练习,使学生怕学,厌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师也教得很辛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快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新颖的导入新课方式很重要,具体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游戏导入,就是通过结合实际的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课程的乐趣,因而做好心理准备来学习新课。2、质疑导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心特别强,因此当他们遇到疑问时,大脑便会产生特有的兴奋,于是就会想方设法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会有的放矢。3、情境导入,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是情绪低落时的2倍。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就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是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关键。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或生活情境就能很好地达到目的。例如:教学《1米的认识》时,有人就创设了小动物们要进游乐场玩的有趣情境,售票员说“长颈鹿要买票,松鼠不用买票。”为什么呢?因为游乐场有规定“1米以上要买票,”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引出现实生活常见的问题,导入新课。4、迁移导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及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是影响知识学习的两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因此,学习新知识之前充分挖掘原有认知结构的可用性,提高稳定性和清晰度是学生参加与学习的重要知识保证。(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生乐学数学,学好数学便有了基础。当然,知识光靠教师教是远远不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了呢?这需要教师的指导:一开始布置预习作业,学生不知道怎样预习,我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预习。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培养,学生学会并且养成了预习的习惯。怎样才能让做作业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行为呢?课堂练习不能只重数量而轻质量,要在“精”和”趣”字上下功夫。如果练习缺乏精心设计,只是重复的,大量的“题海战术”,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这时教师不能只关注习题的本身,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并且作业的质量还比较高。当学生乐学数学,学习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时,学生就学得轻松了。学生学得轻松时,教师也就能够教得轻松,这种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二、把好教学关,向课堂要效率(一)提高课堂讲授的有效性教师只有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熟记于心,讲授起来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必须注重每一次备课的实效性,教师要在精心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和设计意图,设计好简练、精准的教学小结语,用以规范教师的课堂语言,避免教师语言的随意性和无效重复,达到精讲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巩固时间。(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发端,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提问。把握空间上的开放度、内容上的深刻性、对象上的层次化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如何让学生把握提问方法,提高质疑水平呢?1.让学生掌握结构,明确质疑方向教师要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入手,把握知识之间联系,以此作为指导学生质疑的重点,做好示范提问,教给质疑的方法,为今后学生学法迁移,独立质疑做好铺垫。例如进行“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中的笔算部分的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例题的特征、运算顺序、部分积的定位、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质疑,为后面学习多位数乘法质疑做好铺垫。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就可以对照“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推,从而懂得从例题的特征、计算顺序、商的定位、怎样试商、被除数中间不够除怎么办、被除数末尾不够除怎么办等方面提问。2.让学生把握要点,提高质疑水平学生明确质疑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了一定质疑能力,但要使学生的每个问题都能问在重点处,或问得恰到好处,还要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要点,学会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如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为值得怀疑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已经理解的学生可以提问,考考教师和同学;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即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质疑,即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在“认知冲突”中找疑点(知识断链处),即新知识同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矛盾冲突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大胆猜想、联想、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提供发展潜在能力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里,就会为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而自豪,学习的积极性势必倍增。(三)提高倾听的有效性教师养成倾听学生的习惯,把课堂的“中心工作”从关注教案转移到关注“学情”上来。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课上不仅倾听教师的讲述,更要培养学生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听同学发言的时候,要面向发言的同学,看发言同学的表情、动作,听他的发言,思考他的话,发表见解。(四)提高反馈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反馈,就要注意多采用积极反馈策略。所谓积极的反馈是指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反馈,而不是通过反馈挫伤学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实行了分层练习的实验研究。教师在布置练习时,给一些学生的练习题内容单一、指向性强、比较容易些,给另一些学生的练习题综合性强、比较难一些。教师布置这些不同的练习,目的是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但每个人都要有发展。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教育教学工作,能为提高学生集体的智力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五)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业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环节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精心设计作业,做到适量性、层次性、趣味性、有效性兼顾,能对课堂教学起画龙点睛、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可爱的字母、表情、图表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儿童化的标题体现着老师的关爱与鼓励;使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更加爱学数学、爱用数学;在作业中渗透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激励学生为取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付出努力!有效课堂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