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10-311/11政府信息公开发展规划首页   当前位置: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2009-06-0510:53:26 字体:[大中小](2009—2020年)第一章绪论  1引言  随着桥港时代的到来,南通市区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作为上海北翼城市,将成为长江入海口跨越发展新格局的核心区和新兴产业集聚区。《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提出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创业城市”的城市总体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突出江海联动开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思路,对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市政府决定编制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09年-2020年。其中:  近期阶段为2009年-2012年。  中远期阶段为2013年-2020年。  3规划范围  本规划区域主要指港闸、崇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区内现有耕地约136000亩,根据城市发展规划,2012年后仍保留的耕地91000亩左右,2020年后保留的耕地51000亩左右。  l2020年后仍然保留的农业用地和农村区域(中远期),包括港闸区宁启高速以北、宁启铁路以东区域和崇川区宁启铁路以东区域保留的农业用地以及狼山风景区生态绿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海镇、竹行镇等处保留的农业用地以及老洪港风景区的生态绿地,共51000亩左右。主要进行全面基础设施规划和中长期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l2020年前为农业用地,之后改变用途的土地,面积40000亩左右。主要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和农业项目选择性规划。  l2012年前为农业用地,之后改变用途的土地,面积45000亩左右。主要进行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简易设施农业项目规划。  l与规划区域相邻的通州区部分乡镇作为辐射拓展区域,暂不作具体规划。  4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城乡融合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突出重点,分期推进  5规划主要依据  5.1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简体繁体English日本语WAP中国南通个性化定制首页新闻中心透视南通政府信息公开办事大厅公众交流12-10-31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一号文件)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4)  5.2江苏省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  《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004年修正)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999)  5.3南通市相关规划及文献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  《南通市统计年鉴》(2008)第二章基础状况  根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定位为上海北翼经济中心,长三角地区江海港口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旅游贸易城市。规划区区总面积35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6.79万人,规划到2020年人口规模为180万人。  1基本情况  1.1土地资源  规划区内总面积35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约136000亩,占25.5%;2020年后耕地面积约为51000亩,占总面积的9.6%。适宜种植粮、油、果、菜、药、特等多种类型作物,具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条件。  1.2农业结构和产业分布  l农业结构  规划区内农业目前以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种植为主。北部幸福、陈桥、秦灶等地以稻、油为主,有少量蔬菜和休闲观光农业;南部竹行、小海以蔬菜和四青作物为主;沿江地区以休闲渔业和特种水产养殖为主。  l农业产业化  规划区内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年销售收入12亿元,但除嘉吉粮油、顺发面粉、安惠生物、红梅乳业外,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示范带动作用较弱,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1.3基础设施  规划区内镇(街办)村公路和乡村间主干道基本形成,共有低压输水管道55.7公里;硬质渠390.1公里,土渠449公里;水泥路739.1公里,土路118.5公里,砂石路382.8公里;机耕桥742座,电灌站1195座,小沟级建筑物1967座;三级河134.6公里,四级河590公里。  1.4社区及合作组织  规划区共涉及19个街道,99个行政村(社区),有7.9万农户,24.9万个农业人口,其中劳动力14.5万人。只有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仅有128户,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水平较低。  2优势条件  2.1交通区位优势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现已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空三位一体,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高档精致农产品可以直销上海都市圈市民餐桌,农业园区可以零距离向市区居民开放。12-10-313/11  2.2城乡融合优势  城区大、农区小,农业用地点状分布,利于农业植被镶入城区,农业景观融于城貌,将创造出农业与城市、“人与自然相依共荣”独特的生态文化魅力和风貌,为上海都市圈居民提供绝佳且便捷的休闲度假空间。  2.3城市经济优势  2008年,GDP总值达575.84亿元,财政收入115.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40元。随着省管县经济体制逐步推进,市政府和城区经济每年可以向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建设提供比周边其它地区更强大的资金支撑。  3制约因素  3.1土地资源紧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规划区内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分布极端零碎,农业发展土地资源日渐紧缺。  3.2基础设施差  规划区内渠道、电灌站陈旧。70%以上的灌溉渠道为土渠,机房破旧不堪;还有一部分河道急需疏浚,部分路段年久失修、路况较差。总体而言,基础设施普遍较差,远不能适应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急需整体规划,加大投入。  3.3产业基础弱  规划区内产业布局零乱,主导产业不明确,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小、占比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产业链不长,联结作用不强,急需培育扶持主导产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3.4发展成本高  工业化进程加快,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带来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同时,规划区内民居密度大,农民惜地严重,拆迁成本和土地流转成本较高。第三章发展战略  1发展理念  从生态城市建设的高度,遵循“三生一体、城乡融合”的理念,努力将市区农业全面渗入中心城区、融入上海都市圈,实现传统农业向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跨越。  “三生一体”,就是生产、生态、生活三者融为一体,相互通融、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城乡融合”,就是城乡之间功能互补、文化共享、利益互惠。  2发展目标  高标准建设农田基础设施、高起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水平推进产业化进程,重点构建“高效精品种植、生态休闲服务、现代农贸物流”三大产业板块,建设“万亩设施种植园、万亩农业科技创业园、万亩休闲农业创意园、现代农业物流产业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五大农业园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乡融合、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生态环保、辐射周边、惠及三农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核心区。  l近期建设目标  到2012年建成9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成40000亩左右各种类型的高效农业区,完成45000亩左右区域环境整治,农村水土环境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要求,农产品符合绿色产品标准比例达到70%,形成3-5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高效农业面积达100%,休闲旅游农业和农业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4000元。初步构建起三大产业板块和五大农业园区框架。  l中远期建设目标  到2020年全面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建成51000亩左右高效农业示范区,农村水土环境进一步改善,达到绿色农产品基地标准,所有农产品达到绿色产品标准,形成10-12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休闲旅游农业和农业服务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0元,建成长江以北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样板区。  3功能分区  l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12-10-314/11  区域范围:港闸区的幸福街道、陈桥街道、秦灶街道、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处农业用地,共40000亩左右。  主体功能:为市民提供优质农副产品,为周边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示范,为地区涉农产业提供物流服务,构建城区现代化农业新景区。  建设目标:建成基础设施现代化、产品优质安全化、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经营产业化、社区生活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阶段安排:近期重点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中远期逐步演变为农业科技创业园、高科技精品农业示范区。  l滨江创意农业集聚区  区域范围: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老洪港风景区、竹行镇、小海镇、南通农场,崇川区狼山、观音山街办等处农业和生态用地,共50000亩左右。  主体功能:集聚各种以个人创造力的发展和实现为动力源泉、以开发农业多种潜在功能以及功能创新为特点的创意农业产业项目。  建设目标:建设各种类型的农业景观带、生态农艺园、休闲农户群,为市民和上海游客提供休闲、体验、游乐、特餐、文化、精品选购、创意成就展示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生态和文化服务,建成都市生活不可缺失的新型生态文化服务区。  阶段安排:近期重点发展江海特色餐饮、垂钓、采摘等类型的多功能农业,进行区域开发整体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远期逐步进行档次高、规模大、特色强的休闲旅游园、市民创意园、科普教育园、绿色商务园、特色农业文化园等建设。  4主体产业设计  l高效精品种植业  采用设施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以高档蔬菜、水果、花卉产品为主体,以优质、安全、特色、鲜活、精美为质量目标,面向城市居民及游客市场。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  l生态休闲服务业  以现代化、生态化、园艺化、创意型产品生产为基础,完善配套服务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拓展农业生产的休闲、旅游、服务、商业新功能,重点在地域性、景观性、新奇性、多样性、趣味性、服务性、文化性、艺术性方面提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雅、多样、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宣教等服务。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滨江创意农业集聚区。  l现代农贸物流业  充分利用港桥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长三角都市圈和国际市场,重点进行优质、中高档的鲜、活、美、绿色食品和精制加工成品(半成品)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带动沿江和苏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农贸物流业项目位于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第四章项目规划  以项目为载体,实行战略性项目与近期项目建设相统一。中远期规划五个战略性项目,推动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近期规划十个项目,着眼于项目落地,以此推动远期目标实现。  1战略性项目  1.1万亩设施种植园  l内涵简介  以蔬菜、花木等园艺产业为主,加快土地流转和资源整合,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链式发展、合作推进的形式,以及品种技术、发展模式、市场体系创新,着力提升品质、创建品牌、形成规模,促进高档设施化种植业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