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简表发表日期:2008-04-02本页面已被访问:3次抗菌药物作用部位及机制药物作用机理耐药机制ß-内酰胺类干扰细胞壁合成产ß-内酰胺酶;LBP改变;过期氨基糖甙类作用于菌体内核糖体,抑制蛋白合成,并破坏细胞膜完整性细菌产生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使之磷酸化,乙酰化或腺苷化而失效大环内酯类作用与细菌核糖体,抑制蛋白合成靶位变异,降低药对核糖体的结合力;膜通透性障碍,泵出,水解大环内酯环糖肽类药与粘肽合成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结合,生成复合物,阻断C壁粘肽合成使前式中的D-丙氨酸变异成D-乳酸或D-丝氨酸,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促旋酶与DNA拓扑异构酶Ⅱ,Ⅳ是促旋酶A亚基中的Ser-84或Glu-88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外排泵出;过期抗菌药物作用部位及机制作用部位机制抗菌药物主要靶位细胞壁阻断细胞壁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转肽酶转肽酶核糖体阻止核糖体蛋白合成糖肽类磷霉素类环丝氨酸杆菌肽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乙酰-D-丙氨酰-丙氨酸多聚酶丙酮酸UDP-NAG转移酶丙氨酸消旋酶/合成酶异丙基磷酸酶肽链转移酶转位酶肽链转移酶伸长因子G核糖体亚基A位核酸阻断DNA,RNA合成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呋喃类初始合成阶段和转运过程DNA旋转酶RNA聚合酶DNA支架结构细胞膜叶酸合成影响细胞浆膜通透性影响叶酸代谢多粘菌素磺胺类甲氧苄胺嘧啶DNA支架结构磷脂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