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精神北京协和医院听课见闻医务科张广伟简介协和医院建于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建院之初,就志在建成亚洲最好的医学中心。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接管了协和。它隶属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是中国最早承担外宾医疗任务的单位。是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之一(风湿免疫科是国家教委唯一风湿病专业全国重点学科)。“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现代医学教育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理念就起源于这里,上世纪60年代即由协和提出,一直沿用至今。协和是一座圣殿在一些患者心中,协和医院代表着最高的水准协和是一座摇篮张孝骞、林巧稚、黄家驷、曾宪九等一大批医学大师诞生,成为许多学科的奠基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医学奇迹。协和是一种气候“大树”为“小树”遮挡狂风暴雨,却不遮挡阳光雨露,从而形成了一片蓬勃向上的“森林”。协和三宝一说是:图书馆、病历、名教授另一说是:图书馆、病历、严格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协和三宝之图书馆协和医院图书馆,曾被誉为“亚洲第一”的医学图书馆。该馆目前藏书超过四十九万册,期刊5000余种,尤以外文医学期刊最为丰富,同时藏有千余部中医古籍。它还拥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具备现代化网络服务功能,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最为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称之为“散发着传统的幽香、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黄金屋’”。图书馆因读书的人而灵动图书馆折射的是学无止境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协和三宝之病历协和医院从建院之初,就建立了严苛的病案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协和医院积累的病案已达240余万册。有些病历,出自医学大家林巧稚、张孝骞、吴阶平之手。人们还可以在其中发现孙中山、梁启超、蒋介石、宋氏三姐妹、张学良、斯诺等一代名人的病历。此外还有记载世界首例、中国首例疑难重症及罕见病例的病历。现在协和的许多教授,都能回忆起自己的前辈如何重视病案书写,以及如何严格要求自己的故事。那时,只有对病人的情况烂熟于心,才能通过协和前辈们严苛的标准和严酷的追问。有些病历写得不好的,被老师当众摔在地上的事例并不罕见。协和党委书记鲁重美教授回忆起自己毕业刚进协和医院时的情景:第一次随上级医生查房,当张孝骞教授把病历推到她面前时,她所有的词都忘了。为此,她被罚“重做一年实习生”。在接下来这一年的实习生涯里,她一共写了100余份病例,总算深切体会到了病历该怎么写。“导师这种近乎残酷的手段,逼我练就了一身真本领”。张孝骞教授,一生坚持检查学生病历的习惯。一次查房时,张教授发现病历写得不够详细,一言未发,静静地坐到病床前开始问病史,并认真查体,详细记下了所查病情。这种无声的行动,一直刻在学生的记忆里。张教授说:“写好病历的确不简单,我自己也写不好病历啊!诊治疾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句影响医学界几代人的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张孝骞对病历要求极为严格,不仅内容要准确齐全,而且单位要标准化,字迹不得潦草,绝对禁止自编的简化字和缩写。要求忠实于事实,在重要的地方还要分析,不能写成流水账。张孝骞常说:“病历是有历史意义的公共财富,不能看成个人的小事而漫不经心,要对别人和后人负责。”1999年海峡两岸交流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事迹时,很多人认为孙中山死于肝癌。参加研讨会的协和医院医生展示了保留在协和病历中孙中山的病理报告,揭示了死于胆囊癌的真相,让与会的台湾学者很是震惊。“戒、慎、恐、惧”,是张孝骞的座右铭“每一个病例都是一个研究课题”,这是张孝骞的一句名言“在病人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小学生”。张孝骞给病人查体时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一个大家曾经都诊断不了的疑难病人,张孝骞通过查体发现病人右侧腹股沟有一个小肿物,立即想到这肿物可能分泌某种激素物质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从而确诊了一种极罕见的病:间叶瘤合并抗维生素D的低血磷软骨病。据说,这例是世界发现的第八例。吴阶平在四年级时看了一名肺结核病人,从病史、体征、胸片到病程,都很典型,他认真记录了病史,查明了体征,写了病历,便去请教师复核。那天负责复核的教师是朱宪彝副教授。朱教授审阅了病历,复核了体征之后,问他有没有查痰,曾否查到抗酸杆菌。吴阶平回答没有查痰。朱教授严厉地说:“你现在是四年级学生,就想简单化。明年做实习医生,一定更简单了。做了住院医生,还要再简单。到主治医生,自然更加简单了。”吴阶平回忆说:“这顿劈头盖脸的批评使我无地自容。也正是这次,使我开始懂得了一个医生的主观分析不能代替客观实际的道理。直到今天,每当我谈到医生的成长道路时,总是再三地提醒青年们,要认真区别主观分析和客观实际之间的差别,并把它看成能否自觉成长的要点之一。”只有对病情详加观察、仔细查体,并对检查结果详加记录,并经过归纳、分析,才能写好一份病历。写病历是当医生的基本功之一。可以这么说,病历写得好,才有可能会成为一名好医生。医生训练、成长,是“从写病历开始的,而不是开刀,更不是开药”。有些病历,可能表面上看一项都不少,但其中没有贯穿医生的思考和分析,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电子病历对于培养医生有一定的缺陷,有的医生直接拷贝病历模板,省去了结合临床思维的过程,张孝骞教授曾说过,病人不是千人一面,同样的病,病征不可能完全一样。过去医生要做化验检查是根据病情需要,先判断基本病情,再做检查来证实我的判断是否正确,现在主要是靠检查取得结果,再根据结果判断病情,缺乏了医生的主动思维过程。诊断以治疗为目的,反过来,治疗又可以检验诊断,推动诊断,但是正确的诊断不是一次完成的。每一个具体病例的诊断,都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随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化和继续不断的观察,诊断可以被证实、补充、否定或改变。目前,随着检查设备、仪器的增多,也为医生增加了对病人观察的手段;现代化的设备,只有与医生对病人的直接观察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检查手段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医生对病人的直接了解的基础上。协和三宝之名教授和住院医生制度无论是名教授还是住院医师制度,都是协和最大的无形财富,是一代代德艺双馨的医疗工作者言传身教带来的良好临床教学传统。住院医师培训始终是协和临床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一代医学大师如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等都脱胎于该体系。协和内科尤其重视对住院医师的培养,目前仍然继承和保留了这一宝贵传统。协和的查房和病例讨论制度这些可以复制,但是真正复制得其精髓并坚持成为制度的还是少。多年的协和教学形成了一套优良的教学传统----住院医生培养制度。名教授和住院医生制度是一脉相承的有了严格的住院医生制度才能诞生名人大家住院医生培养制度简介林巧稚曾要求妇产科的骨干,必须要有内、外科的基础。要求她们到内、外科各做半年住院医师再回到妇产科做住院医师。病理科主任,则把手下的年轻骨干,派到内、外科做一到两年的住院医师,以使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得更加密切。所有的这些形式,说的都是三个字“基本功”。协和住院医生的培训重点是:强调能力培养,而非死啃书本;强调基本功培养,未来发展才能厚积薄发;强调科学严谨,养成认真求实的习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渐历练成长。1.长时段培训,二级学科在先,专科训练在后。整个培训阶段历时至少五年。在担任总住院医师或进入专科训练之前,住院医师一定要夯实基本功,不仅要轮转内科各专业,还要完成急诊和ICU的培训,这样才能培养全面的学科视野,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2.重视培养涵盖临床、科研和教学在内的全面能力内科住院医师在专科主治医师和内科总住院医师指导下,完成临床工作。在临床轮转期间,着重培养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包括临床思维、动手操作、人际沟通、病房教学、科研写作等。3.总住院医师制如果将住院医师培养比喻为“宝塔”模式,总住院医师就是这个“宝塔”的尖端。优秀的住院医师5年后有机会被选为总住院医师,他们既是科主任的助手,又是全科所有事务的总管,直接对科主任负责。总住院医师白天负责全院的内科会诊,夜间不仅要全面掌握内科医疗工作,还要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突发紧急情况,为急诊和其他科室提供援助。总住院医师还要负责内科教学,指导住院医师成长。4.在保证普遍培养水平的同时,重视精英教育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住院医师,科室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进修、外出学习方面给予更多的机会,以培养良性竞争的氛围。内科大查房概述“大查房”最早称为“大巡诊”。最初医生很少,在病人的床边即可进行。后来参加的医生越来越多,内科大查房现在移至学术报告厅进行。内科大查房是协和的宝贵财富,伴随协和90多年,在业界广为流传,是协和的一个品牌。“大查房”是一个集思广益、培养人才、增强凝聚力和展现协和内科魅力的平台;是一份既有传承、又有发扬的协和文化遗产;更是一部记录医学大师成长的史册。内科大查房优势一.“集思广益”,解决患者诊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二.“交流信息”,利于医师之间互相学习。三.“培养人材”,使年轻医师得到锻炼。四.增加科室的凝聚力。上世纪80年代,80岁高龄的张孝骞仍认真参加每一次内科大查房,在其1979-1986年的日记中也多次提到内科大查房,看得出张老在全力捍卫着协和的这种学术气氛。“……据云明天又无大查房!学术气氛冷淡,不重视临床实际,如此下去,医疗质量、人才培养,十分堪虑!……”由于全院行政上的安排,1979年12月25日的例行全科巡诊被取消了,张孝骞非常生气。在这天的日记中,他写道:“……闻本周三又因评比工作停止举行大查房,不禁不能抑制,盛怒之下,又不择言。到病房后又大发牢骚,虽然讲了一些临床工作方法,有似对牛弹琴,但仍有语病。事后追悔不已而且影响心脏,期前收缩频繁,下午休息了二到三小时才平息。夜间只睡二到三小时(服两次睡药),真是何苦!当然有不平之气,但发泄是取祸之道,奈何!可能已有精神病了!今天圣诞节!”大查房流程协和内科对大查房历来都是很郑重其事的。事先,总住院医师要从各专业组、各病室选出具有某些特色的病例,经主治医师认可,先行公布。经常参加的有各专业组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进修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及相关科室护士长和护士。大查房流程第一步是选择病例。总住院医师从内科各专科选出有特点的病例,经主治医师同意、大内科主任认可,先行公布。第二步是准备病例汇报。负责这个病人的住院医师,精心准备病历摘要、各种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结果。要“特别熟悉病人的病历、诊断和治疗过程的详细情况,并准备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主治医师则准备在大查房会上做中心发言并为病例诊断与治疗提出充足的依据,征求本专科资深专家的意见。大查房流程第三步是病例汇报。住院医师完整、扼要地汇报完病人病史后,病人被带到大查房现场,在大内科主任现场指导下,各级医师对病人进行体检和病史询问,然后主治医师进行中心发言。大查房流程第四步是自由讨论。这是大查房最精彩的部分。各科室之间,相互提问和解释。本科室的医生,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包括鉴别诊断、治疗意见,以及国际上治疗这类疾病的进展。其他科室医生,对与该病相关的问题作出解答。放射、超声、病理、检验科等科室医师,对检查结果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甚至包括必要的基础课教授和讲解,每个人都可提出自己的见解。大查房流程“主任们会随时站起来点名让年轻人发言,同时也鼓励大家提问题。所有的讨论都结合病人的实际,不是脱离实际的泛泛空谈。病人身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以后它将怎样变化,总之关于病人的所有问题你都可以问个为什么,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生动的考试”。著名血液学专家张之南教授谈起他所经历的五、六十年代的协和大查房时这样说。大查房流程第五步是大内科或专科主任总结性发言,表明自己的见解,并指示下一步的诊治措施。一时未能解答的问题,可进一步观察检查,或从外科手术中的手术发现给予回答。如有新的资料,在以后的大查房时做追随报告。大查房”的“大”字,不仅体现在参加的医生数目多,而且真真的体现了各个专科的医生的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