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溯源著名主持人梁冬第一章揭开国学的神秘面纱揭开国学的神秘面纱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隐士情结,儒、释、道诸家莫不如是,而高古时期尤甚。隐者们往往才大志疏,所向高洁,陶渊明式的林泉之隐固然经典,东方朔式的朝市之隐亦不鲜见。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收放之间,进退自如。旅游卫视的梁冬先生,携《国学堂》栏目以国学会师友之精神,遍求贤者,还真“一念一闪,振动十方”,为我们带来了一位潜居终南山下二十余年,寄情山水静修学问的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正如要了解男人,就一定探讨女人一样,要讲国学,也只有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去讲,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王老师恰好就是这样一位融贯中西的大师,他从大哲学的高度,上至人类起源,下至一字一词,古中外纵横捭阖,可谓纳须弥于芥子,化腐朽为神奇,由此展开了一段妙趣横生却又发人深省的国学之旅。引子:逐渐远去的真理人类所有的学问,到了现代,都越分越细了,可是真正的哲学,它和现代一般学问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哲学是追求终极的,而一般学问是讨论具体问题的,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会受到上百个甚至更多的因素影响。比如烧制茶杯,选料要好,制作工艺要好,火候要好,釉彩也要好,有上百个因素影响着它,这个杯子才能烧好,可是如果把任何一个因素单拿出来,问这个杯子为什么好?用任何一个因素都说不清。再比如感冒,一个人感冒了,其实也受到上百个因素影响。同一场感冒过来,有的人得,有的人不得,有的人重,有的人轻,可见感冒并不完全是一个病毒问题,如果要是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去说,永远说不清,因为这些因素的排列组合是个无限大的数字。现在科学实验室是干什么的?它就是把多个因素里面的其他因素屏蔽在外边,把一个因素调引来研究,这就叫实验室。然后把这个因素研究完,扔出去,再调进来一个,把其他因素屏蔽在外面,可是这样研究完,仍然说明不了问题,因为无法说清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会是什么状态,每一个因素互相排列组合后又是什么状态。显示全部信息第一章揭开国学的神秘面纱揭开国学的神秘面纱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隐士情结,儒、释、道诸家莫不如是,而高古时期尤甚。隐者们往往才大志疏,所向高洁,陶渊明式的林泉之隐固然经典,东方朔式的朝市之隐亦不鲜见。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收放之间,进退自如。旅游卫视的梁冬先生,携《国学堂》栏目以国学会师友之精神,遍求贤者,还真“一念一闪,振动十方”,为我们带来了一位潜居终南山下二十余年,寄情山水静修学问的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正如要了解男人,就一定探讨女人一样,要讲国学,也只有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去讲,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王老师恰好就是这样一位融贯中西的大师,他从大哲学的高度,上至人类起源,下至一字一词,古中外纵横捭阖,可谓纳须弥于芥子,化腐朽为神奇,由此展开了一段妙趣横生却又发人深省的国学之旅。引子:逐渐远去的真理人类所有的学问,到了现代,都越分越细了,可是真正的哲学,它和现代一般学问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哲学是追求终极的,而一般学问是讨论具体问题的,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会受到上百个甚至更多的因素影响。比如烧制茶杯,选料要好,制作工艺要好,火候要好,釉彩也要好,有上百个因素影响着它,这个杯子才能烧好,可是如果把任何一个因素单拿出来,问这个杯子为什么好?用任何一个因素都说不清。再比如感冒,一个人感冒了,其实也受到上百个因素影响。同一场感冒过来,有的人得,有的人不得,有的人重,有的人轻,可见感冒并不完全是一个病毒问题,如果要是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去说,永远说不清,因为这些因素的排列组合是个无限大的数字。现在科学实验室是干什么的?它就是把多个因素里面的其他因素屏蔽在外边,把一个因素调引来研究,这就叫实验室。然后把这个因素研究完,扔出去,再调进来一个,把其他因素屏蔽在外面,可是这样研究完,仍然说明不了问题,因为无法说清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会是什么状态,每一个因素互相排列组合后又是什么状态。当今科学翻新的速度确实越来越快,托勒密的地心说,稳定统治西方的农业文明1400年;哥白尼的日心说出来四百年都没到,大部分错了,他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实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他说行星是围绕太阳转,是正圆形轨道,其实是椭圆形轨道;牛顿的学说,只出来了二百年,就被爱因斯坦挤到后排座去了,然后爱因斯坦就赶快宣布,说他的学说只是一个“短命的过渡,”可见,知识的真涵越来越少,知识的寿命越来越短。国学的起源——中原农业文明国学与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主要是在和西学比较。所谓西学就是古希腊这一脉。我们要先认识到中国国学的价值很高,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古文化的遗产,是唯一一个宝贝,其他所有的文明古国都消失了,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玛雅、古巴比伦、古希腊。实际上古希腊的文化已经完全丢光了,是后来阿拉伯人把它继承了,然后所谓的欧洲中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是通过阿拉伯人把资料重新翻译,把古希腊文明又捡回来,是为今天的西方文明。所以说,中国文明是古代完整保留下来且一脉传承至今的唯一的文明,但是由于古希腊文明缔造了今天的现代文明,所以我们现在说国学,是相对古希腊的这个西学,也就是现在西方文明这个西学而言。北大李零教授说得很好,说什么叫国学?“不中不西之学,国将不国之学。”也就是说你这个国学是面临了西学的冲击,你才是国学,如果全球都是中国,哪有什么国学可言。那么,中国这一块地方,为什么会孕育出国学呢?是因为这个地方原始的生存条件造成的。首先,东亚是一片非封闭的地方,东边是太平洋,古人根本没法越过,北面是高寒地带,西面是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都在那,南边是横断山脉,所以它就把这个地方的人局限在这里了。它和西方文化的摇篮——环地中海文明有很大的不同,地中海的形状相当于一个夹在欧亚非主大陆之间内湖,古人刻一叶独木舟就能越过去,然后他们交流很多,所以就会有一个半商业文明。而且古希腊那个地方不适宜于耕种,它土地情况很差,大地上都是荒漠石头。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的文明完全是黄河中游文明,我们把它叫中原文明。中原早期只有很小一块地方,那为什么叫中原文明呢?中原,也就是河南那个地方,是黄河中游,在黄河的上游是黄土高原,那是关键。要知道,地球表面上的平均土壤厚度只有0.5米,而黄土高原的土壤堆积层却达到几百上千米之厚,整个地球只有一块这样的地方,这是地质上非常奇怪的一个地貌,曾经困扰地质学界很长时间。现在有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信风造成的。信风,顾名思义,就是讲“诚信”的风,它老是按着一个方式刮。其实,信风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地球自转,地球转的速度和大气层转的速度有差异,这样就形成一个恒定的风的方向;第二个是赤道,赤道这个地方,因为太阳直射,它的温度很高,空气上升,然后向两极落下去,所以它又形成了一个气旋。这两种气旋扭结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很特殊的气旋,恰恰就落在黄土高原这一片地方,可能风在这个地方骤然停止,而刮起来的最细的土壤就这样经过亿万年的累积,通通落在了这个地方,这就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这片黄土,我们今天觉得它很糟糕,你现在到陕北去看,看到那里一片荒凉,看着很不入眼,可是这一片黄土地真是了不得。黄河从这个地方经过,把黄土带下去,到了中游,黄河河道变宽,水变缓,于是黄土开始慢慢沉降,这就是中原的黄河冲积平原,就是现在以河南为中心的这一小片地方了。由于只有最细的土壤才能被风带过来,所以这里的黄土很细,用最原始的工具,比如一根木棍,下边绑一块带尖的小石头,在地上一划,就能当犁。而且这里长不了大树,只能长灌木,一把火烧过,刀耕火种,马上就可以下种子,就可以长粮食。这里的农业文明特别容易发展,所以,中国的农业文明是全世界最成熟、最发达的农业文明之一。英国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家叫汤因比,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不是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也不是自然条件最差的地方。因为在自然条件最差的地方,人没法生存。而自然条件太好的地方呢,能长成非常茂盛的密林,但是随之也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第一个农业文明以前,人类是采猎生存的,所谓采就是像猴子一样,摘果子吃,所谓猎就是像老虎一样,捕动物吃,所以采猎状态这个文明,和动物的生存方式没有根本区别。在原始大森林里,既然有大量的树木,当然果实也丰富,动物也多,采猎很容易继续。所以用不着种地,种地很辛苦。第二个问题,到真没啥吃的时候,想种地,会发现开垦是极其困难的。拿一把钢斧砍倒一棵大树也得几十个小时,然后再把那个树根挖出来,没个十天半月挖不出来。古人要用石斧把树砍倒,然后再把根挖出来,好几棵树才够一亩地,真是猴年马月都搞不出一亩地。所以自然条件太好的地方,也不是最适合农业文明的地方,反而自然条件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的那些地方,都是文明的发祥地。你今天看河南那一片地方,比起江南楚地,长江以南要差远了,可是长江以南当时不可能成为农业文明发祥地。黄河以北这些地方,由于降雨量比较低,以及气温等等原因,只能长灌木,一把火烧过去,它就能种地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古希腊文明一开始,就朝着半商业的方向走,因为当地人可以到北非、两河换得粮食,所以它一开始就是一个半商业文明,而中国中原这个地方,特别适合于农业文明,它要采猎已经没有对象了。所以就必须发展农业,而农业就需要大家协作,因为在一小块土地上,要把农业做精,是很不容易的。文化是生存的智慧中纬度的地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光照状态和人的生理状态特别适应。人的生理是被生物钟调节的。所谓生物钟就是光照对人的视觉中枢的刺激,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生理系统。我们过去的生物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太阳走。我们今天有灯泡了,有电视了,大家也得病多了。科学其实是一柄单刃刀。它只砍掉了人类的生存气数,这个问题只有放长远看,慢慢才能明白它的真谛。只有放长远看,慢慢才能明白它的真谛。北欧,包括俄罗斯那些地区,偏北,光照时间不恒定,夏天偏多了,冬天偏少了,光照时间对他们的生物钟影响很大,所以那边生孩子比较难,而中纬度地区因为光照条件好,人的生育能力比较强。从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来看,最高分布带都主要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孩子生得多了,土地面积是有限的,问题就出来了。中原这个地方人口很多,土地面积很少,我们现在计算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将近90是高山、沙漠、湖泊、沼泽等等。在这么小一片耕地上要养活这么多人,生存关系非常紧张。我们所有的智慧,首先得用来解决农业文明下,人们如何协调的问题,这就是说大白话的孔子,成了中国大成至圣先师的原因。我们的文化一定是和中国人的生存环境相适应,跟我们生存的格局相匹配,任何文化都一定有这样的属性。我们今天说文化说得花里胡哨,什么食文化,酒文化,什么诗词歌赋、棋琴书画等等,都是这些好看的,其实那只是万米深海上面的浪花,大海最深有一万米深,浪花只有几米,用浪花描述大海,那结果只能是错误的或者片面的。第二章从文字看文化——象形与拼音提起国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那么高深莫测,高山仰止,“山在虚无缥缈间”,离我们是如此的遥不可及。然而在上一篇中,王东岳老师带着我们抽丝剥茧,揭开了国学神秘的面纱,原来,国学就是我们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映,来自我们所在的气候,来自我们所居的地域,来自一切一切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一言以蔽之,国学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生存,乃至能够更好地生存。在本章中,我们将继续这段奇妙旅程,看一看东西方的生存环境,是如何造就了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的差异,这种差异又是如何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体系,影响了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西方拼音文字的形成在阐述任何与文化有关的话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确定一个前提,就是文化一定是和人类的生存结构相关,而不是花里胡哨的种种表象。最早的人类早期文化形成的时候,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而今天的文化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了。早年人类对抗自然的能力比较弱小,所以受自然界的影响很大,周围的地理物候条件,对于人类文化早年的形成影响是相当显著的。而现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我们的主要因素已经与当初大相径庭。古代的时候,是天灾影响人;随着人类能力的增强,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麻烦很多都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