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DNA和基因遗传的结构基础一、染色体随体次缢痕主缢痕(着丝粒)端粒长臂短臂一、染色质和染色体1、化学组成DNA(1个)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一、染色体2、染色体DNA必备的基本功能元件:①自主复制序列(ARS),是DNA复制的起点。②着丝粒序列(CEN),形成着丝粒,均分单体。③端粒序列(TEL)。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含上述3种成分,用于转基因。TELTELARSARSCEN动粒复制泡一、染色体一、染色体•端粒:位于线性染色体的两端。各真核细胞的端粒序列相似,由短序列(如人类-GGGTTG-)高度重复构成,高度保守。作用:1、保持线性染色体的稳定性,不环化,不黏合,不被降解。2、保证完全复制。3、起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端粒核苷酸复制和基因DNA不同,每复制一次减少50~100bp,其复制要靠具有反转录酶性质的端粒酶来完成,正常体细胞缺乏此酶,故随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随之衰老。着丝粒和着丝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后者指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外侧与纺锤体微管连接的部位。着丝粒包含3个结构域1、着丝点结构域位于着丝粒的表面,包括三层板状结构和围绕外层的纤维冠。着丝粒的结构2、中央结构域位于着丝粒结构域的下方。其中含有高度重复的卫星DNA。3、配对结构域位于着丝粒结构的内层,中期两条染色单体在此处相互连结。3、组蛋白带正电荷,含Arg,Lys,属碱性蛋白。共5种,分为: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连接组蛋白:H1。结构:高度保守,尤其是H4。一、染色体一、染色体核心组蛋白由球形部和尾部构成,球形部借Arg与磷酸二脂骨架间的静电作用使DNA分子缠绕在组蛋白核心上,形成核小体,尾部含有大量Arg和Lys,为组蛋白转译后进行修饰的部位。H1多样性,具有属和组织特异性。4、非组蛋白(酶、调节因子等)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特性:1、含有较多天冬氨酸、谷氨酸,带负电荷,属酸性蛋白质。一、染色体2、整个细胞周期都进行合成,组蛋白只在S期合成。3、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识别与结合籍氢键和离子键。功能:帮助DNA折叠;协助DNA复制;调节基因表达。二、从DNA到染色体二、从DNA到染色体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由核心颗粒和连接DNA两部分组成①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约200bp的DNA、一个组蛋白核心和一个H1;②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核心颗粒;③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圈80bp,共1.75圈,约146bp,两端被H1锁合;④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为一段60bp的连接线DNA。通过核小体,DNA长度压缩7倍,形成11nm的纤维。巴氏小体(barrbody)。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一条异固缩化的X染色体。人的胚胎发育到16天以后,出现巴氏小体。barrbody1.核型:即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特征的总和。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2.带型:染色体经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后,再进行分化染色,使其呈现特定的深浅不同带纹(band)的方法。分带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产生的染色带分布在整过染色体的长度上如:Q、G和R带,另一类是局部性的显带,如C、Cd、T和N带。(四)核型与带型1.多线染色体:由Balbiani(1881)发现于摇蚊幼虫唾腺细胞,特点:①体积巨大,是由于核内有丝分裂的结果;②多线性;③体细胞联会;④横带纹。⑤膨突和环。在幼虫发育的某个阶段,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区疏松膨大,形成膨突(puff),或巴氏环(Balbianiring)。用H3-UdR处理细胞,发现膨突被标记,说明膨突是基因活跃转录的区域。(五)几类的特殊的染色体2、灯刷染色体最早发现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双线期是卵黄合成的旺盛期。由于染色体主轴两侧有侧环,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侧环是RNA活跃转录的区域。3、B染色体1928年伦道夫(Randolph)把生物的正常染色体叫做A染色体,而把存在于许多动、植物中,形态和行为不同为A染色体的超数染色体呈B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