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书编写格式等。本导则适用于在沪已经投产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除煤矿企业以外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本导则不包含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现状评价的导则将另行发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本导则使用方根据本导则的编写精神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6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2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4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T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文通知发布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统字〔2011〕86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3.1用人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3.2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3.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应用职业卫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状态下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健康影响等做出综合评价。3.4职业卫生评价应用职业卫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用人单位或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健康影响等做出综合评价。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以及事故性评价等职业卫生评价。3.5评价单元3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分析生产工艺、设备布置以及作业岗位分布情况,将工艺流程、设备布局、作业岗位分布以及接触有害因素相对集中、相互影响且难以分割的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3.6关键控制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可引起的职业病种类分析其危害风险度,并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岗位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分别对各评价单元作出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大小的结论,选择危害风险程度较大的单元或作业点,确定为该项目重点防护的单元或作业点,即关键控制点。4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4.1目的4.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4.1.2明确用人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4.1.3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具体要求。4.1.4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1.5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4.2基本原则4.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用人单位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4.2.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4.2.3现状评价工作应在常态生产状况(注明现时产量和设计产能)和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4.2.4现状评价中检测数据应符合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检测与评价工作应该符合相关行政主管管理部门对服务机构资质管理的要求及其相关工作规范规定。5评价依据5.1法律、法规、规章4依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5.2规范、标准规范参照本导则2规范性引用文件,并根据具体评价内容进行增加完善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3基础依据用人单位委托评价范围的设计资料及其职业卫生专篇、前(历)次职业卫生评价(可能提供的)、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的预防性审查意见(可能提供的)、现时设计及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资料;现状评价工作委托书等。5.4其他依据与现状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如其他安全、环保等相关评价资料。6评价范围与内容6.1范围说明评价涉及的建设范围和评价技术责任范围,建设范围应描述该次评价委托方所委托的评价区域内的建筑物名称(编号)、建筑物层内功能区域布置、生产装置及其主要生产设施等,明确实际评价的范围(主要针对现时运行区域、设施及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价)。6.2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建筑设计卫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作业方式及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健康监护、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等。必要时(受委托)还应对项目现址进行评价。7评价方法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和作业环境状况等,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并可通过检查表法等评价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7.1职业卫生调查在分析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以及此前历次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评价5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概况,现时运行情况、总体布局、建筑设计卫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作业方式及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健康监护结果分析情况等。首次评价应该简述用人单位发展历史,包括历年发生的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项目情况的简要描述。简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史概况,包括以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发生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健康监护结果分析等情况变化的简要描述。7.2职业卫生检测7.2.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用人单位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进行检测。7.2.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参数检测接受委托时可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参数进行检测。在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超标时必须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防护参数进行调查和检测,以鉴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率,分析超标原因。7.2.3建筑设计卫生参数检测根据现行检测规范和方法,对车间的通排风、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设计卫生参数内容进行检测。7.3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标准对调查收集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体检单位资质、体检项目、应检人数、实检人数的符合性,追踪复查人员的复查结果极其处置情况,调查核实职业禁忌证及职业病人的治疗和处置情况等。7.4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对评价用人单位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与评价。8.评价程序68.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用人单位委托、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相关技术设计资料以及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评价等资料、编制现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现状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参见附录A。8.2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填写本导则附录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现场调查表)、工作日写实、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其落实情况核实等工作,并收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8.3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主要工作为分析、整理所得的资料、数据,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评价结论,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和持续改进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评审、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完成正式报告。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参见附录C。9.现状评价方案编制9.1评价方案是具体指导现状评价的技术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现状特征,明确评价范围、内容、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并编制组织实施计划。9.2评价方案步骤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和初步现场调查后编制。9.3评价方案内容9.3.1概述简述用人单位背景、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9.3.2编制目的及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前(历)次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书、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等。9.3.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79.3.4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了解用人单位生产运行情况和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职业卫生调查,现场调查表内容和格式参见附录C。9.3.5检测方案确定单元(或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法、检测点和样品数等。9.3.6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10.评价报告书编制现状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文字表述应简洁、用语应规范、结论应明确,需以数字或图表表达的内容,应尽可能采用图表和照片,以利于阅读和审查。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件。评价报告书主要由以下章节和内容组成:10.1总论10.1.1用人单位概况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地点、登记注册类型、机构代码、规模、行业分类、行业代码、产品及其产量、员工人数及其生产班制、建筑物情况,以及评价任务由来等内容。10.1.2评价目的参照本导则(试行)条款4.1的规定编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个性化描述。10.1.3评价依据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等的名称。10.1.4评价范围根据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本导则(试行)条款6.1的规定编制。10.1.5评价内容概述本导则(试行)条款6.2的规定。10.1.6评价方法描述评价应用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的方法和检查表法、定量分级法等方法的内容。参见本导则第7条。10.1.7评价程序8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要表述评价工作过程。10.1.8质量控制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10.2用人单位建设概况及运行情况10.2.1用人单位建设内容详细描述用人单位现时运行的主要作业场所内容,包括厂房/车间/装置、仓库/罐区、办公行政楼以及其他辅助建构筑物,列表说明上述建构筑物的面积、层数、高度等;储罐需说明直径高度、容积、形式、介质等,。建议尽量收集并分析用人单位的主要建筑指标,例表如下:例表项目的主要建筑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据备注1基地总用地面积m22建筑物占地面积m23总建筑面积m24建筑密度%5容积率%6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