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概述源于语言学研究的结构主义(包括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当做学术研究的普遍方法,以具有客观结构的语言取代个体主体存在的人来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力图超越传统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和心理主义的的理论框架,它们或致力于寻求固定的结构,或强调结构的流动变化,或把结构主义理论用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在思想界形成了巨大影响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作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国际性思潮,结构主义还对后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之一。本章主要介绍结构主义的概况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的哲学思想。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概况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法国哲学中出现过两次重要变更。第一次是以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结构主义向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提出挑战。第二次是结构主义内部的衍化。德里达、福柯等人要求消解结构主义的固定和僵化的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结构主义(包括后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而是具有不同倾向的学者因在不同意义上将原来主要在语言学中运用的结构主义方法推广用于从事其他研究而形成的一种庞杂的思潮。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是还原主义的就是结构主义的。结构主义方法的中心课题就是从混杂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或者结构来。结构主义的产生与现代自然科学对事物的深层结构的研究、特别是系统和模型方法的运用相关,由于这些方法被移用于众多领域,就具有了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的哲学意义。不过,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正式形成则直接源于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哲学中出现的所谓语言的转向。语言转向的根本意义是把哲学理论的出发点由作为个体主体存在的人转向超越个体主体而具有某种“客观”结构和体系的语言。结构主义实际上就是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当做学术研究中的普遍方法。各派结构主义的的共同特征是从既定的语言结构(系统、模式、型式)及与之相应的思维结构出发来解释其所研究的领域的现象。他们对结构概念的解释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一致之处。第一,认为结构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是按照一定的模式(规则、秩序)由许多成分(要素、单元)组成,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而作为系统、整体的结构正体现了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揭示和阐释这些关系,就可理解所涉及的领域的各种现象。第二,把结构划分为深层与表层等不同层次。第三,认为结构作为一种理智和观念的存在具有超越作为主体的个人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是无人格的。第四,大都否定结构的历史性,认为结构超越时间性。结构主义作为当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最早出现在法国,也一直以法国为中心,但它很快成了一种国际性思潮而在西方国家流行。二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模式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1857-1913)是瑞士着名的语言学家。他认为语言是一个体系,也就是一种先验结构。语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网络,成为一个语言的体系(符号体系),这就是语言的结构。一切符号都可以分为能指者与所指者。索绪尔把同时性的语言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与历时性语言研究(作为个人现象的语言)区别开来,强调同时性研究的重要性。同时性语言研究就是从一个时期的语言的横断面来研究这个语言,而历时性语言研究则是从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这个语言。他认为由此结合成一个结构有两种关系,一是结构段关系,一是聚合体关系。前者是一个单词同其前后可能出现的单词的关系。后者指一个句子中的一个词可以用另一个词置换而不会引起这个结构段不能接受。由此可见,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是以同时性研究为基础,把言语和语言区别开来的语言体系,它由结构段关系与聚合体关系形成语言中的差别体系。这种语言学的分析模式成为以后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索绪尔之后,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Chomsky,1928-)的语言学观点也对结构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精心整理要影响。他强调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现象。他把语言分为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通过提出短句结构规则和推导模式说明了他的结构与转换的方法。他认为人有一种先天的语言生成能力(他认为这是大脑的作用),小孩由于这种能力,所以在听到少数句子之后,就可以说出他没有听到过的句子。因此,语言生成中决定性的是生成能力,而不是经过经验而形成的语言。他提出语法是语言的深层结构,而根据语言的生存能力、语法所形成的话语则是语言的表层结构。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把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是从法国社会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Levi-Strauss,1908-)开始的。他早年攻读法律、哲学和心理学。主要着作有:《亲族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热带闲愁》(1955)、《结构人类学》(1955,1973)、《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946-1971)。他的结构主义哲学观点主要表现在他对人类学中的亲属关系和神话等的研究中。他对它们进行结构分析,从复杂和混乱的现象中发现秩序即固定的模式、结构。他认为以往人类学研究的缺点在于只看到亲属关系中的成分,而没有看到它的结构。在他看来,亲属关系的各个项之所以有意义是由于它们结合成一个体系,即亲属结构,这与词结合为句子一样。亲属结构与语言结构都是在人类心灵活动中的无意识层次中建立起来的,所以这种婚姻规则与亲属结构在不同的社会中也有相似的地方。亲属结构的意义和作用是杜绝乱婚。神话可分为神话结构和神话故事。前者是不可见的,从它派生出来的各种神话故事,只是这个神话结构的各种表达。神话结构相当于语言,是无意识的产物;而神话故事则相当于言语,是有意识的产物。有意识只是无意识的一种表达。从哲学视角上说,列维-斯特劳斯的核心思想就是用结构、模式的观点来反对和取代强调主体的作用的传统哲学,特别是萨特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因为按照他的看法,无论是亲属关系或神话,其存在及其特性都取决于先验的存在于人的心灵中的无意识结构,或者说是这种无意识结构的体现,它们超越作为主体的个人的认识活动,而主体本身被看做是构成模式、结构的复杂关系网络中的一个关系项。他由此认为,人文科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去构成人,而是去分解人。他声称构建了一种反主体性形而上学和人类中心论的“新人道主义”。四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阿尔图塞(LouisAlthusser,1918-1990)生于阿尔及利亚,194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他在《读,资本论》(1968)一书中把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对立起来,企图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他区分了理论实践与政治实践,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了独特解释。他由此形成了所谓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着作还有《保卫马克思》(1966)、《列宁与哲学》(1970)《政治与历史》(1972)等。1、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对立阿尔图塞把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起来,认为意识形态是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的体系,具有独特逻辑和规律。它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中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意识形态的实践和社会功能压倒了理论职能,因而不同于科学。他赞成科学,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理性的批判,并主张对意识形态进行严厉的批判。他认为“意识形态”这个词本来是指“概念的发生学理论”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而用以指统治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集团的思想概念和表象体系。他企图由此证明意识形态不像科学能超越阶级利益和人们的实际利益。阿尔图塞从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的理论出发,认为马克思一生中经历了一次从意识形态的前科学状态到独创的科学体系的革命转变。这个转变发生于1845年,成分开展于1857年以后,他把这次转变叫做“认识论上的决裂”。他认为马克思青年时代把政治利益加到理论中间,不科学;后期着作《资本论》讲到了资本主义的结构,因而是科学。他还以反对经验主义的名义反对反映论。认为经验主义模糊了思想对象与实在对象的区别,知识是理论实践所制造出来的,并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他认为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都犯有这种经验主义的错误。2、理论与实践他把实践分为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和理论实践四种前三种实践构成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实践则形成理精心整理论知识。他提出“依据症候的阅读”方法,其实质在于采用弗洛伊德的方法从马克思的着作中找出无意识的结构来。他反对经验主义,认为科学认识的对象不是现实的客体而是概念的客体。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以劳动价值论和法国社会主义这两种概念的抽象为原料,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形成理论的工具,而《资本论》则是这种理论的产物,是具体的。这种理论产生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过程。3、社会的多元决定论阿尔图塞把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观点运用于说明社会的发展,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而是多元决定的。他由此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结构的辩证法。他认为,在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决定社会发展的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又是由绝对精神这个惟一的内在的原理所决定,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元决定的。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则是多元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决定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阶级对立,而且有上层建筑方面的许多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彼此并存、处于平等的地位。阿尔图塞把他的多元论叫做“结构因果性”,同时批判“线性因果性”和“表现因果性”。线性因果性是指一个因素对一个因素的作用,实际上是机械的因果性。表现的因果性是指整体决定部分,但又把整体当做本质,把部分还原为整体的表象。这是使整体简单化了的因果性,特指黑格尔的辩证法。阿尔图塞认为,马克思《资本论》的最大成就就是把资本主义理解为没有主体的过程。他还认为社会的各种结构的联系与各结构轮流占有主导地位,以及“归根到底”由经济这个成分决定的说法,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的解释。五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生于巴黎,在那里学习医学和精神病学,并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医疗活动。他把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结合起来,也把精神分析的医疗与哲学研究结合起来,由此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了新的解释。他的主要论点是“无意识的话语具有一种语言结构”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拉康的“镜像阶段”是对弗洛伊德的里必多学说的新解释。他在俄的浦斯情结之外提出了“镜像阶段”。该阶段是婴儿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识别活动,揭示出了里必多的精神活动。从这个时候开始,婴儿总是对外界保持一种疑问状态,通过想象和对幻想的事物的反省,形成他对世界的了解。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婴儿通过想象与外界建立了一种双元对立关系,这也是一种对话,一种语言的结构,这就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研究婴儿最初的无意识的认识活动中了。他还把这种双元对立关系运用于说明人的个性的形成。人的个性分为想象、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想象通过镜像阶段把有意识地、无意识地所知觉的和想象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形成世界的图像。象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所说的“能指者”。象征的结构决定了主体的是非善恶的原则与人的行为的准则。现实的东西是由想象的东西与象征的东西结合而成。在象征的东西限制之下所实现出来的想象中的要求就是现实的东西,这就是人的个性中能够实在存在的东西。拉康的精神分析观点还强调语言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作用。他提出了本能的语言与欲望的语言的理论。在治疗中,从患者讲到的东西推测他被压抑的东西,把他所没有讲出来的东西补充起来,构造出他的本能话语的全部,也就是“按照症状来阅读”。拉康的这种观点强调精神病患者所压抑的本能具有语言性质,而且通过语言就可以启发患者把他压抑的东西发泄出来,这就把精神分析与结构主义理论结合起来,把结构主义运用于无意识的研究,发展了结构主义的理论。六发生学结构主义发生学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是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5-1980).他早年研究生物学,后任日内瓦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他把心理学研究与生物学。数学。哲学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主要着作有“《儿童的语言与思想》(1923)、《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