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修订版)2010年5月7日国民经济核算司目录第一章综述.....................................1第一节背景......................................................1第二节制定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的目的......................2第三节基本概念和原则............................................3第四节基本核算方法..............................................6第五节基本分类..................................................9第六节核算与发布程序...........................................12第二章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14第一节农林牧渔业...............................................14第二节工业.....................................................17第三节建筑业...................................................24第四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0第五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6第六节批发和零售业.............................................52第七节住宿和餐饮业.............................................58第八节金融业...................................................65第九节房地产业.................................................82第十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0第十一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92第十二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98第十三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3第十四节教育..................................................107第十五节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9第十六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7第十七节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26第十八节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130第三章地区GDP核算方法问题...................142第一节异地产业活动单位核算和调整问题..........................142第二节地区部分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142第三节地区GDP核算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145第四章支出法GDP核算.........................148第一节居民消费支出............................................150第二节政府消费支出............................................162第三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64第四节存货增加................................................169第五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75第一章综述第一节背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不断发展的。它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正式开展于1985年,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但当时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仍然是MPS体系的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只是一个附属指标,并且在实际中更多地使用国民生产总值(GNP),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其核算方法也不规范,主要是在MPS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的基础上,补充了物质生产部门中非物质服务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法以及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后形成的。这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生产核算,没有使用核算。1985年,首次制定了《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试行)》。1989年,首次建立了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并基于国民收入使用法开始试算。1990年1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对原有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二是规定了大修理基金的处理方法。但它仍是一个以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为基础,辅以有关调整补充的方法。1992年12月,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的原则要求,制定了《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测算方案》,首次建立起我国独立的、比较系统的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案。这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国内生产总值从附属地位变成核心地位。1993年10月,根据我国新的会计制度和基层企业统计一套表要求,制定了《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解释及测算方案》,这一方案取消了原方案中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并对原方案中有关指标定义、计算方法等进行了修改。如,修改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社会消费等指标的定义;改进了工农业不变价总产出、政府消费、存货增加的计算方法;明确了差旅费、会议费、养路费、排污费等的处理方法以及邮政储蓄业的行业归属等。1997年5月,根据联合国1993年SNA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从原则和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2001年,在总结全国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经验、吸收国外的先进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手册》,通过公式化和表格化的形式,直观地描述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操作过程。2005年9月,根据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制定了《中国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这一方案改进了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处理方法、规模以上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核算方法、部分服务业和个体经营户增加值等核算方法;细化了产业部门分类,共分94个行业;拓宽了核算范围。2006年4月,根据经济普查获得的丰富的基础资料,结合常规年度的基础资料情况,在兼顾非普查年度与普查年度核算方法衔接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为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提供指导。2009年,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制定了《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这一方案改进了工业、建筑业、金融业、个体经营户、军队、武警活动等现价增加值的核算方法、部分行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核算方法及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的处理方法,明确了按产业部门分类的增加值及跨地区增加值的核算方法,并规范了地区GDP核算方法。这是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最详细、最全面、与国际标准最接近的方法。考虑到第二次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的变动以及常规年度基础资料的变动,我们对2006年制定的《中国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进行了修订,以实现非普查年度与普查年度核算方法的衔接。当然,GDP核算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经济发展情况和基础资料的变化,GDP核算方法也会随之变化。第二节制定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的目的制定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为经济普查之后常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提供标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统计方法制度的变化,专业和部门统计制度财务资料的变化,2006年制定的《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有些方法已经过时。2009年制定的《第二次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基于经济普查资料,只适用于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与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相比,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存有缺口,因此,需要制定与常规统计资料、会计资料和财务资料等相适应的常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案。二、保持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衔接经济普查获得的全面、翔实的资料,为改进和完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经济普查之后,尽管核算的基础数据发生了变化,但基本核算方法应该与经济普查年度保持衔接。为此,在常规年度GDP核算中,有必要在核算方法上对衔接问题加以规范。三、提高可操作性对于常规年度多种多样的基础资料,只有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可行的方案,才能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可操作性,才能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情况。四、保持地区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的衔接制定统一的核算方案,作为国家和地区GDP核算的统一标准,避免核算工作的随意性,有助于规范国家和地区核算,保持地区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数据的衔接。第三节基本概念和原则一、基本概念(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一个生产概念,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计算。(二)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简称GNI),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应收原始收入之和,原始收入是指常住单位参与生产过程或拥有生产所需的资产而产生的收入。它是一个收入概念。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应付国外(或地区外)的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加上来自国外(或地区外)的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三)常住单位常住单位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领土上,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但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一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是指其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对地区GDP核算而言,按常住单位确定的核算范围与我国目前专业统计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按注册地或法人在地确定的统计范围有所不同。常住单位的核算范围一般是生产活动发生在哪里,就统计在哪里。而按注册地或法人在地确定的统计范围,可能会出现与生产活动发生地分离的现象。因此,在计算地区GDP时,应对法人单位与所属产业活动单位不在同一地区的生产活动进行调整,以免重复或遗漏。即每一个地区都要扣除本地法人单位在外地的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生产活动,加上外地法人单位在本地的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生产活动。(四)生产范围生产是指在机构单位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