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英语“云课堂”带来的思考与启示作者:徐晶来源:《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年第02期在云平台教学系统下,通过平板辅助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性和高效性,打造以“生本愉悦课堂”为目标的云课堂是我们青岛实验小学在英语教学研究方面的一个重点,结合教学实践与自己的思考,在教研员的指导下,经过与教研组老师们共同研课、磨课的过程后,笔者展示了一节由平板电脑辅助教学的英语云课堂(见图1)。由笔者执教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先锋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2Charlie’schores。这节课的设计原则是基于云平台技术支持下的全时空的学习观,借助学生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实现以学定教、分层发展、自主探究的目标。使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从而实现课堂学习的突破与翻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可以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使用平板查阅遇到的生词,了解词义,跟读发音,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2.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同时向学生发送多个不同的语言表达练习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及学习风格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情境活动进行学习,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真正地实现了基于学生学情进行有效的学习。3.通过视频向学生介绍美国父母让孩子做家务的原因,学生在阅读短文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在平板上划出关键词句,以电子阅读代替文本阅读,并实现阅读记录的电子存档。4.通过云平台的平板系统实现多元智能促进有效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在这节课中,学生阅读文本后在平板上完成连线题,系统可以马上通过大拇指动态图表扬全对的学生,或以“加油!”等温馨的提示语提示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提交答案后及时通过系统了解全班学生做题的情况,可以直接了解哪些学生有错,并通过“原题查看”的功能键查看学生做的题龙源期刊网目及答案,当场进行纠错,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同时在闯关活动中,每关为学生设置两道难度相当的题目,学生每道题有两次做的机会,如同一关的第一道题两次出错,则系统会马上出现同一关的第二道题,如学生能作对则自动进入下一关,还做不对则不能通关,这样的活动让语言知识的巩固操练更具趣味性和挑战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每关两道挑战题目的形式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更具人性化(见图2)。5.“抢答器”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具挑战性,数据记录更具科学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节课中两次用到抢答器,充分发挥其两项功能:1)在众多抢答者中找出第一个点击抢答键的人。对于文本中的主人公Charlie干了哪些家务,就是以这种方式找到第一个“举手”的人回答问题,这样,普通的问答活动马上充满趣味,学生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升。2)及时统计发言数量,通过准确的数据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发言。这节课中的“英语辩论”活动中,就是通过让学生自主运用智能化的“抢答器”在平板上客观准确地记录下双方观点的发言次数,提高了辩论式语言任务运用的科学性和准确定性,提高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也更加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见图3、4)。龙源期刊网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云平台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突破了“整齐划一”的课堂,多元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与英语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的个性化。2.突破以经验主义为主导的教学,通过及时、全面、精准的反馈,实现了以数据驱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对学生关注的全面性。3.突破“扁、平、窄”式的学习方式,构建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立体式学习空间。课后结合云平台记录的数据,就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做出了以下的分析:1.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参与度达到100%。2.课堂学习容量大,是传统课堂的两倍。3.学生的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有明显提升。4.延伸到课后的学习空间内涵更丰富,更具开放性。从系统提供的数据和自己亲身上课的体验,都可以感受到这样一节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型英语课的独特之处,它凭借云平台系统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效果,在学习的个性化与针对性两方面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大信息量的学习活动,切实体现了学习的自主与平等,提高了学习效果。但我们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笔者对云平台系统的进一步开发产生了这样的展望与设想:龙源期刊网继续开发学科工具,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深入。2.继续完善学生评价系统,更加全面详细的进行过程性评价。3.继续完善学生个性化作业的生成系统,能够结合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完成练习情况,及课后的跟读录音情况,综合汇总后更有针对性的制定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个性化作业。4.增设人机对话功能,系统可以反馈学生英语发音的正确率,这项功能再结合人手一机的平板电脑可以对学生语音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进一步提升云平台制作课件的简便性,提供内容更加丰富的资源库,减少教师在云平台系统中制作课件使用的时间,提高教师备课效率。随着研究的深入,一直期待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更优化的手段,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鲜活、更有实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自信、更加主动、更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