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教育研究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2:教育研究设计一、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类型1.以研究性质分类(1)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以研究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影响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探索新的领域等为基本任务的课题,以揭示带有普遍意义的新理论、新知识为主要目的课题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数学教育功能与价值研究◆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研究(2)应用研究主要包括那些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类型。例如:◆关于制订地区教育科研管理条例研究◆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研究◆基于情境认识理论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3)发展研究教育发展史、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可归入应用研究。例:◆中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中小学生空间能力发展研究◆不同年级学生数学阅读水平的差异研究◆不同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研究2.按研究方法分类(1)思辨研究•思辨研究是依靠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是最高层次的求知方式。•思辨研究是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想象和思维能力进行抽象的推理,分析判断研究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主观推理演绎的过程,研究缺乏数据资料支持。•思辨研究的基础是哲学、逻辑学。(2)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的过程可描述为:提出假说(猜想),然后进行逻辑推理,导出具体需要或关心的结论,最后进行实证检验,予以证实或证伪;若被证实则暂时接受结论,若证伪再进行新一轮的演绎过程。•实证研究借鉴了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实证研究强调研究必须要有实在的材料和数据。•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的分歧与差异在于:•第一,判断的谓词不同。实证研究只做事实判断,不做价值判断,思辨研究大量地显示为价值判断。实证研究追究某种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比如“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实证研究的命题是研究者做出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有什么或没有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什么的判断。实证研究的谓词包括“是”或“不是”、“有”或“没有”、“存在”或“不存在”。思辨研究的命题是研究者做出“应该”如何或“不应该”如何的判断。•第二,推理的形式不同。思辨研究讲究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实证研究是研究那些可证实或证伪的隐匿的因果关系,不研究没有因果关系的推理。实证研究只研究两类问题:第一,那些表面上可靠可信而实际上可疑的判断,包括一些“常识”性的因果关系:第二,那些表面上一团乱麻看不出因果关系的现状。•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好先尝试实证研究,再逐步采用思辨研究,最后走向两者的结合。二、如何选择课题1.从研读文献中选题•在研读文献中发现问题,可以重复或拓展他人的研究(1)对一些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进行重复性验证例:威利(Wiley)等人的一项研究曾经引起很大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只要把学年延长10天,把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延长至6个小时,把学生日均出勤率提高到95%,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重大改进,其中包括阅读能力提高65%,数学能力提高34%。后来丹尼尔斯(Daniels)等人对其进行了重复研究,他们从其一高级中学所保存的为期10年的教学档案中收集到一些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削减课时的举措虽然对学生的数学成绩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对英语成绩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参考文献1:WileyDE,&HarnischfegerA.EducationalResearcher,1974,3(4):7-12.(2)改变研究对象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例:刘孺德等人采用开放题、多选题与单选题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法,对190名二、四、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数学学习观进行了调查。参考文献2:刘孺德,陈红艳.小学生数学学习观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02,(25)2.★可以把小学生改为初中生或高中生进行研究。(3)改变研究学科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例:董奇以语文知识作为研究材料,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元认知与思维品质的相关性作了研究,并对相关关系作了因果关系的实验研究。参考文献3:董奇.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关系性质的相关、实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5).★可以把语文知识改为数学知识进行研究。(4)改变研究方法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例如,把问卷调查研究改不访谈;把群体研究改为个案研究等。(5)介入不同的干预因素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例:怀特赫斯特(Whitehurst)等人曾教给母亲们一些在给学龄前儿童读小人书时可以运用的交流技巧,这种被称为对话式阅读的介入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开发能力。后来阿诺德(Arnold)等人对这一研究进行了改进,他们开发一些录像带替代对每一个母亲的一对一培训,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传统方式,一种接受录像培训方式,结果发现两组被试所在家庭的儿童语言能力提高是相同的,支持了怀特赫斯特等人的研究结果,而且使这种培训方式成本降低,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参考文献4:ArnoldDHetal.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4,86:235-243.•注意:(1)文献宜新不宜旧。(2)尽量查阅核心期刊。(3)研读论文要贯穿反思意识、批判意识、提出问题意识。(4)关注论文最后的结束语,作者往往会提出一些研究存在的问题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国处文献中比较多。(5)论文研读要结合讨论,相互交流中往往会产生出许多问题。2.对某种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第一种情形,验证理论。用实证的方法去验证一种已有的理论。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第二种情形,自己构建理论。在理论、思辨、经验基础上,提出理论框架,然后设计一系列研究去验证这个理论体系。例:数学学习心理的CPFS结构理论研究。•参考文献5:喻平.数学学习心理的CPFS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3.从教育实践中选题例:青浦县是上海的边缘地区,长时期经济文化落后,教育也不发达,60年代后期又遭史无前例的摧残,教学质量每况愈下。1977年,以顾泠沅为首的研究人员对青浦全县4373名中学毕业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摸底测验,测试内容仅限于当时的中学数学1至5册教材,试题十分浅显。考查的结果总平均成绩为11分,及格率仅为2.8%,零分比率高达23.5%,多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贫乏,已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于是提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为期10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提炼出“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实现了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参考文献6:顾泠沅.青浦实验——一个基于中国当代水平的数学教育改革报告.课程·教材·教法,1997(1),(2).4.从科研项目中选题——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参与某个项目的研究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特点:•价值性:有内部价值(利于学科发展)和外部价值(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现实性: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新颖性: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都具有可行性。三、研究过程设计1.明确研究问题对研究的问题给出准确的概念界定。而且要有可操作性。例:勒格(Lirgg)研究“男生与女生是如何看待性别单一和男女同班的教学班级环境”这一问题。她给出了三个陈述:(1)对学生的行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专心程度、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教师支持及竞争意识等问题,性别单一的男生或女生的看法是否不同于男女同班班级中男生与女生的看法?(2)同在一个班级学习的男生和女生是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他们所处的环境吗?(3)学生对环境的感知是否会因为他们从初中升至高中而发生变化?参考文献7:LirggCD.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4,86:183-192.2.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的问题作出恰当分解,形成一系列子课题。给出操作性定义。3.提出研究假设针对研究总问题提出总体研究假设;对每一个子问题,分别提出研究假设。估计预期结果。4.确定研究方法对于每一个子课题,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5.分析研究变量确定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6.形成研究计划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进度、成果形式。四、研究设计案例分析案例1:中学生数学阅读研究1.概念界定(1)可以在别人界定的基础上作一些修改,提出自己对概念的界定。(2)概念界定分为内涵式界定和外延式界定。外延式界定带有操作性特征,可以为后面的研究服务。——内涵式界定:数学阅读的心理过程包括内化、理解、推理与反省四个阶段。内化是指个体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对信息的选择性编码和语言互译。理解是对材料从局部到整体的加工过程。数学材料的阅读总是伴随着推理。而反省贯穿整个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自我提问。——外延式界定:数学阅读一般包括对教材的阅读、问题解决中对题目的阅读以及课外数学材料的阅读。2.问题分解(1)依据研究的逻辑分解(2)依据研究的内容分解(3)分解不是唯一的(4)分解之后要利于课题的研究(5)子课题的并集不一定要与总课题相同•把中学生数学阅读分为四个子课题:子课题A:中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子课题B:中学生阅读水平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子课题C:影响中学生数学阅读的因素分析。子课题D: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进一步分解:•子课题A又分为4个子课题:子课题A1:中学生对数学教材阅读的情况调查。子课题A2:中学生对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情况调查。子课题A3:中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审题情况调查。子课题A4:中学生数学阅读水平发展情况调查。•子课题B又分为2个子课题:子课题B1:初中学生阅读水平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子课题B2:高中学生阅读水平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子课题C又分为2个子课题、若干小课题:子课题C1:影响中学生数学阅读的内部行为研究。子课题C2:影响中学生数学阅读的外部行为研究。•子课题C1:影响中学生数学阅读的内部行为研究。包括:•数学符号理解水平对数学阅读的影响;•逻辑思维水平对数学阅读的影响;•空间能力对数学阅读的影响;•学习兴趣与动机对数学阅读的影响•等等。•子课题C2:影响中学生数学阅读的外部行为研究。包括:•教材编写方式对中学生数学阅读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中学生数学阅读的影响;•数学阅读文本的不同形式对数学阅读的影响;•家庭购书质量对中学生数学阅读的影响。•等等。•子课题D又分为个子课题:子课题D1:加强数学符号直观化教学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水平研究。子课题D2:通过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水平实验研究。子课题D3:通过空间能力训练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水平实验研究。子课题D4:提高中学生审题阅读水平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D5: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3.提出研究假设(1)总课题假设•数学阅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影响。(2)子课题A假设•目前中学生数学阅读水平偏低•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其数学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数学阅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提升(3)子课题B假设•学生数学阅读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学生数学阅读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子课题C假设•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影响数学阅读的效果是不同的•不同因素影响数学阅读的效果是不同的(4)子课题D假设•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通过数学符号直观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4.确定研究方法(1)子课题A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2)子课题B研究方法•测量,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3)子课题C研究方法•测量,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素分析(4)子课题D研究方法•实验,质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5.确定变量(1)子课题A变量•自变量:年龄、性别、地区•因变量:数学阅读水平(2)子课题B变量•自变量:数学阅读水平•因变量:数学学业成绩(3)子课题C变量•自变量:各种因素(4)子课题D•自变量:各种因素•因变量:数学阅读水平案例2:一堂数学课的个案研究1.内容分解(1)数学教学观分析——数学教育观念——教学设计理论基础(2)教学目标分析——目标的一致性——目标的多维性——目标的可行性——目标的生成性(3)教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