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调节的指导原则。它是各国总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对外政策的内容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相继出现了管理贸易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管理贸易的含义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制度。它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不同于自由贸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竞争,贸易活动中有许多人为干预。•不同于保护贸易:保护贸易:“以邻为壑”管理贸易:在寻求整体利益平衡前提下,兼顾贸易伙伴利益的同时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三、一国外贸政策选择的因素经济力量的强弱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利益集团的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发展中国走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初级外向的发展模式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2.1发展中国家走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固守农业难以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农业部门常常受到自然条件,特别是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社会对农产品和工业品的需求变动程度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走工业化道路的原因(续)农业部门难以像工业部门那样形成垄断或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或垄断能够带来“垄断利润”或额外利润。这种利润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实现规模经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但是,在农业部门由于农业经营的特点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部门很难形成卖方不完全竞争或垄断,因而不可能有自主的产量控制和“垄断利润”。基于上述理由,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赶超发达国家,必然要走工业化的道路。2.1.2初级外向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个希望发展本国经济,但苦于无任何可供交换的产品的国家而言,资源的出口或初级产品的出口可能是比较现实的现在。因而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看,一国只要拥有某种自然资源,那么现在出口这些资源是换取经济发展资金的重要手段。。依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大都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但是在现实中,除少数石油出口国外,其他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都未能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稳定发展。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的出口中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过低);二是初级产品的价格不稳定依靠资源出口发展经济是有条件的。其中初级产品价格的稳定或提高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否则可能陷入“悲惨增长”(或贫困化增长)。一些学者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总是在不断地恶化,即相对于制成品而言,初级产品的价格是偏低的。20世纪50年代初,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中心——外围”理论,其核心是:按照比较优势原理的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中心剥削外围其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对初级产品的需求,缓释了初级产品价格向上的压力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市场结构特征不一样(制成品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会力量不一样从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来看,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小,一般小于1。政策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唯一出路就是实行工业化实行进口替代的发展策略提倡贸易保护2.1.3进口替代战略1、进口替代战略的含义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e)是指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替代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要资金的战略。2、进口替代战略的依据(1)进口替代战略的依据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他认为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利益更多地表现为静态利益,而规模经济等动态利益则较少体现,所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作用不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后果(如贫困化增长)。他将整个世界分为两类国家:一类是处于“中心”地位的经济发达国家;另一类是处于“边缘”(外围)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边缘国家是中心国家经济上的附属,为中心国家的经济增长服务。中心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剥削了边缘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本身难以发展。因此,他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这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经济的道路。(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另一个理由是某些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所谓二元经济,是指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内,比较先进的资本密集型而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落后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3、进口替代战略的阶段性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国内生产的非耐用消费品代替进口的同类产品。这类工业包括纺织品原料、服装、鞋类以及其他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第二个阶段是用国内生产的耐用消费品、重工业产品和化工产品替代进口品。一般而言,进入这一阶段需要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4、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国家的特点首先,该国的国内市场比较大。较大的国内市场可以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较有保障的市场,以便使这些产业迅速地实现规模经济,较快地成长起来。其次,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内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供给;第三,处于“二元经济”。因为二元经济可以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幼稚工业保护论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指导思想,贸易保护是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工具,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进口关税、非关税壁垒,并配以外汇管制和高估的汇率政策。5、进口替代战略的成效在现实中,曾经采取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主要有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以及亚洲的印度等。东南亚的韩国也曾经采取过类似的发展战略,后来做了调整。从总体情况看,一些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其轻纺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逐步发展起来了。例如巴西,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时期,发展了本国的汽车装配和制造业、飞机制造业、钢铁工业。印度的重化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化或准工业化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6、进口替代战略存在的问题高保护政策排斥竞争,而且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使其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未能达到使得非进口替代部门和农业部门长期得不到发展,导致收入不平等现象国家难以选择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些学者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它违背了比较利益原则,通过人为的干预将资源或生产要素转向自己比较劣势的部门或产业,因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但不会加快,反而会减缓。3.1.4出口导向战略定义:是指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出口贸易上,通过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来替代传统初级产品,并带动整个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1、出口导向战略的作用出口产业的选择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市场的扩大可以使企业充分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技术更新出口扩张有效地缓解外汇瓶颈缓解就业压力2、选择出口导向战略国家的特点一是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或地区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二是劳动力相对比较便宜,因而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三是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需要靠资源或原材料的进口才能生产制成品;由于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和地区需要外部市场,所以需要有相对稳定和便利的市场环境。具体到贸易政策,主要表现为进口关税比较低,较少使用非关税壁垒,广泛使用出口补贴或其他出口鼓励措施,同时配合以货币贬值,以促进出口。3、出口导向战略的弊端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除了前面提到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之外,出口战略的成败还有赖于出口品市场的发展状况。这种出口市场状况决定于多种因素:(1)经济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波动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原材料的出口造成冲击,从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经济正常、持续地发展;(2)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可能切断发展中国家借助国外市场或需求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渠道;(3)如果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同时选择相同的产品出口,势必造成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竞争必然有失败者,甚至导致两败俱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根据世界银行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要从贸易保护走向贸易自由化,需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取消商品进口的数量限制,以关税作为贸易保护的惟一手段;第二、改革关税制度。关税制度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降低进口关税的总水平,二是缩小不同商品间关税率的差异幅度。根据各国的经验,降低关税水平的操作方法主要有四种:(1)等比例地削减所有商品的关税水平,即将每种商品的关税都降低同样的比例;(2)等比例地削减某个指标之上的高关税;(3)较大幅度地削减较高关税水平商品的关税;(4)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三节、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演变一、重商主义(15-17世纪)二、自由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的兴起与胜利废除《谷物法》降低关税税率废止《航海法》取消特权公司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2、为自由贸易政策辩护的理论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休谟的物价-金币流动机制保护贸易理论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间永无休止的争论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主题之一。从亚当·斯密以来,自由贸易一直是贸易理论领域中的主流。自由贸易理论学派认为贸易是“双赢”的,所以国家对国际贸易不应施加行政干预和限制。但是,在现实中,自由贸易却受到许多国家各种政策的干预。那么,政府为什么要干涉自由贸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可以了解: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幼稚工业保护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1757-1804),美国的开国元勋、政治家、金融家、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1791年向国会递交《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一、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汉密尔顿保护关税说提出的背景历史背景:1776年,美国宣告独立,英国极力反对,派军队进行镇压,于是一场独立和反独立战争爆发并持续了七年之久。美国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经济却遭受了严重破坏,加之战后英国的经济封锁,经济更加凋敝。美国的选择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主张的保护关税政策南部种植园主主张的自由贸易政策。汉密尔顿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认为: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对维护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具有重要意义。制造业的报告(ReportonManufactures)Notonlythewealth,buttheindependenceandsecurityofaCountry,appeartobemateriallyconnectedwiththeprosperityofmanufactures.USAshouldencouragethegrowthofmanufacturesinspiteofcomparativeadvantage.汉密尔顿保护关税说的基本观点1、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发展制造业可以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社会分工、扩大就业,吸引移民流入,加速国土开发,提供创业机会,人尽其才、鼓励进取,保证农产品销路。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不但不能使国家富强,而且很难保住其独立地位,因此,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对维护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具有重要意义.2、美国工业起步较晚,难以同英法国竞争;美国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难以同英法等经济起步较早地国家的廉价商品进行竞争;高关税与美国的崛起之路遗憾的是,当时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未得到推行,1789年的关税法案规定进口税率仅为9%,远不足以保护新生的制造业。1807年的《禁运法案》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816年通过了第一个保护性关税法案南北战争后,汉的思想得到了采纳,美国从此走上了高关税保护工业的道路(直至二战)。1890年《麦金利关税法》将整体关税率从38%提高到49.5%。高关税有力地保护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内战以前,美国还是个农业国,农产品占全部商品生产的一半以上。但内战

1 / 8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